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师与读书     
当年若是有人问我“:文化人之中,什么人读书最少甚而不读书?”我会说“:至少包括教师。”有人会认为我的话自相矛盾。理由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教书必先读书,怎能将教师归在读书少或不读书那一类呢?我说的教师读书少或不读书,主要是指:教师除了必须去读所教科目的课本、教材以及该科目的参考书之外,几乎很少去读或根本不读与之“远缘”的“杂书”。举例说,理科教师中没有读过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史学读物、哲学常识的人大有人在。文科教师中连起码的科普读物也没有读过的人尤其多多。即使是文科教师本身,虽然向学生讲过语文课本中某些古…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06,(Z1)
不久前,南川市隆化一校开展了“全校读书日”活动,这是该校“书香飘飘伴我行”主题系列活动中的一项。活动日当天,全校师生不带任何课本,只带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到学校享受阅读三部曲: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文学名著、科幻读物、历史书刊、时文菁华等丛书成为队员们的精神大餐。他们有的根据兴趣分组,相聚而读;有的同桌共读,相互交流。辅导员们则以教研组为单位,阅读了《师道》、《演讲与口才》等杂志和《教育案例精选》、《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论著。师生们共同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沉醉在书香深处。  相似文献   

3.
吴玟 《家庭教育》2010,(9):38-39
男孩晓刚进入四年级以后,特别喜欢读课外书,而且读起来的速度飞快,一本厚厚的书一天就看完了。为此,妈妈给他买了很多书,还告诉他自己的书可以慢慢看。可是晓刚还是像赶车似的看得很快,有时只挑选书中自己关心的情节看。当然,晓刚有他自己的理由,作业那么多,根本没办法仔细读书,只能大致上浏览一下。有一次,妈妈问他:“你能给我讲讲看过的书吗?”晓刚拍拍脑袋说:“我看过就忘了!”学校举办“读书节”,老师让班里每个同学读一本好书,然后写一篇读后感。这天,晓刚回到家趴在写字台上苦思冥想,愁眉不展,竟然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相似文献   

4.
读书与读人     
读书和读人,是一个优秀教师一生的事业。太炎先生曾说:“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他的意思很明白,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看来,对读书人来说,除了读书本,还要读人生,读社会。书本和人生其实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这样的读书很容易变成死读书;忙碌的人生如果没有书本的温润,人的心地就会变得浮躁、狰狞。前人曾讥讽“刘项原来不读书”,虽然贵为帝王,但胸无点墨,刘邦是历代读书人从心底里最瞧不起的。还是黄庭坚说得生动:“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有人说读书人是社会的良心,这话其实是读书人自己对自己的过高评价,有很多人并不买读书人的账。不过,人总归要读点书,只有“书卷气”,才能让人远离“铜臭气”和“市侩气”。有一个问题已经争论很久了:读什么书,怎么读。我的主张是,读书不要划框框,定界限。兴之所至,随心所欲,想读什么就可以读什么。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搞专业研究的,即使教语文,也不意味着我们要成为语法专家或语言学专家,更不一定要成为作家。我自己的读书路数就是比较驳杂的。这种“杂”,对我大有好处,课堂上信手拈来的妙语,...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光在课外有读物,在课内也有读物呢!有一次,语文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语文主题丛书》,我好奇地看了看,呀!真吸引人!打算只看一分钟的我却看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我读出了李白的潇洒,苏轼的豪放,鲁迅的冷峻深邃,冰心的意切情长。我还从书中知道了许多名言,如冰心老人说的:“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6.
读书的悖论     
读书有成本,这就是读书所占用的时间。如果一本书既不能带给你乐趣,也不能带给你启发,那不如把读书占用的时间用于打牌。我不同意开卷有益的说法,有好多书是不用读的,因为白耗光阴,一无所获。可是哪些书值得读呢?读物的选择可是带有悖论的难题。你没有读,怎么知道这本书怎样呢?你要读过以后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可是你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又凭什么去决定读或不读这本书呢?克服悖论的办法有多种。比如说,选经典名著。所谓“经典名著”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好多人已经读过,读过以后觉得很值。比如说,看书评。书评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有人…  相似文献   

