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从宋代大理国碑刻、经卷遗物中考证杨义隆其高寿、名僧、名儒,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政教关系实况。  相似文献   

2.
缄默妍 《中文自修》2005,(11):31-31
我不是三毛,我不是安妮宝贝,我只是平凡城市中的一个平凡人。但与三毛和安妮一样,我也爱旅行。  相似文献   

3.
佛学由于自身带有否定性的特点,一开始就有回避稳定,消除差别的理论取向。随着佛学初期的此岸与彼岸外在世界的二元对立逐渐内化为内心的迷悟时,垢净二元矛盾在“心”的形式下获得了某种统一。而当说明人成佛的可能,树立人成佛的信心时,则必然强调众心皆有佛性的必然和一阐提皆可成佛的实然,推导出本心澄明自足与佛性相同的本心论。但将自心与佛心等同时,为了解决垢染与佛性的关系问题,又引入了大乘空宗“双方泯灭”的方法。而这正是“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命题转变的内在的原因之一,受此命题的影响而产生的对“空”的追求,反映在修持上,突出不可执着的特点,得出一切都是因传施教的法门。本文拟从此角度进行一定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我爱观音山     
高岗,这是我的家乡,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它像母亲一样抚育着我。高岗是多么的美啊!来高岗的人一定会到观音山,因为它是高岗的象征,是高岗的闪亮点,是高岗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5.
“据于儒 ,易于老 ,逃于禅”似乎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生活 (或历程 )的典型模式。他们往往先是在儒家入世精神的鼓舞下努力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但现实社会混乱的政治秩序、黑暗官场残酷的游戏规则、万千世子无情的激烈竞争 ,常常毫不留情地粉碎他们的梦想 ,在济世之志渐衰、独善之求日增的情况下 ,他们往往会到道家那里去求精神慰藉 ;一旦其独立的人格受到严重损害 ,自由的精神受到重大创伤 ,道家重身轻物、少私寡欲、守柔处弱、无为不争、超然物外的原则都不能熨平思想的伤痕时 ,他们又往往会遁进空门 ,用禅定之法来实现精神的解脱。…  相似文献   

6.
虽然少年天才是鲜见的.但他足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震撼:“中国不缺少神童.只缺少培乔神童的土壤”;“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神童是可以培养的”……于是有更多的人欲探究制造神童的妙诀.甚至带领孩子参加“神童”速成班。到底神童是天生的.还是人为培养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崔红芬 《家教指南》2021,(3):114-125
《佛顶心观音经》是唐中期以后出现的疑伪经,共三卷,每卷内容独立,名称不同,主要宣扬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诸多功德和灵验故事.其不同版本在敦煌、黑水城、应县木塔和房山石经等皆有保存.随着《英藏黑水城文献》的刊布,学者陆续整理出20多个编号的西夏文《佛顶心观音经》残叶.本文对英藏西夏文《佛顶心观音经》某些残叶进行定名补正和缀合,《佛顶心观音经》的内容模式主要借鉴了唐智通、伽梵达摩、菩提流志等译观音经典.晚唐、五代以后,此经广泛流行于北方地区,传入西夏后,在仁孝天盛十七年(1165)之前被僧人法律翻译成西夏文,汉、夏文本在境内都有传播.  相似文献   

8.
我佛在网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人回答:佛者见佛,魔者见魔。有一天,互联网做了这样一件事:让许多陌生人同时看到了一群可怜的孩子,以大山为背景,土坯木板加草席的家,砖头瓦块泥桌泥凳组合的学校,破衣烂裤中显得有点不真实的鲜活的小生命,一双双让人触电发麻而后心疼泪下的大眼睛。那同一时刻,许多陌生人面对那些眼  相似文献   

