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主义主要研究人类和现实存在及存在环境的关系。一方面,它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人类的存在是异化而虚无的;另一方面,它积极地鼓励人类在这种困境里做出自由选择来赋予存在之意义。作为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生活在存在主义盛行的时期,读者有理由相信他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野来阐释和体现他的文学思想和文学作品中含有的存在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命在于寻求超越。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意味着人类听从存在的召唤,回归本真的自我,恢复与自然万物相融合的原初生命状态,找回人类原初的生命智慧,使人重新成为真正的人生存在于天地之间。诗人正是在风中静静聆听大地回音的人,诗人在这样的言说中回到了本然的自我,与天、地、神合一,这就是人的本质存在,生命的美和诗意。  相似文献   

3.
《晃来晃去的人》与存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声 《文教资料》2007,(25):73-74
《晃来晃去的人》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深受存在主义影响的作品。本文对作品的主角约瑟夫进行分析,将他的存在与存在主义所宣扬的存在方式进行比较,阐释约瑟夫的存在与一些存在主义观念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萨特作为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拥有“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之称,其存在主义哲学对于思想界和学术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世界是荒诞的”是其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本论文便从萨特早期的作品《恶心》着手,就恶心的来源、恶心产生的深层原因和恶心的出路三方面,对他眼中荒诞的世界进行一个深度的挖掘阐释和解构还原.  相似文献   

5.
对人类存在现状的思考和探索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美国现代戏剧《毛猿》和《动物园的故事》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论文从存在主义哲学理论出发对两部剧本进行解读,通过比较剧中两位主人公的不同处境和他们各自追寻存在价值,超越自身存在现状的不同历程来探讨两部作品中存在主义求索的不同轨迹和两位剧作家对存在的不同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反学校文化在中学生中尤为常见,中学生的反学校文化往往被认为是对学校主流文化价值的反抗,在罗洛·梅存在主义心理学视域下,我们发现了其中蕴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象学为方法论,结合了自己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他关注人的存在及存在感,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主张要重在用现象或直接经验的描述对人类心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萨特的戏剧《苍蝇》《魔鬼与上帝》中的不同人物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即自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在虚空中面临生存困境时的孤独和挣扎,从自在自由到自为自由的奋斗。萨特的自由现也有他自己的困惑,但这样一种不断寻求自己存在理由的自由观却给现代人的生存提供了一个参考纬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入手,评述萨特“行动的和自我承担责任的伦理学。”论述先从他的自由观引出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点,然后评述他关于自我承担责任理论,指出这种理论与其自由本体论是格格不入的,无力掩盖其伦理观的个人主义实质,说明萨特的人道主义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相互交织的、无法实现的。文章着力剖析、批判萨特的存在主义,纠正青年人“自我设计”的思想偏差,消除存在主义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发的哲学家气质和苦难经历把史铁生引向存在主义,使他与之共鸣并深受影响。存在主义对史铁生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于: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深刻领悟;对人的荒诞处境的深切体验;面向荒诞和虚无进行勇敢抗争。存在主义促进了史铁生对人生思考的深度,存在主义借助史铁生被广大读所理解。  相似文献   

10.
“时间”问题是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作为以勘探“存在”为己任的现代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也表示出对“时间”的高度重视,在小说中他对“偶然”、“不朽”、“青春”等时间命题进行哲理意义上的阐发,以此表达对人类存在境况与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祁克果是丹麦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先驱,他的思想焦点是人,人的存在和人的自由选择.本文主要从人的自我参与,自由选择,自我实现,来探讨祁克果的新存在下的存在与存有.  相似文献   

12.
日记体小说《恶心》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洛根丁对存在的意识,萨特揭示出了人的存在特性和方式。人的存在具有偶然性、普遍性与时间性,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自欺与自我。  相似文献   

13.
对"存在"问题的追问,从古希腊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过,可以说存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处在21世纪现代化盛行的社会中,我们更要认识到什么是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然后找到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在人的存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关注人的存在,关注"存在者"的存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文中从海德格尔存在论中对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思想的阐述了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出发,进而阐发了海氏的基本存在论思想对后期存在主义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存的昭示。  相似文献   

14.
罗洛·梅是美国最为著名的存在分析心理学家,在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的岁月里,罗洛·梅开辟了观察人类的新途径,也提出了他整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存在主义理论的存在分析理论.在人本主义反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贬低意识经验的作用,即强调本我的原始欲望与人的消极方面中,罗洛·梅却让我们看到了彼此对话和沟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诗化美哲学,存在、诗意的栖居、诗化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三大符号系统,它们含义精深,相互依存、互为牵涉,共同支起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厦。  相似文献   

16.
以文风简洁,描写战争、孤独、暴力、死亡主题而著称的海明威,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解读海明威的作品,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对人的存在感、自由、存在的价值等存在主义哲学命题的思考,这种解读发掘出其作品中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主义是索尔·贝娄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像他的其他作品一样,索尔·贝娄在《奥吉·马奇历险记》里利用存在主义理论分析了主人公奥吉·马奇的历险旅程,试图回答有关人类存在的问题。这部作品着墨于自我意识和社会荒诞性,反映自我和现实的矛盾,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心理,从而揭示了奥吉的历险经历在本质上是他在荒诞的世界里进行自由选择,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自我本质,从而达到真实存在的过程。它呈现的不仅是某个个体的遭际或民族的命运,而是现代人类艰难地进行个体选择、寻找自我位置、解决归属感等进退维谷的普遍窘境。所以,这部小说对物质生活富裕而精神存在危机的现代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生,存在主义的观点是人的存在就是意志的存在。关于死,萨特认为那些因为不能改变的看法和行为而烦恼不安的人就是活死人。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探讨了《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主人公萨拉与查尔斯生的存在表现为超越传统,绝对执行了自己的意志。他们死的存在表现为肉体存在,但形象扭曲,精神瘫痪,虽生犹死。  相似文献   

19.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降,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从存在的本体论意义出发探究了现代技术的根源和本质。在分析技术时代危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基于责任理论的技术批判理论。之后他的学生约纳斯仍以“存在”为出发点明确提出责任命令的概念,肯定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尊严与价值,高扬一种以责任为中心的道德标准,其责任的对象包括自然界和未来人类,继承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王玥 《快乐阅读》2011,(24):32-33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西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宗教思想给人们带来的归属感快速丧失,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开始在思维上进行自我异化,认为自己是"人类社会"的"外人"。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存在主义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宗教之外"人"的本性,宣扬人的价值,使人们开始进一步探究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存在先于本质",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三是"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