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生教学主要借鉴西方学院式写生观念,这样的教学理念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会忽视学生造型意识的培养.但是现代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的目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的基本前提是帮助学生树立造型意识,学生如果不能树立造型意识就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也掌握不了回话思维的特有规律.目前的现代工笔人...  相似文献   

2.
线描人物写生课程是高等美术院校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研究学习中国画的必经之路,又是提高学生绘画造型能力和艺术修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中国绘画对线的表现取自意象,这种方法的特点已成为将画者主观的意象表现与客观的人物造型相融合,从而实现艺术形象的再创作过程,为此线描人物写生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训练,而是一种主观意象的线条表现。  相似文献   

3.
临摹与写生是学习工笔花鸟的重点,然而在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工笔花鸟教学中,临摹教学仅为绘画技法的传承,写生教学缺乏正确的引导。针对这一现状,文章基于教学第一线与绘画学习的经验,引用"从古人入,从造物出"的论点对工笔花鸟教学进行了梳理,提出在临摹教学中理论与技法并重,写生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与艺术创作能力。上述路径有助于培养基于传统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工笔花鸟画家。  相似文献   

4.
指出工笔花鸟画教学的现状,阐述工笔花鸟画教学中临摹传统的重要性,论述写生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研究写生教学,笔者将同一教学内容"花卉写生"分别在一、三、五年级进行了写生教学尝试,以了解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写生能力,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小学生写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是当前中国画人物课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必要前提.要最终完成好人物画创作,必须在写生教学中强调创作意识的培养,而不至于将二者割裂.因此,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需在人物的精神气质的敏锐察觉与表现、画面的完整性、绘画语言的选择等诸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让学生锻炼了造型能力,另一方面,最终的作品以创作的方式呈现,必将极大地激励学生对工笔人物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论工笔花鸟画的意象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色彩是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国哲学思想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南齐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工笔花鸟画中所体现的“固有色”、“墨分五色”、“一色之中求变化”等为后世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代画家为寻求全新绘画风格,促使了传统绘画设色观念的更新与发展。色彩在20世纪已被誉为时代的标志。对意象色彩的探究,正是在以世界文化交融为背景,传承古代优秀文化,将艺术的发展引向多元化的格局,并为今后工笔花鸟画意象色彩的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浅谈工笔人物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笔人物画教学是一个从学习传统到为我所用再到个人语言与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和创作意味在写生中的融入,使写生课与创作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里面,进行色彩写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一环,通过给学生讲解色彩理论知识,进行适当色彩写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色彩写生的表现技巧及对色彩审美知觉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并通过色彩写生实践,掌握用颜色塑造形体、表达视觉审美意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意象”美学观念的形成最早是受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思想的基础,是中国思维艺术和艺术创作的主导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在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艺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在艺术领域交流的增多,使得绘画在造型上向多元化发展,意象造型便是其中之一的造型手法,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在与现代工笔人物画结合上,呈现出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独特特点.本文即从现代工笔画入手,对意象造型在现代工笔画当中的表现做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想通过对工笔花鸟画教学过程的临摹、写生、创作三个阶段的分析研究,让学生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学习规律、从实际出发,渐渐地提高学生学习工笔花鸟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宋词中的陶渊明意象宋词中有三种情况:直接用到陶渊明形象的本事意象、化用陶渊明诗文的话语意象和由陶渊明演生而采的文化意象,又可以分为归隐、饮酒、赏菊等三个主意象群。宋词中陶渊明意象的运用既与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有关.也与词体观念的演变有关。词人在用到陶渊明意象时,或单用,或合用,有继承,有改造,丰富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巫极 《文教资料》2011,(20):90-91
本文探讨了中国画白描花卉写生的教学方法,对白描花卉写生的观察与感悟、提炼与取舍、临摹与默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原始兴象、比德育象和审美意象。这三种意象既代表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的历时发展,也构成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方面的共时结构。《诗经》意象在艺术表现上可以划分为描述型、比喻型和象征型三大类。这三类意象鼎足而立,各自具有艺术表现的功能和特色,又密切配合,相辅助相成地建构出一篇篇富于艺术表现的力的诗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意象理论出发,将稼轩词意象分为自然山水之象和社会人事之象两个方面,认为作家在运用不同的意象形态以表达情感时,由于选择、处理、组合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分析了辛词将丰富的爱国情感融注于物象的高超表现形式,辛词的用典用事以及对山水之象的艺术处理,从情与物结合的不同方式探讨了辛词意象的组织结构和模糊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吴迎迎 《文教资料》2011,(35):90-91
现在普遍认为写生是画家以实物为对象来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是绘画学习的重要途径和实践活动。因而,为了更加有效地指导绘画活动,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生”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对中国传统绘画写生观做了简单的分析,并对绘画写生过程中独具特色的观察方式、造型观念、审美取向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小说注重意象营造,并且在营造意象时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绘画手法和西方现代电影时空转换(即蒙太奇)手法相结合。这种别具匠心的意象营造,增强了小说表现力和感染力,构成其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诗歌中一个重要的创作手段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怀。中英文诗歌在意象的作用、营造手法、选择意象之物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但由于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表述时所选择的意象之物又不尽相同。从诗话角度出发,通过对中英文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与中西美学的不同呈现出同一态势。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中“月”使用是很频繁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所指代的是具体的“月”意象.但意象也只是作为一个符号,指代更深层的意蕴.在中国文化土壤上产生的“月”意象,与中国民族之审美观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生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