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抗战文学以“政治阐释”为主导,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有较大发展,在民族政治驱使下出现了“政治一元化”创作现象。作家有意设置了两个对立的叙事平台,表现正义的理性与非正义理性的冲突。对探究抗战文学的艺术缺失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和文学的现代化、民族化进程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政治,到底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是应该按照西方的逻辑走,还是按照中国的逻辑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从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入手,结合中国千年帝国的现代转型,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探究了中国现代政治从何而来,为何产生,从何建构以及走向何方这样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要真正理解和把握现代中国政治,应该回归到中国的大历史、大社会,从中国自身把握中国现代政治。在这其中,要牢牢把握一条主线,这就是中国现代政治一直是在力图解决古老大国实现整体转型以及全体人民实现整体掌握国家权力这两个根本性的历史课题中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道家政治文化为基点,运用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术语,从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的角度对其政治文化进行了新的探析。对道家政治文化中所蕴涵的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思想做了纲要式的厘定和梳理,并对其政治整合思想作了重点诠释。  相似文献   

4.
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利益多元化的生成过程,也是多元利益冲突日益凸显的过程.政治价值冲突是多元利益冲突在政治层面上的集中反映.利益多元化诱发利益排他,承认利益差异,强化利益认知,突出利益竞争,会加剧社会利益分立,破坏社会利益均衡,消解社会利益规范,颠倒社会利益秩序.在利益多元化时代,必须以人为本,调整利益格局,优化收入分配治理结构,推进多元利益和谐,从方法、路径和目标三个层面化解政治价值主体、观念、标准和目标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当代我国社会中,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国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关系而言,国家应该以社会为本位,国家是为社会而存在的,是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相反;社会应该以个人为本位,社会是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是为个人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作为个体的人,对国家、对社会来说,都是最高贵的、最重要的,是它们存在的根据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力推行国家政权建设,其行政权力不断向农村下沉.作为江南市镇的中心地之一,民国时期南浔镇保甲制度的重建、乡镇行政机构的健全、农村商绅精英的官僚化、国家对自治组织的渗透和控制等过程均反映了市镇公共权力结构的变化.政权建设中的各种权威性影响要素对市镇原有的政治治理模式产生了冲击,促进了市镇治理结构的转型,体现了国家力图通过整合基层政治来进行政权建设的诉求.  相似文献   

7.
泰勒认为,中世纪的社会观念、教会、主体权利的法律观念、相对独立的自治市、中世纪政体的结构等是现代西方自由民主形成的根源;哈贝马斯则认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形成的合法化主题"是"世俗化"、"理性的法"、"抽象权利和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主权"、"民族"等五种要素的复合体.实际上,西方政治转型是经过一个从二元分离到一元同构再到二元分离的过程,在国家与教会的二元和国家与社会的二元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与变化对政治文化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在国家与社会高度同构的状态下.政治文化呈现出依附与服从、权力崇拜、平均主义等特征。在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后,一些民主政治的文化因素如个体自主意识,平等、公正意识,权力淡化意识等逐渐孕育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9.
宏观政治语境下的国家认同教育脱嵌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与生存体验,嵌入式国家认同亟须建构。作为一种生活化政治,微观政治更注重行动主体的多元性、政治生活的日常性及政治参与者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乃至国家的公共事务中去,在公共生活中培育认同国家的实践理性和心智能力,将自己的命运置于国家之中,进而养成一种嵌入式国家认同。基于微观政治建构大学生嵌入式国家认同,为新时代高校推进和变革国家认同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模式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具有关键影响。根据实地调研得知,从实验室与依托大学的关系来看,目前我国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存在三种现实管理模式,即实验室——学院一体化模式、跨学院平台型模式和直属二级单位模式。这三者现实管理模式与由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理想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冲突,按学科发展、行政地位、人员流动、管理机制和资源共享五个方面而分别表现为不同的冲突基点。为缓解冲突,实现现实模式向理想模式的转向,应致力于实验室自身需要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为指导,描述了与分析社会主我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冲突:正负并存、今昔脱钩、多元交错等。探讨与揭示价值观的困惑与挑战:发展必然论、同步效应论、自然生存论、完美境界论等。设计与倡导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调控:价值主体调控、价值目标调控、价值评价调控等。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处理好很多的矛盾关系。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呈现给我们更多的是一致性的一面,市场经济为民主政治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为民主政治培育活动主体,民主政治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法治支撑。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价值原则和发展空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冲突,解决好这些冲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政治对市场具有规范价值,但却不能将其等同于政治的市场化。政治既不能创生市场所需要的规则,也不能运用强力抑强扶弱,这有违市场的本性。“政治的市场化”不适于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结构变迁。政治的现代性不在于成为社会结构的中心,而在于与社会结构的诸要素保持适度的分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其民主政治的关系不能等同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而是一种具体的经济制度与民主制度特别是民主的具体运行体制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对民族政治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的一方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方面。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促进民族政治发展的同时,必须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以实现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社会都通过在其历史书中做出的强调,建构自己命运的学说.经由文本分析发现,<中国历史>教科书叙事的母题是"革命/反动"--其表征是朝代更替、结局是"五阶段论"史学框架的规范性完戍.这种目的论制导的历史叙事,通过整体认知方式、线性进化观和大通史写作手法,并配以大事年表和表象插图,彰显出"五阶段论"的趋势论情结,传播了一种政治信仰教育的要旨,即要受教育者弄明白"我们从何而来--现处何地--将奔向何方".依循这-母题,历史叙事中还夹裹着各式情感炼金术,以陶冶受教育者的进退观、善恶观、生死观、义利现及敌我观,厘定其情感编码与价值秩序.由此,国家命运的学说建构于历史书中,而历史的再现则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其民主政治的关系不能等同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而是一种具体的经济制度与民主制度特别是民主的具体运行机制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的一方面,这是主要方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方面,这是非主要方面,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必须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以实现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同为国有企业,一部分是商事主体而另一部分不是商事主体是我国企业目前的现状,也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在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要想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就必须面向市场、参与竞争。因此,必然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成为商事主体。作为非商事主体的类似于西方公共企业的国有企业应当成为今后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进一步加强。我国国有企业中的竞争性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事主体,而非竞争性国有企业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事主体。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在研究领导这个函数时,作为自变量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当企业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进入最佳状态时,函数值才能最大,也就是说领导这个过程就是先进、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我们要正确地分析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状况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宪政是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之一。国家结构形式作为宪法的内容,也应以实现宪政为目标。宪政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结构形式科学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