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在父权制文化中,压迫女性和压迫自然之间存在重要联系。在《菊花》中,美国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就以伊莉莎的菊花情结的演绎为主线,阐释了伊莉莎与菊花的关系,表达了他对妇女和自然双重困境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A2):16-17
《菊花》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本文着重阐析了小说主人公伊莉莎·阿兰及其种植的菊花的共同之处,旨在更深刻地理解菊花隐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在父权制文化中,压迫女性和压迫自然之间存在重要联系.在《菊花》中,美国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就以伊莉莎的菊花情结的演绎为主线,阐释了伊莉莎与菊花的关系,表达了他对妇女和自然双重困境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路 这个关于菊花的教学设计,主要通过在邀菊中请菊花仙子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菊花;在赏菊中初步观察菊花、认识菊花;在品菊中抓住菊花的特点去了解菊花;在话菊中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菊花,在赞菊中通过课前搜集的咏菊的诗句来赞美菊花,并作成礼物送给菊花仙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对菊花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升华;在画、写菊中通过对菊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之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菊花开     
秋天来了菊花开,凉风吹来菊花开,各种颜色菊花开,你也爱,我也爱,大家都爱菊花开。菊花开  相似文献   

6.
竹板打,走上台,我们三个说起来。今天说点什么呀,说说咱们的菊花展。好!说菊花,赞菊花,赏菊花,咱们就把菊花夸!甲:说菊花,赞菊花菊花开在秋天里,百花谢,万叶黄,只有菊花绽笑脸。乙:说菊花,赏菊花,菊花的颜色真美丽,红橙黄,紫白绿,五颜六色数不清。丙:说菊花,赞菊花,菊花的形状多又奇,大如碗,小如星,宽如带,细如丝……甲:说菊花,赏菊花,菊花的品种谁能比,帅旗、墨菊、金牡丹,光辉、绿云、君子玉,长生乐,苍龙爪,凌波仙子紫如玉。乙:说菊花,赞菊花,菊花的全身都是宝,可做菜,可入药,净空气,美环境,我…  相似文献   

7.
活动设想 秋冬时节,寒气逼人,但菊花却傲霜怒放,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给校园带来了无穷的生命力,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同学们对菊花津津乐道,不仅被菊花的外形美深深吸引,更被菊花不畏严寒的精神所打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菊花的文化,我们在五年级开展了以竞选“菊花小博士团队”为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是父权制世界对妇女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以伊莉莎的菊花情节演绎为线索,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和精神追求,表达了作者对妇女和自然命运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周雪霏 《语文知识》2006,(10):11-11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开始栽种菊花了。菊花见于典籍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就有“鸿雁来宾……鞠有黄华”的记载。历代文人都有吟咏菊花的作品流传至今,菊花早已成为中国古代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并被赋予多种象征意义。具体来说。菊花的象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菊花》是美国小说家斯坦贝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菊花为主题,讲述了女主人公伊莉莎为摆脱束缚、追求自由而发生的一些故事。作者通过细致丰富的环境描写、生动的人物刻画和象征的写作手法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孤独的伊莉莎。  相似文献   

11.
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理论话语,它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性和紧密联系,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等同于人类对自然的压迫。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菊花》中"菊花"这一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便可揭示小说中自然(菊花)与女性的同一性以及作家对女性和自然的生态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杨兰琴 《河北教育》2005,(22):46-47
老舍夫人胡絮青女士一生爱花,最喜欢的就是菊花,她喜欢画花,画得最多的自然还是菊花。胡老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赏花了。她欣赏菊花花姿清丽高雅,不畏寒霜昂首怒放,更看重菊花总是以大家风度美对人生的风骨。  相似文献   

13.
菊花,在中国传统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朴素、淡雅、高洁.深得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的喜爱.自古以来,以菊花为题材的诗歌“争奇斗艳”,成为中国化的一道夺目的风景。菊花,又是南通的市花,是我校所存地——曲塘的镇花。一年一度的菊花展至今已办了20余届,每当深秋时节.学校便淹没在菊花的海洋中。为了引导小学生深层次地欣赏菊花,  相似文献   

14.
生态女权主义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性和紧密联系,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等同于人类对自然的压迫。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通过《菊花》一文,以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女主人公伊莉莎的菊花情结展示了自然和女性的认同性;同时,通过男主人公亨利和赶车补锅人对菊花和伊莉莎的态度,揭示了在男性统治的世界里,自然和女性所遭受的歧视和压迫,以此来呼吁人们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我听了一位教师所执教的网络环境下的习作课《校园里的菊花》。这位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他自己做的“走进菊花的世界”这个专题网站,不仅有大量的文字资料,还有展示各种菊花的精美图片。上课伊始,学生纷纷展示自己课外在校园观察的成果,有的描述了菊花的形状,有的介绍菊花生长的环境。学生们甚至发现,种菊花的盆是瓦制的,很是粗糙,泥土也是跟田野里的一样,没什么特别,但学生透过花盆与泥土的细微处看到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接着,教师带着学生浏览专题网站“走进菊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话菊     
菊花产于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菊花不仅千姿百态,清香四溢,而且做霜挺立,凌寒盛升。古代诗人常把菊花喻作有骨气的人和不挠精神的象征。“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这是伟大诗人陶渊明颂菊的诗词。菊花还是全世界的名贵花卉之菊花是多生宿根草本花卉,品种繁多,主要有单瓣型、卷形型、舞环型、龙爪型、毛刺型等20余种。菊花性喜凉爽,耐霜寒,属短日照植物,日照数在12小时以下才可现合。菊花的繁殖方法很多,可以播种,嫁接,分株或杯插;菊花的管理主要是浇水,施肥,中耕,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菊花若…  相似文献   

17.
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不仅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的文学艺术形象,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系列贵族青年男女自发组织的精神文化活动,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大观园内的几次诗社。在第三十八回的菊花社中,“潇湘妃子”林黛玉凭借《问菊》《咏菊》《菊梦》三首诗被公推为菊花诗魁。这三首诗不仅是林黛玉杰出诗才的突出反映,更融入她个人的幽微情感和隐曲心思。黛玉的形象气质与“菊花”意象的文化内涵关系密切,通过赞美菊花的生命、歌颂菊花的精神,反映出强烈的自我生命意识。诗中巧借陶渊明称许的“千古高风”,抒写了菊花“孤标傲世”的风骨节操。林黛玉菊花诗的创作过程符合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审美方式,反映了凝神静观、物我两忘的独特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18.
胡华芳 《英语辅导》2008,(4):141-144
《菊花》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它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本文从象征主义角度阐析了该小说从而使人物关系和其背后的深刻含义清晰明了,有助于对小说艺术性和深刻性的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19.
潘巧珍 《云南教育》2005,(28):25-26
教材简析:《看菊花》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3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三自然段讲大家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  相似文献   

20.
陶诗中的菊花意象大凡有三类。食菊,突出菊花的药用价值:防病保健,延年益寿;赏菊,强调菊花的观赏价值及其风骨:傲睨风霜,卓尔不群;赞菊,彰显菊花的精神价值:随性适意,心与自然泯一。纵览诗歌菊花意象之流变,可以揭示陶渊明诗歌菊花意象的意义:以菊喻人,以菊比德;无我之境,自成高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