9.
禅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它把心性作为理论基石。心的内涵涉及到审美本体论。在早期禅宗向中国式禅宗的过渡期中,北方禅宗以心为根本的思想,已使禅法由外在的形式向内在的感悟倾斜,从而将禅修行变成了纯粹的心灵体验,这是过渡的第一阶段。而以慧能为代表的南方禅宗提出的“即心即佛”的命题,则是过渡的第二阶段。他们把心性自觉、心灵体验提升为自心自悟式的刹那间的自我肯定,但他们却未摆脱人性与佛性、污染心与清净心的二元分别。而南禅发展到马祖道一的阶段,他在继承“即心即佛”和般若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般若空观的原理,认为“即心”即被心缚,“即佛”即被佛缚,把“心”、“佛”都视为空的。为了防止学人对“即心即佛”的执著,他最后提出了“非心非佛”的命题,让心灵回到那“空诸所有”的恬明之境——诗意栖居之所,放射出人性美之光。因此,可以说从慧能的“即心即佛”到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再到“非心非佛”的转换,展示出南宗禅学及其美学思想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旧友相见,一个发财了,一个发福了,我是后者。虽然穷人富人做朋友有诸多别扭,但我们还是相见甚欢。旧友十分诚恳地说:"姐,信佛吧。信佛会带来好运。"我轻笑而言他,旧友对我轻佻的态度很不满,特意带我去她家参观。新房最中心的位置果然敬着一尊菩萨。"搬新屋之后我诸事不顺,后来一想了不得——把菩萨忘记了,赶紧回旧屋搬了来。真是转运啊,半月后就拿到那块地,一年后赚得盆满钵溢。现在我每天回来,  相似文献   

11.
旧友相见,一个发财了,一个发福了,我是后者。
  虽然穷人富人做朋友有诸多别扭,但我们还是相见甚欢。旧友十分诚恳地说:“姐,信佛吧。信佛会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2.
单应桂 《山东教育》2006,(3):F0004-F0004
山水画家车天德先生是我三十年的老朋友,他对艺术的执著和虔诚,以及他那种忘我的、如醉如痴的追求精神,一直是我最敬佩而引以为师的。正是这种苦苦追求,使他走向了成功之路,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他生命的全部。几十年来他风尘仆仆,顶日冒雨背着画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崇山峻岭和海岛边陲。  相似文献   

13.
是什么使人类步入现代文明?是什么给历史绘写多彩的年轮?是什么使社会充满生机?是知识!然而,知识的最佳传递者,正是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漫长的人生虔诚地告诉我们:充实自己比解释自己更有意义;创造自己比修饰自己更有价值。生命的密度远比生命的长度更重要。亮丽的人生值得人们执著地追求。  相似文献   

14.
<正>读到台湾女诗人夏宇的一首小诗《一生》,悚然而惊,心有戚戚焉。一生住在小镇当国文老师有一个办公桌道德式微的校园用毛笔改作文:时代的巨轮不停地转动……这首诗曲尽一个小镇国文老师的老朽之悲。这难道会是我一生的缩影?固然,我所在的校园校风纯正。时光匆匆,倏忽间,走上三尺讲台已然十多个春秋。校园主干道旁的小树也已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我不知不觉鬓已星星也,曾经清澈的双眸什么时候起  相似文献   

15.
当我去即山     
我去即山,搭第一班早车。车只到巴陵(好个令人心惊的地名),要去拉拉山——神木的居所——还要走四个小时。  相似文献   

16.
当我去即山     
我去即山,搭第一班早车.车只到巴陵(好个令人心惊的地名),要去拉拉山-神木的居所-还要走四个小时.  相似文献   

17.
刘一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曾为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刘先生不仅在创作上勤勉过人,成绩斐然,而且虔诚敬业于教,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爱生如子,是身正学高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在杂志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关于“牛”的命题作文,写牛不讲究卫生,身上整天脏兮兮的,还写了牛身上很多毛病,结果遭到家长的反对。在家长的指导下重新立意构思,定位为赞美老黄牛的奉献精神、吃苦精神,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家长看来,一篇结构严谨、有意义之作才是让人满意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母亲很迷信,这是自我记事以来对她一贯的看法。她那个年代的人,经过"破四旧"的洗礼,按说不应该太迷信,可母亲却是其中的特例。她依然固执地认为,她的神灵、她的佛,以及各种  相似文献   

20.
作为精神生产的绘画艺术,个性美与艺术美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明生活。在文艺创作领域里面,个性美与艺术美是并存的。没有“我”的存在,也就失去精神生产的认识及表现的审美价值,也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