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达夫的《书塾与学堂》首段中有两个病句:一句是“插画中画着一位年老背曲拿烟管带眼镜拖辫子的老先生坐在那里听学生背书,立在这先生前面背书的,也是一位拖着长辫的小后生”;另一句是“不晓为什么原因,这一课的故事,对我印象特别的深”。第一句中的“带”,今天应写作“戴”,这是用字的时代差距所致。这句的毛病出在“也”字上。句中的副词“也”表示强调。揣摩全句语意,可以看出,作者所要强调的决非“是一位”,而是“小后生”与“老先生”的唯一相似点——“拖着长辫”。因而,原句中的“也”字放错了位置,它不该放在“是一位”的前面,而应该后移至强调点(“拖着长辫”)的前面,即把“也是一位拖着长  相似文献   

2.
速读能力的实际培养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读句能力破除“啄字崩词”的一字一词阅读的习惯,培养一眼扫一句的能力。扫一般单句时抓住句子的主干“主谓宾”;扫复杂单句时把各种短语看做一整块,抓住“把”字、“被”字、使令动词和连动谓语;扫复指句时难点在称代复指,抓住代词所代部分的掌握;扫复句时抓关联词带主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天山景物记》,在八一年再版时对原文作了一些修改。例如,有一处七九年版原文是:“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八一年版把“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次序调换了一下。这一改,改得好,使上下的文字叙  相似文献   

4.
高中各册语文课本中,一些字的写法,一些词的用法,不很统一,其中有些是写错的,有些是用错的,现摘编如下: (一)戴——带 ①插画中画着一位年老背曲拿烟管带眼镜拖辫子的老先生坐在那里听学生背书……(高中五册《书塾与学堂》) ②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高中一册《装在套子里的人》) “戴”是把东西加在头、面、臂、胸、手上,“带”是携带或捎带,两者词义有别,不能通用。例①的“带”用错,例②用“戴”正确。  相似文献   

5.
(一)课本的修前情况:修订本—是根据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小语文第二册修订的,修订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政冶思想性,增加一些适合季节性的教材,以便更好地培养儿童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修订本暂供本期教第二册的民办小学使用。从原课本中删改的课文:(1)季节性较强的课文有燕子、种向日葵、五一节、收麦、打麦、苍蝇、西瓜皮等7课;(2)缺乏政冶思想性的课文有小宝宝要睡觉,猴子戴草帽两课,有的课文仅个别地方作了修改,如“大红花”一课“妈妈从工厂回家来”一句改为“妈妈从社里开会回家来”,这样就更能结合农村儿童实际。“孵小鸡”一课“菊香拿小米喂它们”一句改为“菊香拿小虫喂它们”,就符合节约粮食的精神。此外课文中“张又新”改为张新华,白秋生改为“白庆生”,“和生”改“应生”、“秋生”改“田秋生”,“大生”改  相似文献   

6.
一、把生字返原回课文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为了方便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把课文中需要认的字抽出来编排在课本后面,也就是说这时生字已经离开了原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其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强调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7.
使用人教版的学校 ,今年毕业班的语文使用的是大修订教科书。大修订语文教科书在具体的做法上 ,更新了课文 ,调整了重点训练项目 ,改变了课文类型 ,改写了“思考·练习” ,把“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 ,删除了拼音、字、词、句、修、逻等单项练习 ,以“读读背背”的形式增加了传统优秀文化的积累 ,口语交际、习作也重新调整。大修订后的语文教科书更加符合修订版大纲 ,更加接近课程标准的精神 ,更加突出语文育人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学生反映的多元性 ;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学习语文的实践性 ;三…  相似文献   

8.
改错了诗     
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有一次看到南方一位诗人写的诗中有这么两句:“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不禁失声大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呢?黄犬又怎么能卧到花心里去呢?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他自以为改得恰到好处,实际上却是改得大错特错。原来,这个诗人的家乡有一种叫“明月”的小  相似文献   

9.
一、第三册课文《〈梦溪笔谈〉二则》后,节选《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的一段文字,设置了一道练习题。但课本引文中部分文字和标点历年均不尽一致,兹引如下:①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1984年第1版)②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1988年版)③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炱以为墨(1990年版,91、92年印本)④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炱以为墨(1990年版,93年印本)以上②、③、④句文字上与原文有出入。例②、例③断句有误,把句子“点破”了。从文意看,“扫其煤以为墨”是作者在“疑其烟可  相似文献   

10.
最新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07年9月第2版)把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纪伯伦《浪之歌》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改为了“可是,我在恋爱呀!而爱情的脾气是不喜欢睡眠的”。窃以为改得不恰当。  相似文献   

