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五、下一代万维网——语义网 大家知道,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或Web)是互联网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用户通过它可浏览互联网上所有的信息资源,但它并不是十分完美,万维网之后一语义网以被人们提上了日程。 1)“语义网”是怎样提出的? 1998年,“万维网之父”伯纳斯-李(TIM  相似文献   

2.
一、Internet的组成与功能Internet的组成Internet(因特网)也称为互连网,它由遍布全球的许多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而成,从而允许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被全球用户共享,组成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可能属于学校、企业、政府。团体等机构,但因特网不属于任何一个组织,不受任何组织的控制,它是一个独立的,合作的公共网络。国际上有许多机构对因特网的技术和标准等给出建议和咨询,例如W3C(WorldWideWebConsortium)等,他们对因特网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Internet技术起源于60年代末期美国军方研究的ARPA网,经过大…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或Web)是互联网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用户通过它可浏览互联网上所有的信息资源,但它并不是十分完美,万维网之后一语义网也被人们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语义网是设想中的下一代万维网。其基本思想是在网络信息的创作和发布中嵌入机器可理解的、代表某类知识的元数据,使计算机具备更强的能力去协作性地“理解”和处理现在仅仅是进行显示的数据。从信息组织的视角看,其最终目标是要将人类知识编织成一个巨大网络,并以机器处理的方式来实现它。也可以说,是要将现在的万维网改造成一个存取便捷的巨大知识空间,万维网的潜力因此被充分挖掘。知识经济时代,语义网的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语义网是设想中的下一代万维网。其基本思想是在网别言息的创作和发布中嵌入机器可理解的、代表某类知识的元数据,使计算机具备更强的能力去协作性地“理解”和处理现在仅仅是进行显示的数据。从信息组织的视角看,其最终目标是要将人类知识编织成一个巨大网络,并以机器处理的方式来实现它。也可以说,是要将现在的万维网改造成一个存取便捷的巨大知识空间,万维网的潜力因此被充分挖掘。知识经济时代,语义网的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80年代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很多关键性、基础性标准都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1983年,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发明了DNS(Domain Name System);1984年,美国国防部把TCP/IP协议确定为所有计算机网络的标准,为互联网的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基础;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为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做好了准备,之后www站点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Internet网及联机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nternet网及联机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对比分析都平平潘颖王然(中国矿业大学)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业大视野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互连网。Internet网上有大量的信息,其信息检索方便,获取速度快,信息的时效性强。而联机系统是一种用于存贮需...  相似文献   

8.
小资料     
Internet国际互联网指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由美国阿帕网 (ARPAnet)发展而成 ,主要采用TCP/IP协议。Intranet内联网、企业内部网这是使用因特网技术建立的可支持企事业内部业务处理和信息交流的综合网络信息系统 ,通常采用一定的安全措施与个事业外部的因特网用户隔离 ,对内部用户在信息使用的权限上也有严格的规定。历史文献的复制件在上个世纪 ,特别是前半叶 ,出版的书中 ,有时能见到所附的一些历史文献的复制件。这些复制件是按照真实文献仿造的 ,使用的是与历史文献相仿的纸张 ,其尺寸大小、…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境。所谓网络环境,狭义地说,是指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宽带、高速、广域型数字电信网络。这种网络通过网中设网,国际互联网可以覆盖一国数国乃至全球。广义地说,网络环境还包括电子网络的渗透、扩张而引起的国家信息政策、信息管理体制、信息系统组织、用户信息行为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综合起来考察,前者是指网络的物质实体,可称为网络的硬件。而后者是指网络的精神体,  相似文献   

10.
出版业与因特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它由美国阿帕网(ARPAnet)发展而成。因特网源于60年代美国国防部为了防备苏联意外的核打击,设计了四个分散的以网络相连的计算机指挥控制中心。这个网网相连的网络于1970~1980年扩展用于科研和教育,90年代用于商业。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互联网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把我们带入网络生活的时代.特别是近一年来,互联网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档案部门作为掌握着大量源生信息的文献传播机构,上网势在必行.档案信息上网,将使利用档案的人数成倍增长并大大地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资源汇聚地--INTERNET(国际互联网),它是一个没有地域限制,没有政府管理、没有法律约束的网络社会,实行完全开放的原则.而档案信息共享是有权限范围的共享,档案信息上网就必须考虑完全开放的INTERNET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刻,传播领域正发生着一场革命——一场由网络传播带来的革命。国际互联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势态迅猛地发展着,大有将全世界一“网”打尽之势。目前它已延伸到七大洲,连接全球6500万台计算机主机,130万个大小网络,网络用户超过7000万人。据IBM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将有1亿台计算机和上百万个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相连,  相似文献   

