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难以区别的兼语句与连动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组的。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共同陈述主语的。兼语  相似文献   

2.
谈谈兼语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动词谓语句。根据句子中第一个动词的含义,可将兼语句分为七种类型,兼语句在结构上也有其特点,它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很相似,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汉语兼语式与英语复合宾语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兼语式与英语复合宾语句进行了比较:两种句式中的动词;汉语兼语式中的兼语与英语复合宾语句中的宾语;汉语中兼语的谓语与英语中宾语的补语。  相似文献   

4.
谈谈使动句     
使动句就是主语支配和影响宾语,使宾语发出了某种动作或产生了某种情况和变化。使动句有两种句型:一种是活用其他词类为使动词,作句子的谓语,后带宾语,构成“主||谓+宾”的格式;另一种是用使动词作第一个谓语,带兼语,后边是第二个谓语,构成“主||谓_(1)+兼+谓_(2)”的兼语式。这两种句式古今汉语中都有,不过古代汉语的使动句以前一种句式为主,现代汉语的使动句以后一种兼语式为主。现将两种句式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5.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做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以张爱玲小说《十八春》中的兼语句为语料,从V1的语义特点、N2的语义特点、V1和V2的语义关系三个方面,对兼语句做了简要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法结构,它既具有连动句式的特点(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又具有兼语句式的特点(其谓语部分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这种句式实际上是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合用,笔者姑且把它称为“连动兼语句”.例如:  相似文献   

7.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构成的.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的特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连用且共同陈述同一主语.有着密切联系的兼语句和连谓旬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区分.但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兼语句与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连谓句即“有无”类兼语句和连谓句就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相似文献   

8.
兼语式两题     
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部分的句子叫兼语式。在兼语式中,几个谓语之间的意义关系也相当复杂,这主要是由第一个谓语动词的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首先梳理了汉语连动句的句式分类,然后结合语料库归纳总结了汉语连动句的英译方案.研究发现,若句子的动词项较少且动词之间没有过多的修饰词,连动句可以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句,也可以摆脱汉语连动句的句子结构,只选取一个动词作句子谓语,尤其是包含多个动词的连动句,可以使用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从句等形式来完成动词的转换,从而使译句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此外,还可以适当地进行省略或动词语序的调整,以保证句子逻辑缜密和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两个相似的动宾结构,即英语的“动词+复合宾语”和汉语的“兼语式”。在句子中,它们的句法结构为:“动词的施事/A+动词/B+受事/C+受事的述说部分/D”。其词语结构形式为:“体词_1+谓词_1+体词_2+谓词_2①”。在英语里,C+D 叫做复合宾语(complex object),C 叫做宾语,D 叫做宾语补足语(object complement)。汉语里,则把 B+C+D 叫做兼语式,其中 B 叫做谓语(动词),C 叫做兼语,D 叫做兼语的述说部分。英语的  相似文献   

11.
《三国史记》是王氏高丽大臣金富轼在1145年以古汉语写成的关于新罗、高句丽、百济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古汉语语法现象,可从古汉语的角度对这些语法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三国史记》古汉语中的谓语类型主要包括名词用作谓语、形容词用作谓语、数词用作谓语、副词用作谓语、连动句式、兼语句式、谓语省略等等,例句比较丰富,将这些谓语类型与现代英语对应表述,可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种语言语法现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可为古汉语英译及古汉语和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割裂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压制。在英汉两种语言句式差异的辨析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汉语句式具有惜"主"如金,多用人称,较少物称的特质;英语句式具有主语必不可少,SV搭配统领全句的特质。而英汉句式尤其是主语的规律及特征,是由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译英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主语非常重要。因为英语和汉语在许多方面是相当不同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句子结构。英语结构是紧凑的,而汉语结构是简洁、明晰的。创建一个合适的英语主语是整个句子结构翻译中最重要的任务,因为英语主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份。比较了中文句子结构和英文句子结构之间的差异以及汉语主语和英语主语之间的不同,并且阐述了汉译英中主语选择的原则以及各种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笔者通过英汉对比的方式来充分揭示英汉句法的差异.以找出学生作文中的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从而针对这一现象,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减少负迁移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子结构不同,其话题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其话题常常隐藏在句子的其他成分中;而汉语则是注重话题的语言,话题常常置于句首。因此在汉英翻译实践中需要对话题进行适当转换以符合其含义和表达习惯。本文作者试图用实例来分析汉英翻译中的话题转换,其目的就是帮助英语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6.
从英语写作的句子层面,通过对比、阐释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组合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汉式英语句的错误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在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学生对英语句式的了解和组句能力的训练,从"遣词造句"入手,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中西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英语注重形合,比较突出主语,因而英语中的绝大部分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注重意合,突出陈述的主题内容而非主语本身。正因如此",无主句"成为汉语的语言特色之一。依据主语的可寻性程度和隐藏性程度,"无主句"这一特殊语言现象又可分为相对无主句和绝对无主句。对于不同类型的汉语无主句,英译过程中需要区别对待,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从大量的实例着手,比较了英汉两种比较结构的差异,指出英语比较结构在汉译时可以转换成汉语的其它句式,从而使译文通顺、准确、流畅。  相似文献   

19.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体现又影响着语言。思维方式制约句子结构,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汉英语的句式表达有很大不同。本文主要比较中西思维方式之差别,从思维方式上找出导致汉英句式结构及表达差异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句子强调主谓关系,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句子常以主题-述题的结构出现。在汉译英时译者应充分了解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可尝试以下四种方法:使用被动结构、使用therebe结构、添加主语及更换主语,将汉语主题结构译成符合英语句法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