7.
一杯沧海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古人云:知书而达理。书不是一部交响乐,而只是一个音符,你看到了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你看到了落英缤纷,艳阳遍地。读书的人读的不是书,是人生:豆蔻年华,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尽管这句话出自名人之口,但是人们并不能一味地什么书都读。(西厢记)和(三国演义)都是中国文学名著,但中国民间却流传着一句俗话,“少不读(西厢),老不看(三国)”。这里面有个简单的道理:读书应有所选择。读书如交友,与一个好朋友相处,会使一个人的优点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潜移默化中改正缺点;若相交的是一个坏朋友,其结果恰好相反。书如友,书海浩瀚,鱼目和珍珠并存。选珍珠时误造了鱼目,可以重选;苦读书,偶有不慎,读了就会遗害终身。因此,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把语文教学的目的概括为“培养会读书的人”,我深以为是。古今中外凡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所建树的人,无不是一个会读书的人。所以培养“会读书的人”更应是以读写为学科核心的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会读书的人”,指的是有良好读书习惯和修养,能从书籍中汲取丰富营养的人。就是说他有着浓厚的读书兴趣、爱好,但又不是盲目的,他会选择读物也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他知道在广泛的阅览中,只把那些真正有用的书作为自己的阅读目标,而且能读出聪明智慧,不断充实自己。这正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所要求的。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不少学生恰恰是不会读书,首先是不知道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从启蒙认字开始就与读物结下不解之缘。不论小学、中学、大学或研究生、博士生 ,不论按图索骥地工作或创造性的劳动 ,不论为了事业或为了精神愉悦 ,几乎无不与读物有缘 ,一般说来 ,这缘份要维持到人生命的终点。读物包括识字卡片、各类文告、文件、书籍、报刊等 ,读物所提供的知识包罗万象 ,这便是这位“老师”的独特之处。为了叙述的方便 ,以下将读物以“书”概之。读书要具备“读”的能力。读书的能力、读书的方法虽然要从父辈或先生那里学来 ,却不会永远依赖。人们一当有了读书的能力、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后 ,书与读书人的关系便是直…  相似文献   

11.
这样读书     
在心情十分放松的情况下,和三五位朋友一起聊书,未尝不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在朋友口中,我会发现一些自己希望读到的书,再有目的地去借、去买、去寻觅,似乎就多了许多渴望的动力。同理,是爱读书的朋友,也可以从我这里获得。我们转着圈地收获。久而久之,从聊“读什么书”,演变成“不要读什么书”。至少“现在不要读什么书”,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书籍如云,不懂得放弃就不会得到最佳。慢慢地,在“读什么书”中,又有了“如何读什么书”的话题,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比如读小说和读论文,决不是一种读法。当然这个“读法”不仅指读书的姿态,重要的是读书的心境。闲适或紧张,轻松或深沉可大不一样。很快,先把书分成几类,又是一种读书方式。分类既不是按题材,也不是按体裁,而是按“读法”。“显读”是一类———这是从“显学”“隐学”之分调侃来的。被显读的是博得洛阳纸贵、媒体热炒的。不要追“显读”,就是不必随社会上一窝蜂地读什么书。但是也不必刻意追求“隐读”,因为有的书大家都不读自有道理。“孤读”和“佐读”是一类———就是读一本书和就一个话题读几本书。在享受读书中,“孤读”是初级阶段,“佐读”才小康。“佐读”可以就一个话题读几本相近的书,也可以读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老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但是我想,就是第二类又够了吗?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只是“偶尔读点书”也不免有些遗憾。曾经是“读书人”的教师,曾经由读书而为教师的人,  相似文献   

