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判断一幅图片是否有新闻性,就看它是否抓住了新闻事实中的典型瞬间。所谓典型瞬间,大致可分为四种,即:神态典型瞬间;动作典型瞬间;情节典型瞬间;环境气氛典型瞬间。一幅新闻照片,只要抓住一二个典型瞬间,再加上光线、角度和构图的恰到好处,就可以成为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2.
《简明美学辞典》中对情节一词的注释为:“情节,指对艺术作品(影片、戏剧、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事件的叙述,即通过事件的时间连贯性来叙述事件”。(见165页)定义中的第一层意思是讲,情节唯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有;第二层意思为,情节是连贯、联系的,唯叙事性作品中有。由于受定义概念的束缚,一些新闻摄影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还不习惯运用情节一词来评析新闻摄影作品,致使瞬间情节这一拓展作品内容、交代事件、背景和人物关系、强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功能,在新闻摄影作品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新闻摄影作品是记者从新闻事件的情节发展中拍摄而来的典型瞬间情节。虽然新闻摄影作品的画面是静止的,但内容是有联系的,读者通过眼和脑的观看与经验思考,静止的瞬间情节便在头脑里活动展开,这就是瞬间情节在新闻摄影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作品是记者从新闻事件的情节发展中拍摄而来的典型瞬间情节。虽然新闻摄影作品的画面是静止的,但就其内容来说,却是与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着时间和空间联系的,读者通过观察与思考,静止  相似文献   

4.
判断一幅图片是否有新闻性,就看它是否抓住了新闻事实中的典型瞬间。所谓典型瞬间,大致可分为四种,即:神态典型瞬间;动作典型瞬间;情节典型瞬间;环境气氛典型瞬间。一幅新闻照片,只要抓住一二个典型瞬间。再加上光线、角度和构图的恰到好处,就可以成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 —幅好的图片新闻,至少必须具备三条:一是正在发生或发展着的事物;二是要抓住典型瞬间;三是要有较好拍摄技巧。 纵观报纸上的图片新闻,政治方面的、外交方面的、体育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图片新闻的新闻性较强,而经济新闻图片的新闻性就差一些。如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因此,研究一下如何增强经济新闻图片的新闻性很有必要。笔者不揣浅陋,愿联系实际,分析一下经济新闻图片的新闻性,找一找缺乏新闻性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好题材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同一个题材的照片,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作者对题材表现技巧的把握和运用。那么,如何运用拍摄技巧,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方法之一:要善于抓住瞬间性的情节。摄影是一种瞬间的定格。也就是说,新闻照片中的情节直接浓缩在瞬间中,是一种瞬间性的情节,而不是连续的过程,所以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只能选取最能打动人的瞬间性的情节。《青年时报》一位摄影记者今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抓拍的新闻照片《浙江代表喜盈盈》,是抓住瞬间性情节的成功例子。据记者介绍,他在拍摄前首先思考的是,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拍出出彩的照片?在代表讨  相似文献   

6.
新闻照片,是新闻与照片的结合,是用照片的形式来报道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通过可视形象反映事物本质的瞬间。一幅新闻照片的优劣,除了拍摄者操作机器和暗房等纯技术之外,重要的是拍摄者通过选择,将事物具有冲击力的内涵,即典型情节(情趣)恰当地停留在画面上。大凡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一图胜千言”效果的新闻照片,都具有深刻  相似文献   

7.
抓拍──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吴建抓拍的方法,有人又称之为不干涉对象摄影。它是指拍摄者在拍摄新闻照片时不干涉被摄对象,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场,充分利用现场光线,让被摄对象处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去捕捉抓取其富有个性的典型瞬间形象。抓拍的特征有三个:一是不干...  相似文献   

8.
摄影记者的瞬间把握,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抢时效,二是抓典型。这两点是决定和实现多出精品,提高图片报道质量的关键因素。 新闻摄影时效性的关键,在于新闻摄影记者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勤奋的敬业精神,综合的专业技巧和机智的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其中重要一点,要看摄影记者在突发的新闻事件中能否并善于把握和抓住新闻的典型瞬间,拍出可以准确真实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图片。这种典型瞬间的把握对于新闻时效性的反映和强化,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因为虽然注重和掌握了时效,但在瞬间的把握上不到位或不典型,出现了偏差,也难以准确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瞬息万变,而突发性新闻又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所以要求摄影记者应能做到及时地掌握信息,快速迅捷地反应,准确适时地凝固典型的瞬间,可谓取之一瞬,机会难得。这就需要新闻摄影记者经常处于‘临战”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件的瞬间记实,因此常常被人们称作瞬间艺术。抓取瞬间,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手段,也是摄影记者必要的基本功。我们知道,新闻事件和其他事物的运动及发展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结局的过程。摄影不可能像文学、戏剧、电影那样去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是通过抓取一个个一闪即失的瞬间形象,把事物某些典型情节加以突出切片,固定在画面上,使人们通过这倾刻间的形象来认识整个事物,收到从一滴水见大海的效果。以少胜多,通过抓取瞬间形象来反映事物的全局,是新闻摄影的一大难处。在现实生活中,任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就要善于发现与抓取新闻事件中的最佳瞬间,而且要用“心”抓取。 《喜人的钻石婚》这幅新闻照片的作者就抓住了两位钻石婚老人在庆祝仪式上的精彩瞬间,突破了一般婚庆场面的表现形式。 在这幅照片中,记者所摄下的不光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同时也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瞬间。其一,饱  相似文献   

