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克勤 《快乐阅读》2011,(12):177-177
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知道欣赏音乐是要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本真教育,是一种充分尊重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的教育,是对处于现代社会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期的学生的心灵呵护和人格塑造的教育。这里的"本",是回归教育的本源,这里的"真"是真实客观的"真"。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为保证本标准的实施,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我认为其中的"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正是音乐本真教育的基本理念所在。  相似文献   

3.
张雯昊 《考试周刊》2011,(72):223-224
器乐教学是以绝大多数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它作为音乐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音乐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议音乐教师要注重音乐学科的评价,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进行器乐的进修、学习。  相似文献   

4.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是积累灵感、催发情感。激发想象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有所教的知识学生学得来,会得快,他们的积极性才高,进而对这门学科才有兴趣。因此说,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的体验才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5.
音乐学科教育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以音乐构成的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和审美的教育。因此,必须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新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表达音乐的能力。如果要想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就必须对音乐作品所涉及的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这在无形中开阔了受教者的视野,扩大了其知识面。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要求开展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极其必要的。以审美为核心对中国音乐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辩证看待音乐与审美的关系,借助这一表象特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不足,提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多元化教学理念;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积极优化音乐审美教育方式,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彻底改善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为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是以音乐构成的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和审美教育的音乐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当前农村音乐教育中更应该有明确认识,农村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新形势下老师角色的转换;二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三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四是如何做好一名导演。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A0):17-18
进行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音乐也具有治愈与教育双重功能。学习音乐能够使学生放松心情,音乐对人的教育则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的思想素质的,是一种稳定且深远的影响。因此,音乐教学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需要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保证器乐教学的有效性则可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基于此,文章研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器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加强对当代学生音乐审美的熏陶。这就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指导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参与音乐生活、接受音乐熏陶、享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77):154-155
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性的音乐艺术,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集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新的定义。作为中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要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素养的培养,本文就中学音乐"合唱教学"展开研究,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核心思想,提升学生智力、德育、美育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对具体的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李敏 《教育》2014,(9):44
正学习习惯是长期训练养成的,是不易改变的学习定型性行为,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小学生可塑性大,习惯容易养成,因此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个性发展;要重视音乐实践;要鼓励音乐创造。低年级学生脱离幼儿园趣味教育时间较短,面临教育内容、方法的软转型,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习惯尚需进一步培养。通过探究,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孩子更好地学习音乐,不断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学生,让其人格、心智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以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作为一位音乐教师,要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宗旨,要对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刻的思考,以明确音乐欣赏课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欣赏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并且激励、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树立科学的崇高理想;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特征,感知  相似文献   

13.
黎燕 《华章》2011,(35)
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是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根本途径.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必须要改进音乐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音乐兴趣和音乐情感,以美育作为基本属性,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浸润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为了识谱和学唱歌曲,而是进行美育浸润,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美育浸润,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感受美、在歌曲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美等,以美育美,与美同行,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15.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大多以教授音乐知识为主,大多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美感的意识,没有很好地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而不是一种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单纯娱乐为目的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陈赛凤 《考试周刊》2014,(64):188-189
音乐是艺术中的一类,也是一种听觉艺术,它的基本理念要求是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音乐这个珍贵的内核——美,除了用美而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感染学生,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外,关键还要用音乐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音乐本身在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音乐课一定要有音乐,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音乐连接学生与作者、作品、老师的对话,让师生共同倾听感悟音乐,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17.
所谓愉快音乐教学法,其实就是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学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紧扣音乐核心,要深化德育与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小学音乐课的审美教育重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满腔热情走进新课程,发掘教育过程中的审美因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灵结构,构筑音乐与心灵的桥梁,促进音乐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与交融。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音乐教育的特征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育以情感支持为载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音乐的德育功能。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我们更加注重教育的创新,国家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职高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根据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接受高质量的专业培训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协调发展,培养新时代特色的职高人才。因此,在职高音乐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用音乐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通过音乐增强情感感知能力,提高学生情商。为了提高职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注重对音乐课堂的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课堂,以此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职高音乐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创设良好音乐情境课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