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江科技》2001,(3):47-47
1、建立小蚕专用桑园,抓好灌水和施肥,提高叶质。 2、桑叶用缸湿贮法,缸底放水,上盖白湿布,以保持叶质新鲜。 3、喂蚕时可喷洒乙醚水杨酸(每片加水1.5公斤)液或结合添食红霉素液,大蚕则用5%绿豆水添食。同时还要重视桑叶的采运、贮叶工作,确保桑叶新鲜;实行少吃多餐,良桑饱食,就可减少或不吐浮丝。  相似文献   

2.
变身养蚕人     
正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养蚕时节。3月20日,我买了2只幼蚕、4个蚕卵回家,开始了我的养蚕之旅。幼蚕呈黑色,喜欢躲在桑叶下面睡觉,只吃新鲜的桑叶。2天后,所有蚕宝宝都爬出来了,最大的那只长约7毫米,开始变灰。幼蚕从卵壳中爬出来后,壳变成了淡黄色。4天后,最大的蚕宝宝长到了8毫米,而且越来越白。最小的蚕宝宝7天后才开始变灰。我发现,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变白的,还喜欢不时地昂起头来。  相似文献   

3.
饲料利用     
蚕副产品喂猪方法 1、蚕蛹喂猪:蚕蛹干体含粗蛋白68%,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岢完全代替鱼粉喂猪,在猪的日粮中添加4—6%为宜。 2、蚕沙和桑叶茎喂猪:蚕沙(即蚕粪)、桑叶茎的粗蛋白均高于麸皮、米糠,消化能高于或接近麸皮、米糠。蚕沙还含有维生素A和E等畜禽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在基础日粮量一致的饲料中加入5%的蚕沙及5%的桑叶茎或添加10%的蚕沙与添加10%的麸皮喂猪效果相同。因此,用蚕沙的桑叶茎作配合饲料的原料可节约10%的麦麸。用蚕沙喂猪效果超过大麦,且比单一饲料喂猪的育肥率高  相似文献   

4.
李华 《内江科技》2001,(5):F003-F003
一是添喂脱皮激素:在正常蚕见熟5%时,添喂一次脱皮激素,或在蚕5龄末期见熟前2天用于缺叶或病蚕。方法是:每张蚕用40毫克脱水激素1支,掺入2千克凉开水中,充分搅拌后,均匀地喷到15-20千克桑叶上。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印象中,桑树产桑叶,桑叶是喂蚕的饲料,桑树的主要价值在于养蚕.但是在韩秀娟看来,桑树的功效却远远不止这些.她将桑芽加工成桑叶茶,桑叶制成了桑叶枕,桑木作成健身棒,最近,她又成功研制了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桑叶面和桑叶粥粉.对她来说,桑树简直就成了"摇钱树".韩秀娟为什么能从桑树身上发现这么多"宝贝"?  相似文献   

6.
桑树为神州大地上分布最广的乡土树种,被誉为经济树木之翘楚。我国人民自古栽桑与作物并重,采桑叶养蚕,以蚕丝纺织。当然,植桑养蚕,是为了最终获取质与量俱佳的细长洁白的银丝。然而,鲜嫩的桑叶通过蚕体内的奇妙化合,所产出的蚕丝仅占单位面积桑园年生物合成总物质干重的3%,其余部分则以桑葚、桑条、残桑、蚕砂、蚕蛹等形式进行能量流动或浓缩,其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01,(3):47-47
用葡萄糖喂蚕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方法也很简便。按1:5的比例把糖和凉开水兑好,喷洒桑叶即可。蚕吃了喷洒葡萄糖桑叶后,不仅发育良好,生长快,发病率低,而且茧大层厚,比吃不喷洒葡萄糖桑叶的产量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8.
养蚕不用桑叶据《世界科技译报》8月12日报道,不哈桑叶的蚕亦能吐丝?这看似天方夜谭,但在以生产丝绸织物而闻名的日本石川县白峰村已成为现实。当地的纺织业者与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名誉教授松原藤好等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最近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能取代桑叶的蚕饲料,给以桑叶为食的蚕换了回胃口。这种添加了维生素溶剂的人造无菌饲料,是以豆腐为主要原料的,因此成本低廉。经过实验发现2万条蚕从孵化到变成革,在4周的时间内仅需食用约80公厅这种饲料,可产生30公斤的茧。过去每天需给蚕喂食3次桑叶,而现在4个星期内只需喂食3次,大大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人工饲料育蚕发育不齐问题 ,就饲料的不同调制方法对桑蚕幼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同一蚕品种个体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1)在饲料制作上必须进行蒸煮灭菌 ,微波炉加热灭菌与蒸煮的效果相近 ,不经加热杀菌简易化制作的效果都不理想 ;2 )同一蚕品种个体间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差异 .对桑叶粉及蔗糖等摄食促进物质的感受性 ,高食性蚕比低食性蚕敏感 ;而对豆粕粉中摄食阻碍物质的感受性 ,低食性蚕比高食性蚕敏感 .研究认为 ,要提高人工饲料育蚕的群体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 ,应尽量消除饲料中的摄食阻碍物质或选育出对摄食阻碍物质具适应性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0.
抽取人造丝     
在大街小巷,人们很容易就看到了人造丝织物。这些衣物色彩鲜艳、手感柔软,有时候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而且价格便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可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人造丝的发明,也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过程。挤出蜘蛛丝自1664年英国科学家虎克提出“人类凭自己的智慧,可以像蚕一样制出丝来”的设想后,无数人盼望这一设想能变成现实。1740年,法国的卜恩曾从蜘蛛的胶囊中挤出胶液拉成细丝,并用这种丝织了一双手套。但这还不算人造丝。从桑叶中得到启示法国另一位化学家罗满也想发明人造丝。他想:蚕吃的是桑叶,而吐出来的却是丝,那么丝与桑叶究…  相似文献   

