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旭东 《辅导员》2009,(18):I0009-I0009
“砰——”一声巨响,震动京师,也震乱了净水村,更是震醒了山东以东威海卫的男人们。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简直是比喻之城。该书创制的比喻,多达七八百条,有些“条”里又包含好几“个”比喻,而且大多数比喻幽默机智,出神入化。《围城》倾倒众生,连批评和攻击也令人叫绝:“《围城》是一幅有美皆臻、无美不备的春宫图,是一剂外包糖衣、内含毒素的滋阴补肾丸……钱钟书是穿了裙子的男人。”  相似文献   

3.
幽默     
《教师博览》2011,(4):33-33
赶送新衣一个男人手拿纸盒在路上狂奔,恰巧被一个警察遇上。警察怀疑他偷了什么东西,于是就上前把他拦住:“站住!盒子里是什么东西?”男人一惊.忙回答道:“是一套时装。”警察:“哪里来的?”男人:“时装店刚买的。”警察:“到哪里去?”男人:“回家给我老婆。”警察:“为什么狂奔?”男人:“迟了恐怕她义要嫌式样过时了。”  相似文献   

4.
“怎么可以堕落成一个已婚男人呢?”一立坚持独身且学哲学的朋友说。譬如当你要看书时,老婆要你扫地;当你要伏案时,老婆要你买菜。这如何消受得了!朋友举例说。这与“红袖不能添香反倒添乱”的反名土说法颇为一致。如果把“堕落”理解为柴米油盐孩子老婆的牵绊与俗累,是—种生活的陷溺,而失掉了悠悠洒脱的自在日子,这说法确也道出了一些事实真相。捌门不好说婚姻家庭是一座围城什么的,那太哲学。但有几句话说得倒近乎情理:婚姻是一场博彩,女人押上了爱情,男人押上了自由。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其代表作《围城》被称为“新儒林外史”,也被称为“学者小说”,可见《围城》的文学价值是举足轻重的,是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的。《围城》不仅仅显示给我们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是怎样看待人生,同时也显示给我们怎样用所有作家都必须使用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爱情鸡尾酒     
慕容诗茵 《成长》2006,(6):76-77
一次在网上聊天。有人曾问我一个很隐私的问题:“如果有一个男人,他的婚外女人告诉他,她生了一个孩子是他的.她的目的是什么?”从女人的心理出发,一般来说,除了丈夫以外,女人是不会轻易为哪个男人生孩子的。因为女人为婚外的男人生孩子要付出除了身心以外更多的东西,除非这些东西她情愿付出,或者能得到她认为等价值的交换。所以我给那陌生人的回答很肯定:“或为钱,或为名。”可那人说:“那男人既无权也无钱更无名,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从《围城》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所言的“围城”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化的“围城”与西方现代化的“围城”,走出传统化的“围城”意味着钱钟书对中国化现代化的追求,打破西方现代化的“围城”暗示了钱钟书对现代性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的批判。钱钟书的围城就是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围城,走不出传统化围城但极力想走出传统化围城,每一个现代中国人都不得不面对了传统化与现代化的双重围城。  相似文献   

8.
高坂是小野寺的上级。“刚才来了一个自首的男人,说他杀了一个女人。”小野寺说着打开了文件夹。高坂的目光落到了小野寺手中的文件上,姓名一栏的“诸濑龙太”四个字跃入眼帘。“就是刚才在门口接待室那个系着红领带的男人吗?”“是啊。您也看到了吗?”  相似文献   

9.
“三八”妇女节到了,借此奉告女同志一句:警惕甜言蜜语。“小姐,你真漂亮。”一个男人漫不经心地说。“是吗?谢谢!”这位小姐立即喜上眉梢、容光焕发,而且真的以为漂亮起来。男人的一句甜言蜜语,成了抹在她脸上的美容霜。甜言蜜语是男人对女人最常用的一种礼仪表达方式。那么,男人为什么总是那么爱说甜言蜜语呢?最好的解释是:女人爱听。对于女人来说,你可以不送她玫瑰花,但必须说她长得很漂亮;你可以不给她钻戒,但必须说她打扮得很俏丽 ......男人的甜言蜜语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女人维持生命的第四种要素。一位诗人评…  相似文献   

