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三大,除了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历史意义以外,不用说,它对于中国的新闻改革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它为我们的新闻改革打开了道路,指明了前程。如今我们所面临的如果不说是一个黄金时代,起码也可以说是一个黄金季节。翻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甚至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是中国新闻事业所经历的难得的最好时期之一。十三大提出了许多与新闻舆论工作密切相关的新的观念和新的要求。特别是在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主题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事业中,人们明显地  相似文献   

2.
第三、党的新闻事业的特殊性与新闻事业的普遍性党的新闻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新闻事业的一部分,它必然具有新闻事业的普遍性——传播新闻,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没有新闻事业的这种共性,党的新闻事业就不成其为新闻事业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同其它新闻事业怎么区别,它的特殊性是什么?回答是:它是共产党的喉舌,是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的  相似文献   

3.
“创世纪”:17世纪与新闻事业广陵(一)虽然在印刷技术普及的15与16世纪之交,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新生事物”的新闻事业已经开始孕育,但直到17世纪初它才开始初具完整形态。如果说北大西洋地区是新闻事业的空间摇篮,那么17世纪就是它的时间温床。用历史形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杰出的新闻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拓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党的新闻事业丰富的历史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毛泽东新闻思想。它是指导新闻工作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列新闻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为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郑保卫 《青年记者》2023,(23):50-58
本文系统梳理了毛泽东一生报刊活动的主要经历,指出毛泽东的报刊活动为成就其革命一生的宏伟事业、奠定其新闻思想的实践基础、培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历史传统、推动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中国化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和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杨立川 《今传媒》2011,(4):8-11
正新闻事业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但并不是说社会历史的发展会直接促成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中间有一个中介——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所形成的新闻事业观。从根本上说,新闻事业的发展受制于特定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但直接取决于特定时期人们的新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瑚 《新闻大学》2007,4(1):44-50
本文以新闻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诉求相结合为研究视角,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近代报刊的诞生与初步发展阶段(1815年至1895年),第二阶段为以民办报刊为主体的民族报业的日趋兴旺与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阶段(1895年至1927年),第三阶段为两极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阶段(1927年至1949年),第四阶段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并对前三个历史阶段即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作了探讨与阐释。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7,(10)
延安时期新闻事业对中国新闻史的意义文/王春泉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大幕上,以“大历史眼光”观,延安时期新闻事业具有铸写历史的非凡意义,直接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模式。本文将1935年10月到1947年十余年的新闻辉煌勾勒出一个大要。1、一种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9.
蒋瑞森 《新闻世界》2013,(3):113-114
《大公报》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份历经百年仍在出版的中文报纸。从它诞生到发展,一直所秉持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我们现今新闻事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来的历史,证明了解释性报道作为一种新颖的报道形式的生命力。它既是美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新闻事业的一个进步。辩证法认为,任何一种现象,如果把它看作是与周围现象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现象,把它看作是受周围现象所制约的现象,那它就是可以了解的东西了;反之,若把它孤立起来,那就会变成毫无意义了。相对于纯新闻报道来说,异军突起的解释性报道不是表面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是全国新闻界同行共同努力耕耘的一部将为后人留下的中国当代新闻事业的科学的信史。编写和出版此书,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新闻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教训,为新历史时期中国的新闻事业开拓和发展,提供准确的历史资料。可是,它从开始筹办到如今,已经度过十个春秋,一些有关人士——编委方言、撰稿人芮宛如……都已撒手尘寰。而今它虽然“成功在望”,却仍处于“进行式”,仍在“写史写文写频频”,能不让人“绕廊行处思腾腾”?  相似文献   

12.
浙江新闻事业从诞生、发展到走向繁荣,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了更好地方便我省新闻工作者了解浙江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使新闻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刊特开设“浙江新闻档案”栏目,约请有关同志撰写浙江新闻界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新闻业史的分期标准与分期的起点,以求教于新闻史学界的同志们。分期的标准一部成功的新闻业史著作,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期的基础上。科学的分期可以体现出新闻事业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根据新闻事业本身的逻辑来说明它的发展过程,也容易  相似文献   

14.
将近代以来宁波的新闻事业分三个历史时期进行探究。1854年至1918年是宁波创立近代新闻事业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中,在甬外报的创办、宁波人自办报刊的发轫与辛亥革命前后宁波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出现,构成了这一时期宁波事业发展的主线;1919年至1927年,宁波的新闻事业与当时高涨的革命形势一样,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新气象,宁波的新闻事业由此迈入了兴盛期;1927年至1949年,国共两党各自发展新闻事业,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抗日战争中斗争、合作。与此同时,宁波民营新闻事业在政治、经济社会的搏弈中,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已经80年了,我军的新闻事业也伴随着军队走过了80年的沧桑历程。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军的新闻事业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造就和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薪火相传,绵延至今,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耀了我军新闻事业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对外宣传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4年9月1日首先由新华社在延安正式开播对外英文电讯时起,我党正规化的对外宣传事业已有了整整50年的历史。 英播部是我党第一个使用外文、通过通讯社的电讯线路专门从事对外宣传的新闻机构,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外新闻广播事业的发端,标志着党和人民从此赋予新闻事业以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战略的研讨活动将在“七五”期间全面展开。这个题为《新闻事业与现代化建设——“七五”“八五”期间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的研讨项目,是建国以来我国新闻界科学研究的最大项目。它是在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支持下提出的,将由中宣部新闻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预测组牵头,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研讨。这个研讨项目将通过科学和系统的调查研究,预测我国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为领导部门制订有关政策、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它强调注重改革与四化建设的现实,在研究方法上体现新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并采取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从1948年参加革命,在伊川县人民政府办油印小报《新伊川报》算起,至今已整整四十三年了。四十三年,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及其新闻事业,有过辉煌的胜利,胜利的欢乐,在欢乐中前进;也有过失误和挫折,挫折的痛苦,在痛苦中奋起。去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不过是一个历史的插曲。然而,它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却是十分深刻的。总结反思历史的经验教训,将有利于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为社会主义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经历新旧模式的重大交替和转变,这种深刻的转变必然引起政治、文化及社会其他领域的相应变革。新闻事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闻事业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历史要求,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改革。新闻事业的改革不是一句时兴的口号,而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依循着历史的必然性,向着改革的目标不断前进。为了搞好改革,需要回顾和反思;为了开拓前进,需要展望与探索。新闻事业面临的改革,不仅是局部和具体业务活动的改善与调整,而是宏观的整体的改革;新闻事业的发展,也不仅是数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新闻事业有1200年以上的历史,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和各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社会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信息的传播媒介和舆论的载体,每一项新闻事业都必然的从属于某一个阶级,成为某一阶级的舆论工具。因此,不论是研究中国的政治史,还是经济史,都离不开中国的新闻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