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了中国特色词汇如何通过音译、直译、意译、借译等翻译方法译得与原汉语"形"和"义"都对等的英语。最后纵观现状,阐述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中还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1位现代经典作家的14篇散文中“着”字的英译进行穷尽性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翻译过程中,“着”在英译文中很少承担了决定时态的作用,但当“着”字被翻译成分词或介词形式的时候,所表示的都是一种状态,这一点或多或少与汉语中“着”的功能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相似文献   

3.
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1位现代中国经典作家的14篇散文中“了”字的英译进行穷尽性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了”字有表时的因素,也有表完成体的因素,但其比例都不足以说明其是“时标志”或“完成体标志”;2)“了”在表“完成”的意义上,与其说是个语法手段,不如说是个词汇手段;3)“了”表“实现”义的说服力比表“完成”义要强,但是要承认这是一种“体标志”仍有困难。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大量汉语新词随着科技、网络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而产生并快速传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汉语新词是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土豪"新词的翻译引发了人们对于此类词语的热烈探讨。本文将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结合汉语新词的不同类别,尝试探讨汉语新词的英译策略。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旨在为汉语新词英译探索一条更合适的道路,借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繁荣。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增加。中国特色词汇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日益频繁。中国特色词汇的准确翻译能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者应在充分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法准确传达中国特色词汇的含义,翻译方法可为音译法、套译法、诠释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中有很多表示“像”的词,比如:“好像、宛如、如、似的、类似…的、和…一样”等,它们的俄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把汉语“像”类词的一些常用的俄译方法做一大概的分类描写,即人或物、行为或事件等,希望给广大俄语研究者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吴熙 《考试周刊》2009,(32):34-35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动物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不同文化赋予了动物词汇不同的含义及联想。文章以汉语“四灵”文化为例.对英汉动物词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比较,旨在说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语义内涵的影响.以提高译者在跨文化语境中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2016年度网络热词"洪荒之力"为切入点,分析其出处、释义及不同的英译版本,指出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在兼顾原文化内涵基础上洞察语言间文化差异,同时恰当地选择翻译方法,使译语尽可能达到与原文的动态对等,为异文化读者所接受,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9.
何利娟 《考试周刊》2010,(29):111-111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性,并不是任何一个词汇都可以在其他语言中找到一个与其完全对等的词汇,这就需要学习者理解该词汇的本身意义甚至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发展。汉语"故事"一词,在法语中就有多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端的"是近代形成的一个语气副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是由同义副词"端"和"的"复合而成,宋代时期发展成为一个表示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表疑问的语气副词。北宋时期"端的"一词出现名词形式。副词"端的"作状语,可修饰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也可以修饰形容词;还可以修饰谓词性代词。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英汉动物词在联想意义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充分了解英汉文化内涵与差异,合理翻译动物词,使译文符合、体现原语文化,能够更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从化空缺词汇的定义着手,在分析探讨造成化空缺词汇现象的原因上,寻找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译汉中为了达到语句的连贯和通顺.经常按照汉语的规则需要加进一些成分。本文通过对翻译技巧的分析。阐述了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是中国对外塑造和传播自身形象的窗口,是中国对外宣传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基本要素,负载着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根据等效翻译理论的启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中译者要正确评估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运用各种策略准确移植词汇所承载的文化,确保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接受。本文以中国首部汉英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翻译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东西方文化差异制约着人们对英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与此同时,英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总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心理素质、风俗民情、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比较了英语"Onomatopoeia"及汉语辞格"拟声",然后以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古诗词曲中拟声词字面声音的英译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实现古诗词曲英译中原作的声音美,实现其语用功能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屯堡文化负载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挖掘其文化涵义,解读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在英译过程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壮族文化特色词是指壮译外中壮语特有而译语没有的文化词汇空缺。英译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时,传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涵义主要有四种译法,即音译释意、直译、意译和译者注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比法对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习俗下所产生的不同色彩词的意义、颜色词在英汉中的对译等方面对中英色彩文化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文化空白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且难以解决的问题,是由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拟分析文化空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采用保留空白、省略空白等翻译策略,有效跨越文化空白的障碍,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