11.
游戏目的:此游戏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知识,并进一步理解两种句式的相互转换。小组划分:不论参加人数多少,可按四人(分别用甲、乙、丙、丁表示)一组划分成多组分别进行游戏。如有剩余学生可聘请做“评委”。游戏方法:第一轮,首先由“甲”说第一起句,要求是可以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句子,例如,小林扫地。接着由“乙”将起句改为“把字句”,即“小林把地扫了”。然后,由“丙”把句子改为“被字句”,即“地被小林扫了”。最后,由“丁”根据各人所说的句子给予记分(。句子说得对而且快的,记“优秀”;说得虽对,但速…  相似文献   

12.
《师说》中有两处“者”字:一处为“古之学者必有师”,课文将“者”字注释为“求学的人”,但对于“者”字的词性未加说明。另一处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课文注释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对照翻译与原文可以发现,其中的“者”字没有翻译出来,而是在全句注释后面补充注释“者,助词,用在主语后表示判断”。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文言学习中,一般都将“者”字理解为语气词或助词,起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是“带”还是“戴”?湖南岳阳邹武佑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四课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风来啦!雨来啦!姐姐带着斗笠来啦!”一句中的“带”字,有的学生说是别字,应改为“戴”字,老师粗略地看了一下,就肯定了学生。理由是:文章描写了三幅风雨图。“...  相似文献   

14.
(一) 薇洁最近霉得要命,“发霉”的那种霉倒还可以应付,问题是她属于“倒霉”的那种。大霉没有,小霉不断。比如说:走过学生公寓,从上面飞下来—件不明物体,十有八九砸在薇洁身上;钱包一直处于有与无的边缘。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说抽背课文。薇洁的头只差没碰到课桌了,心理直祈祷:上帝啊菩萨啊!你们大慈大悲放过我吧!可惜上帝菩萨不吃薇洁这套,语文老师低沉的一声差点把薇洁吓死:“薇洁,你背。”薇洁紧张得差点昏过去。刚背一句。《赤璧赋》……”便一直“fu”不下去了。当老师尖锐的目光像扫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九义教材《少年闰土》一文是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节选下来的。课文写景优美,场面生动,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但我认为文中“项带银圈”中“带”字的用法值得商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带”作动词时,有以下几个义项:①随身拿着;携带。②捎带着做某事。③呈现;含有。④连着;附带。⑤引导;领。⑥带动,使动起来;引导。可以看出,“项带银圈”中“带”没有这几个义项。如果确要定为“随身拿着”或是“携带”的话,那么为什么用“戴项链”而不用“带项链”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戴”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兰芝离开焦家前的打扮的姿态的一段里,有“腰若流纨素”一句。对于这一句,课本是这样注释的:“腰束纨素的带子,光彩像水流一样晃动。”我认为这一注释不妥。“腰”应是腰身,而不是腰佩的带子。其理由如下:1.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腰”,喻体是“流纨素”。把“纨素”做本体,把“流”做喻体,就把这个比喻的结构搞乱了,把它的本意给歪曲了。2.本句与下句“耳著明月”是一组对偶句,下句的主语“耳”是人体的一部分,那么上句的“腰”也应是人体的一部分,而不是服饰,这样才能对应起来。3.这一句前面是写服饰的,但这一句后面…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94页方框中陶潜诗“带月荷锄归”一句,“带”为“戴”之误。“带”应为“戴”$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相似文献   

18.
比喻的缺陷     
法国人有这样一句名言 :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 ,这话很有道理。如“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一句中 ,把祖国比作花园 ,但花园毕竟太小 ,无法容纳高山大川、森林草原、城市乡村。这样 ,本体与喻体之间说不上非常相似 ,其缺陷性显而易见任何喻体都不可能完全等同于本体 ,喻体与本体的差异性导致了比喻的缺陷性 ,但并不影响比喻修辞的积极性 ,因为以喻体作形象依托来表现本体 ,往往取它与本体相融的一方面即可。上句中就是选取了祖国与花园都很美的相似点。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将“春风”喻为“剪刀” ,写出了春风催生万物的特点 ,也体现出比喻的…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鸬鹚》有一句:“··渔人只要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鸬鹚》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写的,原文中那一句为:“··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该文选入1987年小学《语文》第九册时,并没有将“忽然”改为“只要”;而现在改成了“只要”,改出了毛病。课文中所写的,是作者亲眼看到的景象,而不是想像出来的。事实上,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所叙述的渔人驱赶鸬鹚下水、鸬鹚捕鱼的情景、渔人的忙碌、渔人停止捕鱼后喂鸬鹚吃…  相似文献   

20.
屈凡超 《学语文》2004,(6):48-48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四册),课文注释把文章第二节中“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一句,译作“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笔者认为是错误的,错在把原文的意思弄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