13.
在刚刚结束的国际互联网络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蒙特利尔会议上,我国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家、中科院研究员钱华林成功当选ICANN理事会理事,任期3年。据悉,这是中国专家第一次进入全球互联网最高决策机构的管理层。钱华林研究员的成功当选标志着中国在全球互联网业界中的地位显著提升。ICANN是国际互联网领域管理规则的权威组织,主要负责全球互联网的根域名服务器和域名体系、IP地址及互联网其它号码资源的分配管理和政策制订。ICANN的最高管理机构———理事会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18名代表组成,负责决定一些重大事项。ICA…  相似文献   

14.
因特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神奇的网络中之网络。它是借助于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全球信息传递的一种快捷的、有效的、方便的手段。其互连的基础是各种各样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系统和各种网络。它是一个资源共享的集合体,是人们对理想化通信模式的具体化,因特网构成了当今信息时代的基础框架,是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和原型。有人称今日中国是大步“网”前走,其言已非妄谈,随着四大互联网络(中国科学技术计算网CSTNet,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数字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概况出发,介绍了数字通信领域发展的三种网络技术,即同步传送模式(STM)、计算机互连网(IP网)、异步传输模式(ATM),以及这三种网络的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指出IP与ATM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将是ATM与IP融合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从龙源期刊网看网络出版运营商的运营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出版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特别是万维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出版形式,它不是传统出版的翻版,也不是传统出版物电子化的出版,我们必须应用互联网的规则与趋向来重组出版的生产流程、运行方式和赢利模式,使网络出版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竞争要求.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我国首家电视栏目走进国际互联网最近,开设在互联网瀛海威时空上的CCTV3.15网站访问人数达到5万多人次。它标志着我国首家电视栏目已成功地进入了国际互联网。“3.15特别行动”节目是今年11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正式在计算机互联网瀛海威时空上设立的网站。它将每期电视节目完整地输入网中,并设立法律知识专栏、国家质量抽查最新权威发布、3.15网上论坛、电子邮箱地址。全球任何网员都可通过联网计算机收看“3.15”节目,查阅所关心的各类消费知识,还能在网络上对自己关心的话题各抒己见。同时,该节目所有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8.
1946年2月15日,诞生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逐步从以计算为目的向信息管理等多领域发展。1969年诞生于美国的APPNET网,把位于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络,实现计算机之间通信,使得处于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户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成为现实,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各个层面受到了深刻的影响,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作为上层…  相似文献   

19.
网格:Internet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Internet信息技术的三次浪潮 从上世纪 60年代末开始研究计算机分组交换技术到今天, Internet已经走过两代历程,掀起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 20世纪 70年代至 80年代,主要的成就是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 TCP/IP协议连接起来,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联通,也称为互联网,主要的应用是 E mail.第二次浪潮是 20世纪 90年代,主要成就是把成千上万个网站上的网页连接起来,即万维网 (World Wide Web),主要的应用是 Web信息浏览以及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目前掀起的第三次浪潮称为网格 (Great Globla Grid),其主要特点是不仅仅包括计算机和网页,而且包括各种信息资源,例如数据库,软件以及各种信息获取设备等,它们都连接成一个整体,整个网络如同一台巨大无比的计算机,向每个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这一次浪潮的本质特征就是万维网升华为网格.  相似文献   

20.
三网融合政策形势下传统广电媒体的新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福 《今传媒》2011,19(1):117-118
三网,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不是电信、互联网和广电网融合为物理上的一个网络,不是一个网络替代另一个网络,而是三张网在各自平台上分别实现不同业务的融合。三网融合使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相互渗透、互相兼容、整合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