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应该怎样解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其次,说一说某教授所品评的《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的情同手足的结拜把兄弟行为。最近刘、关、张的情谊被炒得沸沸扬扬,成了学术界、文艺界、新闻界的一大热点。缘于一位"明星教授"对《三国志》的一句颇有延伸假想意义的解释。北大葛红兵教授评论道:"比如他说,‘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和关羽、  相似文献   

2.
正张金辉教授撰写的《大学章程功能及其实现》,是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付诸实施之际,以宏大的篇幅和细致的实证研究再现我国高校章程建设与实践的学术专著。章程乃大学之"宪法",演绎着校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折射着高校与政府、社会、师生的良性秩序和谐。大学章程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协调好多元主体的权利(权力)配置,使高校成为真正意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学术创业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中国高校学术创业成功的机理与路径——基于失败修复的视角》著作应运而生,是盐城师范学院易高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成果。全书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教授作序。本书是其出版《崛起中的创业型大学:基于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视角》 (2011年)《中国高校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实现机制·政策设计》 (2017年)之后,又一部研究学术创业研究的力作,形成了学术创业研究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学会不久前组织了一次沙龙活动,主题是"教育的真问题与伪问题——教育现象之思考"。问题源自中国人民大学项贤明教授的一篇文章《试解"钱学森之问":国际比较视角》(刊载于《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6期)。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在江西抚州举行了闽江学院邹自振教授新作《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6月版)首发式与创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肯定了邹自振教授在"汤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肯定了《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在"汤学"研究中的地位,同时对汤显祖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期,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就张浩文的长篇小说《绝秦书》举办了研讨会。单正平教授别开生面,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千古名训为切入路径和尺度来评议《绝秦书》;周泉根教授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来阐发《绝秦书》的奥义;王学振教授认为该长篇是中国自然灾害书写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廖述务副教授认为:《绝秦书》呈现出历史的未完成性与开放性;学科的研究生们分别从小说史质地、小人物之死、灾难下的反思、爱情悲剧等角度,对《绝秦书》进行了多元分析与批评。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然而,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与萧统关系密切,刘勰曾参与《文选》的编选,《文心雕龙》与《文选》所涉及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两人选文标准与文学观念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且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事实证明:"《文心雕龙》之学"终究当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8.
石慧萍 《考试周刊》2014,(47):31-31
正《百家讲坛》于2001年开播,捧红了易中天、于丹等学术明星,从褒贬争论中走到现在,没有更辉煌,收视率下滑,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曾发表文章说,易中天走红是"浅思维"的成功。课堂上,很多教师"清浅化"地处理教材,课堂上热热闹闹,似乎这样才是生动的课堂。不知道看过《百家讲坛》的观众,有多少被激发了阅读《论语》、《三国演义》等原著的兴趣,课堂下经典依然冷冷清  相似文献   

9.
明星     
【读音】míng xīng【出处】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庄子·盗跖》)【释义】亮度明显抢人眼球的星星。这是明星的本义,现在已经用来比喻艺人、运动健将、劳动模范等名人或者品牌企业、珍贵动植物等。【追"星"趣谈】某天晚上,在翻阅《现代汉语词典》时,我无意间发现了词条"发指"下的一个例句,正是笔者引用到"出处"中的那句话。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然而,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二者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而且两人的文学观念与选文标准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而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文心雕龙》之学"终究以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唐凌教授主持编写的《广西商业会馆研究》,作为人文强桂系列丛书之一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是广西师范大学近代史学科教研组根据广西高校学科建设规划之"近代边疆开发与民族关系发展"的系列研究课题规划完成的一项新成果。全书由四部分构成,内容大体如次:绪论《从会馆看边疆经济开发中的民间力量及  相似文献   

12.
8月26日上午,国家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社政司司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长靳诺介绍了《规范》起草的有关背景、过程和主要内容,强调了《规范》颁布的重要意义;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作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学术规范建设、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总结发言;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李强教授、葛剑堆教授、王宁教授等分别就“学术规范与学问之道”“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加强学术规范建设的迫切性”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3.
东海 《幼儿教育》2008,(11):6-8
专家小名片李桂梅,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和家庭伦理,出版《家庭文化概论》、《乐在天伦——家庭道德新探》、《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等著作,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独立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曾被湖南省教育工会授予"芙蓉百岗明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6月26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李卫红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委会主任陈先达,以及来自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提高刊物质量,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的主题进行了座谈。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杨河主持会议。李卫红在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15.
正刘海峰教授是我国高考改革研究的著名学者。继2007年出版《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及2009年出版《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两部著作后,2013年12月,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的高考改革研究专著《高考改革论》(浙江教育出版社)面世了。《高考改革论》汇集刘海峰教授近年来有关高考改革的研究成果与重要观点。全书由高考改革理论、高考改革政策、高考改革反  相似文献   

16.
<正>导言"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是2300年前我国思想家庄子《天下篇》中的语句,其意是把"判美"和"析理"看成人们认识事物相连的两个方面。"判美"和"析理"今天在周世斌教授《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一书中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给"美"和"理"来了一次亲密的碰撞。艺术是表现情感  相似文献   

17.
章晓炜 《文教资料》2008,(9):182-183
易中天在现今高校学生心目当中不仅仅是一位学者、一位教授,更像是一位明星,易中天的<品三国>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给我们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反思,透过"易中天现象"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德育教育者素质,能使高校德育工作开展更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8.
近日,2013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示结束。我校共获得7项奖励,其中丁德科教授的著作《渭北(铜川地区)方言研究》、王炳社教授的著作《隐喻艺术思维研究》获一等奖;蔡静波教授的著作《唐代小说研究》、曹强博士的论文《试论"花儿"的错误接受》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9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等著《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一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20.
3月3日起,上海市30所高校的学生可在"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上选修课程了。素有"哲学王子"之称的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哲学导论》网上开讲,吸引了1200位学生同时在线学习。中国MOOC风潮在上海首现。2013年春季新学年伊始,上海市推出了"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从3月3日起,上海市30所高校的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选课,并实现校际的学分互认。此举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2012年,大规模在线课程共享风靡全球,被称为是"MOOC元年",国际知名教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