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上篇介绍了提问的方式有开放式、闭合式、激将式和探讨式,现在再谈谈引导式提问。在采访理解力较差、思想迟钝的对象,或是年迈多病记忆力差的老人,采用引导式提问较适宜。这种提问方式又有两种做法:一是按照报道的要求,先提出一个引子,启发对方谈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二是先进行问候或闲聊,在交谈中抓住一个涉及报道的话题,再顺藤摸瓜,逐步引入正题。有个记者采访一位家庭主妇时采用这种提问获得成功。那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后,他深入北京的街道采访居民  相似文献   

2.
发现新闻之后,什么时候进行采访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这是记者和通讯员从事新闻采访需要掌握好的一道“入门”工序,即采访时机。所谓采访时机,是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于采访活动的客观条件。不少记者和通讯员从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时机选好选准了,不仅为采访工作顺利展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采访工作的最大收获。反之,时机选择不当或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或通讯员在采访中经常要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当然,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谁还不会提问呢?然而,事情也并非这么简单,请看事实。1983年11月,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东京大田区石台中学采访时,有位记者向参加座谈的五位中学生问:“你们对中国有什么了解?”学生们面面相觑,无从回答。代表团团长安岗同志立刻把话接过去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上篇谈过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如何选择时机的问题,现在再来说说人物报道的采访该怎样选择时机。一些记者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地说,采访人物报道选择对方认为方便的时机最好。如果记者(通讯员)不考虑对方的工作、生产、经营、科研、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情况,贸然闯去采访,除非有特殊的紧急采访任务之外,从采访时机来说是不适宜  相似文献   

5.
在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中,经常会出现记者不注重提问、不善于提问、不会提问的情况。随之带给媒体的遗憾是:电视画面亮点缺,广播节目精彩少。不要说奉献给受众满意的作品,有时连最初的采访也难进展下去。2004年夏秋之际,山西省一女青年寻短见跳了汾河,被一武警战士救起,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已经精疲力竭的武警战士:“这位好心的武警,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武警战士憋了一阵子后开口了:“我当时什么也没想。”——面对此情此景问话的记者首先脸红了:这么好的题材,这么有新闻价值的现场采访,当事人怎么就  相似文献   

6.
向采访对象询问,是记者获取写作素材必不可少的步骤。怎样询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其中是有很多学问的,不妨认为,这也是一门艺术。笔者研究作家和一些成功记者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探讨了有关询问艺术的种种方法,写出以下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挥”是个常用的动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它有两个义项:一是“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积极性,——炮兵的威力”;二是“把思想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题意,借题一—”。这是就其词义而言。从语法功能上来看,它在造句中经常做句子的谓语;做谓语时,前可加状语修饰限制,后可带宾语和补语,如:“我们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其中,“发挥”做谓语(主语是“我们”),“要”,“充分”在“发挥”之前,皆为状语;“出”、“优势”皆在“发挥”之后,前者为补语,后者为宾语。在某些情况下,“发挥”也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如:“威力的发挥要充分”,“我们要注意优势的发挥”,“发挥的意思要准确”。做主语和宾语时,其前可加定语修饰限制,如前两例中的“威力”和“优势”。在造句中,要正确地运用“发挥”一词,  相似文献   

8.
沙飞,我党我军最早的摄影记者,把全部身心献给党的事业作为聚焦点,为开创人民摄影事业拼搏一生。今天,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弘扬这种精神,使之发扬光大,以繁荣社主会义新闻事业。一、挎“黑匣子”的战士53年前,在反对日本侵略的八路军战士中,有一位肩不扛枪腰里却挎个“黑匣子”的战士,他说:“战士们用武器消灭敌人,而我们则是用照相机揭露日本强盗的滔天罪行,用真理教育鼓舞人民斗争前进。”这位战士挎的“黑匣子”便是照相  相似文献   

9.
某矿山举办通讯员学习班,张教授应邀讲授新闻心理学。老教授学富五车,广征博引,深入浅出,讲得妙趣横生。讲到得意处,他习惯地作一停顿,掏出亮闪闪的金怀表看一看,然后不慌不忙地揣进怀里,颇见学眷风度。突然,从外边闯进来两个人,一个抱住教授,另一个抢下教授的怀表,迅即逃出教室。通讯员们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纷纷跳起来要去追赶光天化日之下行窃的歹徒。张教授制止住大家,说:“不必追赶,但每人必须写一份目击报告。”原来,这一幕是教授故意导演的。大家虚惊一场。吁口气坐下写目击报告。  相似文献   