10.
因为你     
烛光晚餐。桌两边,坐了男人和女人。“我喜欢你。”女人一边摆弄着手里的酒杯,一边淡淡地说着。“我有老婆。”男人摸着自己手上的戒指。“我不在乎,我只想知道,你的感觉。你,喜欢我吗?”男人抬起头,打量着对面的女人。24岁,年轻,有朝气,相当不错的年纪。白暂的皮肤,充满活力的身体,一双明亮的、会说话的眼睛。真是不错的女人啊!可惜……“如果你也喜欢我,我不介意做你的情人。”女人终于等不下去,追加了一句。“我爱我妻子。”男人坚定地回答。“你爱她?爱她什么?现在的她,应该已经年老色衰,见不得人了吧。否则,公司的晚宴,怎么从来不见你带她来……”女人还想继续,可接触到男人冷冷的目光后,打消了念头。静……  相似文献   

11.
蜕变与抗争──再谈《围城》主题李菀钱钟书《围城》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自1946年它连载于西谛(郑振铎)和李健吾合办的刊物《文艺复兴》亡时,其争论就开始人当时围统区文坛“呈现了极度沉寂的气象”,极少有新作问世,若有也大多是“一些中学生作文式的幼稚肤浅义字...  相似文献   

12.
想一夜     
在电视栏目工作的时候,有个女编导。我问她:“男人有一千万,给你一百万。或者男人有十万,给你十万。哪个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罗素悖论     
《中学生数理化》2007,(4):17-17
一天.萨维尔村的一个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4.
欧震先生“读者死了”的宣告声令人震动,但是从他对“读者之死”所进行的论证中,笔者却发现了两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真正读者”的内涵?欧震先生为“读者之死”所列出的几个死因是否可以成立?故而特向欧震先生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否犹如围城?里面的人觉得外面很精彩,外面的人觉得里面很神秘。西南石油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从“城内”走出“城外”,不久又从“城外”重新返回了“城内”,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6.
每次和学生家长交流,出于职业习惯,我总是脱口而出地问:“这次您的孩子考得怎样?”我自认为这样交谈是对孩子最好的关心。可有一次我再提这样的问题时,一位家长却不高兴地对我说“你应该问,你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快乐吗?”这位家长的话给了我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看到了这样一则笑话——神父问:“你是否愿意让这个男人成为你的丈夫,陪他喝三聚氰胺奶,吃注水肉、避孕鱼、皮鞋胶囊,直至永远?”新娘回答:“最毒妇人心,我愿意!”神父又问:“你是否愿意让这个女人成为你的妻子?为她买镉大米、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明胶老酸奶,直至永远?”  相似文献   

18.
脑力对对碰     
《科学启蒙》2011,(11):40-41
亲爱的同学们,“大博士”又和同学们相约在“脑力对对碰”啦!上期给大家留了两道题目,你们是否都解答出来了呢?“大博士”要揭晓答案咯,仔细对照一下,看看答对了没有?  相似文献   

19.
小说的眼睛     
<正>绘画有眼,诗有“诗眼”,戏有“戏眼”。小说呢?是否也有一个聚积着作品的全部精神,并可从中解开整个艺术堂奥的眼睛呢?我曾经找到过一个小说的眼睛,就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的伞。我在一次去北京的火车上遇到一对夫妻,由于女人比男人高出一头,受到车上人们的窃笑。但这对夫妻看上去却有种融融气息,使我骤然心动,产生了创作欲。  相似文献   

20.
小说《围城》利用了西方“流浪汉体”模式作为其小说叙事结构。“流浪汉体”给《围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开放空间”,让其主人公可以自由地从一个环境“跨越”到另一环境。这样的小说空间布局是很容易被赋予诗意的、浪漫的、不断开拓的特征。但《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的精神世界却在这一“开放空间”中不断“萎缩”。概因方鸿渐不过活动在一个貌似不断敝开的“开放空间”中,而当时整个中国的“开放空间”不过是大一点的“封闭空间”而已。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在《围城》这部小说中,所谓“开放空间”与“封闭空间”实际上是不断相互转换、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一对空间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