11.
徐俊良  黄健辉 《科技通报》2000,16(5):325-329
为解决人工饲料育蚕发育不齐问题,就饲料的不同调制方法对桑蚕幼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同一蚕品种个体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在饲料制作上必须进行蒸煮灭菌,微波炉加热灭菌与蒸煮的效果相近,不经加热杀菌简易化制作的效果都不理想;2)同一蚕品种个体间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差异。对桑叶粉及蔗糖等摄促进物质的感受性,高食性蚕比低食性蚕敏感;而对豆粕粉中摄食阻碍物质的感受性,低食性蚕比高食性蚕敏感。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2.
正春暖花开,气温越来越高了。我想:表妹养的蚕宝宝是不是长大了呢?出于这个猜测,我便决定去看一看。走在路上,我回想着最初见到蚕宝宝的情形:几条像蚂蚁一般大小的黑褐色的小蚕在桑叶上懦动着,这些蚁蚕两毫米左右,用放大镜能看到它们的头部、胸部以及腹部有很多细毛。还有几个像米粒—般大小的垂卵静静地躺在那里。我知道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不久小蚕就会咬破卵壳从蚕卵中爬出来。不知不觉到了表妹家,七八天不见,蚕宝宝果然长大了不少,圆筒形的小蚕趴在绿绿的桑叶上。突然,我发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蚕宝宝,它用腹足和尾足牢牢抓  相似文献   

13.
苗连贵 《知识窗》2011,(6):42-42
小时候爱养蚕,外面一见桑枝绽出绿芽,回家赶紧用棉花包蚕籽,贴在胸口孵,睡觉也不离身。刚孵出的蚕宝宝又黑又小,蚂蚁似的,所以又称“蚁蚕”。蚂蚁给人张牙舞爪的感觉,蚕则是温良的,只会趴在桑叶上默默地吃。蚕长大变白后,模样更可爱,荀子《蚕赋》说:“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只蠕动的蚕宝宝吸引了一位好奇女孩的注意,于是,她将人生中第一幅昆虫画作献给了这只肥嘟嘟、无忧无虑啃食桑叶的虫子。这只蚕不会想到,为它作画的这个13岁小女孩日后会成为昆虫学史上最显赫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史上最伟大的昆虫画家之一。这个女孩就是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2000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鎏金铜蚕"出土地陕西石泉县被誉为金蚕之乡、丝路之源,如今,这里古老的蚕桑业发生了巨变。走进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一望无际的密植桑园层层叠叠、郁郁葱葱,柔嫩的桑叶、晶莹的露珠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早起的采桑女沐浴着晨雾,正为  相似文献   

16.
豆薯种子的乙醇水溶液提取物对2龄家蚕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用50%的乙醇水溶液从豆薯种子中分离得到对鳞翅目2龄虫具有毒杀作用的提取物,提取率为种子重量的13.88%。用50%乙醇水溶液将提取物配成系列浓度的试剂浸泡新鲜桑叶分别对家蚕进行喂毒试验。结果发现,其急性毒性表现为胃毒作用;用浓度为5mg/ml、1mg/ml的试剂浸泡桑叶试验时,家蚕在36h的死亡率达到100%。实验还显示试虫对含有豆薯种子的乙醇提取物的叶片的取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在急诊及住院的抢救病人中,急性中毒者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为多,特别是乡、区级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常危及病人生命,现将救治过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吴静 《内江科技》2000,(2):27-28
一、新鲜蔬莱的识别方法 蔬菜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蔬菜,其新鲜程度的识别也各有不同。主要的两大类蔬菜的新鲜识别方法是:  相似文献   

19.
有机磷农药是指有机磷酸酪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公共卫生事业,作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或脱叶剂。由于具有杀虫效力高、分解快的待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已有百余种。根据毒性大小,可将有机磷农药划分为高毒、中毒、低毒三类,其中,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茶叶、果树、中药材,不准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及人、畜皮肤病。  相似文献   

20.
时连根 《科技通报》1999,15(6):414-417
研究了显微镜检出蚕微子病的时期与微孢子虫感染剂量、感染蚕龄和所取样本的关系。结果表明,蚁蚕和2龄起蚕感染高课题微孢子虫时,能在当龄镜检出孢子,感染低课题微孢子虫时,可在次龄或以后镜检出孢子。从感染蚕中肠、烘便和蚕整体中镜检出孢子的时期,随微孢子虫感染课题增大和感染蚕龄降低而提早,并且镜检出的时期从先到后分别为病蚕中肠、病蚕整体与病蚕粪便。本试验结果对于当前蚕微子病防治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