13.
这几篇日记选自一位二年级小朋友之手,她叫俞淳子,今年8岁。她除极少数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之外,已能独立用汉字作文,每篇300字左右。写人,能抓住特点;写事,能交代得一清二楚;状物能叙述得有条不紊,且基本做到文从字顺。这在同龄的孩子中,是不多见的。淳子的日记为啥能写得这么好? 先从她所处的环境说起。淳子的爸爸妈妈都是教师,她住宿在学校教工宿舍区,接触的都是文化人。校图书馆里也尽是书。耳濡目染,淳子从4岁起就爱上了书。不过,这时是要大人读给她听。上了幼儿园,学会了拼音,她就开始读纯拼音读物。5岁学汉字,就随着大人读幼儿读物,大人读一遍,她再读一遍,不知不觉识了许多字。6岁上一年级,自己能读书了。她一读起书来,就像入了迷似的:“吃饭时看,走路时看,躺在床上也看”,“有时能一连看上几个小时”。她读书  相似文献   

14.
一杯沧海     
《新作文》2006,(4)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古人云:知书而达理。书不是一部交响乐,而只是一个音符,你看到了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你看到了落英缤纷,艳阳遍地。读书的人读的不是书,是人生,豆蔻年华,读到的是多姿多彩;耄耋之年,读出的是豁然自足。看了无数本书,就有了无数种人生,就如同喝下了那杯水,才明白何为沧海。  相似文献   

15.
说“北”     
清朝有个作官的人叫刚毅,不学无术常闹笑话。一次,他读了川军呈送给皇上的军事奏折,说:“逐北,这一定是错了,送给皇上看,不是犯上么?”有人告诉他:“逐北,是追赶逃兵的意思。”刚毅一听更怒了:“逐北就是追赶逃兵的意思?这就更不通了,难道那  相似文献   

16.
<正>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  相似文献   

17.
与朋友们交流,听到许多关于读书的议论:有人说,在中国,那一群最应该读书的人,就最不读书;有人说,现在有许多“三本书”老师,意思是仅仅靠着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和一本教辅资料就可以对付老师的工作了.这些说法显然偏激,不过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教师阅读不多的事实.当然,我还看到有些读书不可谓不多的人,但他们对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问题、教育问题包括语文教学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简单、肤浅、片面,有时很极端、愤青.我常费解:不是说读书使人明智吗?怎么会是这样?  相似文献   

18.
[作文题][评说][例文]1.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读书生活,抒写读书情趣;可以总结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可以畅谈读书体会,感受读书快乐;可以对读物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也可以进入书中的精彩世界,与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对话,领悟人生的真谛。2.这里的“读书”指课外阅读,包括阅读电子读物和网上阅读。现在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学生读书太少,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没有像样地读过几本有质量的书。“读书”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一个话题,没有哪一个学生会无话可说;但是,又必须是多读书、会读…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在80余年的读书生涯中,把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精选、解言、知意、明理。这是一种有选择、有步骤、学以致用的读书方法。“精选”就是读书要有选择,要选些有价值的书读。读前要把书分类:即精读的书、泛读的书、翻阅的书。读书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系统地阅读,把有效的时间用在有用的地方。“解言”就是读书要弄懂文字、扫清文明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理解书的内容。“知意”就是读书不能只注意字面上的意思,还要看到字底的意思,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层含意。“明理”就是读书时仅仅弄通…  相似文献   

20.
我爱读书     
说到读书,有人会摇头:“读书苦啊!”是的,有时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用脑、用心,还要有毅力。可我觉得读书很有乐趣,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爱不释手。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舍不得花都攒起来买书了。在我的房间里摆放着两个书柜,那里面全都是书,从小小的、薄薄的连环画到大大的、厚厚的百科全书,应有尽有。曾经多少次抱着书不知不觉睡着了,也曾经多少次没跟小伙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