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CSC电子备课系统”(高中语文版)是一部面向教师的大型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设有通用资料库、专用资料库、课文讲读资料库、多媒体资料库等。这些涉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资料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为教师备课、上课、编写教案等提供全面帮助。笔者就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本系统进行备课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肖川 《宁夏教育》2006,(9):71-71
于永正:强调“隐性备课”、注重“备学生”、“备学法”。张化万:主张“系统备课、换位备课、多次备课、板块备课”。赵景瑞:通过点线面等多角度去钻研教材、用足教材。窦桂梅:关注预设和抓“题眼”。闫学:提倡对文本进行“立体式的解读、深式的解读、有宽度的解读、有创见的解读”进行备课。盛新凤: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依据进行立体备课林良富:强调通过与文本和学生对话进行创造性思维备课。刘可钦: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不同教学思路的追问,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夏青峰:关注“为何而学、学习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作为备课支点……每个名师的备课智慧,都体现了教者超乎寻常的功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沿用了几十年的教案模式和对教案的要求,已难以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难以适应新一轮课改的要求。“三栏式”备课对传统的教学过程做了大胆革新,将其细化,分为“三栏”,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三栏”式备课强调学生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  相似文献   

5.
用心灵备课     
好多教师都把备课片面地理解成“写教案”,这就是一种“悲哀”。我曾在“小学语文论坛”上读到过一篇文章《我不写教案》,作者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抄写教案”的一些弊端。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把“工具性”放在第一位,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6.
杨波 《吉林教育》2006,(5):38-39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但在具体的备课工作中,老师们往往忽略这一问题,只是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因为许多老师早已习惯了原来的一套备课方式,即从备教材出发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只要  相似文献   

7.
带着对集体备课难以割舍的情结.认真反思后,我校精心做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加减法”,大胆取舍,给集体备课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着力落实集体备课的精神和要义.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使得许多学校的备课形式演变成计算机备课,教师们从网上下载课件、参考网上的教学设计等等。这样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使得学校内部教师们的教案、课件及其它的教学资料共享,学校教导处如何利用计算机对教案、课件进行有效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是实践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受教育者发挥潜在的素质,敢于探索敢于求异,敢于创新,从而增强自身能力。而我们初中语文课堂的创新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营造协作互助的氛围,达成资源共享的目标,强化优势互补的功效,我们学校精心做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加减  相似文献   

11.
反思一,教师备课,设计教案,往往多从教师“教”的层面考虑,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是否教得漂亮。而语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身是充满着变数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些“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在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备课就应该有所“创新”,决不能就教学内容简单的进行备课,必须备出“新意”、“备出创新的再生点来”.这样的备课才能启发、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下面我们结合教学实际,给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备课研究,供同志们在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曾经,我和很多语文教师的想法一样:这篇课文都教了好几遍了,还需要备课吗?即使偶尔重新备课,也是重复老教案,或从网上拷贝,或简单地写几个教学环节。现在,我已改变了这种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邓凯 《四川教育》2005,(12):21-21
对于教学预设,我一贯的主张是:情境不要太多,能引起学生注意就行;问题不要太多,能引发学生思考就行;点拨不要太多,能激发学生质疑就行;渲染不要太多,能促使学生体悟就行;活动不要太多,能彰显学生个性就行;评价不要太多,能保持学生信心就行;任务不要太多,能促进学生探索就行。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发展为本”,已经喊了多年,但是许多课堂还是“涛声依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一套备课方式,即从备教材出发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日的课堂上来,我认为,首先要从备课开始进行全面的转换。那么,面对新课程。我们该怎样备课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自然少不得课前精心准备。备课,就是上课之前教师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把备课等同于分析教材、编写教案,随着教育环境的变迁,语文教学在现代价值体系观照下,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表现为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作为教学起点的语文教师备课活动,呈现出将“预设”和“生成”整合于一体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很难见到“教后记”的踪影,但是近年来随着教学反思意识的萌芽,教后记已越来越多地走进教案中,成为许多学校规定的教案组成部分之一。从反思教学的角度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从对教后记的定位而言,将它作为教案的一部分则是不尽合理的。教案,顾名思义,可简单解释为“教学方案”。在应用文中,“方案”属于“计划”的范畴,具有预见性、超前性;而“教后记”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反思,不属于预见的、超前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课堂教学一般会按照教案中教学设计进行,但是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特别是那些既喧宾夺主、冲淡主题但又无法回避、合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但在具体的备课工作中,许多老师早已习惯了原来的一套备课方式,即从备教材出发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只要是新授课,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复习铺垫开始,检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不可否认,这一教学结构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日的课堂教学上来,就必须从备课开始进行全面的转变。为此,我们把改进备课的方法做为校本研究课题之一,组织全体教师一边备课,一边上课,一边研讨,结合具体课例,反思备课工作,总结出备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有效教学,首先取决于有效备课。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有许多青年教师为上好一堂语文课,常常浏览大量资料,参阅多堂名师范例及教案,经过精心整合、预设,形成了一份几乎无瑕疵的多页详案,但实际执教起来并不如设想中那样顺利,往往出现量大超时,环节仓促,顾此失彼,束缚手脚等现象,形成低效的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