10.
骆飞 《军事记者》2007,(12):F0002
北疆多雪,"三九"尤甚。你若立于零下40℃的冰天雪地之中,便会情不自禁想起那句著名的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其实,最俏的是咱军人,就像这幅《北疆卫士》中的战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种种原因,报刊中有时出现差错,似不足为奇。但及时纠正,则是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态度。如何纠正差错为“佳”?请看下面几例:“本报4月29日二版《让黄桂稠酒四处飘香》一文中:“1936年,宋庆龄、郭沫若来两安考察”应为1956年。”(5月14日西安晚报二版)  相似文献   

12.
对新华社的通稿经过“据”后见报,这是报社编辑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使容量大小不等、读者对象不同的报纸,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采用国家通讯社的电讯稿。然而,这“据”中很有学问。在高明的编辑笔下,经过“据”,电讯稿便去芜存精,变得短小精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可在另一类编辑手中,则有可能“据”掉了电讯稿的“灵魂”,让人读后不得要领,瞠目结舌!请看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13.
某家四开专业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看到诸多同行纷纷扩版改版,向“生活”靠拢,向百姓贴近,也想赶上此班车,借机扩大发行量。谁料,巨额投入过后,并未收到预期的回报,报社的日子比先前更不好过了。市场真是无情,优胜劣汰的法则恐怕不久就将使这家报纸面临痛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倘若有人问科学家:“您的科学成果哪里来?”英国细菌学家、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会这样回答你:“我的惟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说得更明确:“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隔行不隔理。观察对于从事新闻采写工作的记者、通讯员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好的新闻。一些名记者之所以能写出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想学才有问,有问才会有学问。你相信好问爱问会问,能问出学问来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个人的知识、阅历、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而集体和社会的力量却是无限的。尤其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接触领域包罗万象,不可能每一项内容都是熟知的,这就需要不耻下问,弄清楚搞明白后才能采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  相似文献   

17.
从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来说,写一条新闻总得有个“根据”或出处,表明报道的事实一有来源,二是新鲜的。否则,报道的事实缺乏“根据”或出处,既难突出新闻的“新”,甚而还会构不成“新闻”,同时又使读者感到新闻无来源,对它的可信性产生疑惑。因此,写作时应当努力交代出“新闻”产生的“根据”或出处,这便是新闻中的“由头”。可是,从报上常看到没有“新闻由头”的新闻。例如,今年2月3日《北京晚报》一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一条新闻就有这个问题。先看新闻的开头:“北京市工业企业全面推行以‘两保一挂’为  相似文献   

18.
“对话报道”,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中涌现出來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新事物。这种崭新的新闻式样一出现,为何就博得广大受众的欢迎? 我认真翻阅了报纸发表的对话报道,也观看了电视播放的对话录像,经过思考研究,认为它有以下特点: 一是平等待人,真诚坦率。对话双方完全处于平等地位,互相谈心,坦诚相见。1987年4月24日,刘吉与科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道,是因为这一事实能够“载”着记者想说明的问题、记者认为应该提出的呼吁、记者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奔向读者。如果把这些统称为记者想带给读者的“信息”的话,可以说,新闻事实作为载体,它能载的信息量越大,它的“新闻价值”就越高。我自称这一观点为“载体论”。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在一个人的五官中,眼睛最能“传神”的话,那么,在一张报纸的编排中,标题往往起着“报纸的眼睛”的作用。借“诗眼”作“题眼”诗词中的名句往往被誉为“诗眼”、“词眼”,如果把优美的诗词比作巧夺天工的织缎,那么名句则是诗篇织缎上璀璨的珍珠。许多记者、编辑高手给新闻、通讯拟题时,常到诗山词海中采擷秀丽辞句。《扬眉剑出鞘》、《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到长城非好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用诗词中的佳句制作的标题既贴切恰当,又凝炼精警,令人百读不厌,过目成诵,味之不已. 擷取诗词名句作标题可整句引用,可截用、嵌用,还可改动原句中的某一个词或词组,以准确表达不同的文章内容,不仅没有生吞活剥之陋,反而能出人意表,涉笔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