11.
法国著名摄影大师布列松在多年的摄影实践中,拍了不少质量高的照片,他在新闻摄影理论方面也颇有见地。他说:“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里都有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成最有意义的几何形态,而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形态瞬间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这段论述,道出了新闻摄影截取典型瞬间的两个值得注意研究的问题,即发现“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的瞬间和“抓住这一瞬间”。这恐怕是对从事新闻摄影者最基本的要求。但如何“发现”和“抓住”这两个环节呢?  相似文献   

12.
新闻特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是对真实、新鲜的人和事的特别写照。 一般消息,往往择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则往往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浓笔展开;一般通讯,往往展开新闻事实的纵断面,而特写往往是充分地展开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其表现手法是像电影拍摄特写镜头那样,把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事件或人物突出、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 一、写镜头,精中选萃 新闻特写的镜头是什么? 是引人注目的典型形象、典型场面,是人物个性化的行动,是事件的高潮,抑或是社会上人们普遍关  相似文献   

13.
毋庸讳言,用照相机作为采访工具,记录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通过媒体反映出来的新闻,所反映的每个新闻事件都是经过拍摄者筛选,都是一个新闻事件的重现。因此,拍摄者在记录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着事件的发展规律,真实记录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再现本来面目,这样的记录过程就是我们新闻摄影中不断倡导的抓拍。然而,在信息化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新闻离不开生产、技术、数据,往往容易发生枯燥、单调、空洞等通病。怎样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改革经济新闻的写作技巧,应借鉴电视新闻表现的技法,以精巧的剪裁,细腻的描摹,把最有新闻性的场面或情节凸现在受众面前,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视性。这种可视性,不是鸟瞰全貌式的有闻必录,而是纪实性的再现式的描述;不是罗列事实式的记流水帐,而是要下功夫抓住其中最具有新闻性的高潮部分写深写透。这高潮往往就是经济新闻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关键情节,或经济新闻人物活动的中心场面,或经济新闻事物诸种矛盾斗争的集结点,或者是经济新闻人  相似文献   

15.
摆拍这个怪物在新闻摄影界,屡禁不绝。“摆”与“抓”争论了多年,似乎问题解决了,大家也都主张“抓”,反对“摆”。但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摆”的阴影始终没有消除。其实,从新闻摄影的规定性即客观实在性来讲,摆拍不应成为一种新闻摄影手段。一些摆拍新闻照片(严格地讲不叫新闻)的出现。是对新闻摄影的极大讽刺和歪曲。首先,摆拍干涉了拍摄对象及其正常工作。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是以画面形象报道新闻,新闻性和形象性统一于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最佳瞬间。而这个最佳瞬间又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不以拍摄者的主观意愿为转…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为追求新闻图片的冲击力。摄影记者的身影更多的出现在一些突发事件或灾难事件的现场,寻求一些具有震撼力的表现瞬间,而有时候这种场合却容易让拍摄者陷入一个伦理道德困境。因为在那些危难的瞬间或危险的场合中,面对陷入险地的生命,你是去记录呢还是去挽救?对一个摄影记者来说,在此问题上如没有清晰的判断和定位。便很容易使自己陷入是是非非的争论漩涡和心灵的煎熬中。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形象媒体,主要表现对象是人。而优秀的人物新闻照片,又总是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瞬间,着力揭示人物的感情世界,赋予照片深邃的内涵,从而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带有情节的人物新闻照片,是指通过画面里新闻事件中人物的神态、姿势、动作以及诸多人物情感的相互交流,反映一件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世界万物变化莫测,千姿百态。人是万物之首。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作为传递信启的一种形象媒体,主要表现对象是人。而优秀的人物新闻照片,又总是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瞬间,着力揭示人物的感情世界,赋予照片深邃的内涵,从而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带有情节的人物新闻照片,是指通过画面里新闻事件中人物的神态、姿势、动作以及诸多人物情感的相互交流,反映一件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世界万物变化莫测,千姿百态。人是万物之首。  相似文献   

19.
抓拍就是在被摄者不受干扰限制的情况下,快速地拍摄出瞬间的影像。抓拍是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简单、快捷、作品所表现的人或事物真实、自然。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新闻事件是抓拍成的。新闻摄影报道既要讲究时效性,又要求拍摄者拍出曝光准确、图片清晰、艺术性高的照片,难度可想而知。如何能抓拍好新闻照片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一、要有对新闻事件抓拍的预见性和强烈的抓拍意识。抓拍的预见性是指在拍摄事件或人物之前的某种预感。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在一些事件发生前,总要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氛或先兆,这种气氛可使拍摄者利用事件未发生前的极短时间进行准备(例如准备好器材,  相似文献   

20.
曹莉 《新闻窗》2009,(4):34-34,33
羚羊是真的,火车是真的,桥也是真的——可是它们同时出现的这个瞬间不是真的,被拼接的虚假照片被广泛传播并且获奖构成了丑闻,如同运动场上的“兴奋剂”事件。曾荣获“2006·CCTV新闻记忆”新闻图片铜奖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的照片由网络打假发端,最终使得拍摄者刘为强被处理,所在报社的总编引咎辞职。羚羊事件之前还有“华南虎”事件,亦有“华赛”大奖作品被质疑的《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之后还有《喜马拉雅的枪声》、《为什么不回家》等照片在新闻摄影评选中因为涉及造假而被取消了获奖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