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鸟是怎样搬家的?小马怎样学走路?学生提出的这些课本上没有答案的问题再也难不倒我们农村的老师了.我们每天都会根据远程教育卫星数据节目播出表作出合理安排,组织学生收看……"  相似文献   

2.
曾读过一篇题为<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忙>的短文,文章引起了笔者的共鸣,也令我想起了教师、学生、家长的生活状态:我们的教师很忙、学生很忙、家长也很忙,这是为什么?大家究竟都在"忙"些什么?这"忙"换来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状态吗?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同答的.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问,就是要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很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李博士的这些见解指出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给我们教师指出了教书育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学生的提问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解,我们随机抽取了三至六年级的184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1.学生非常喜欢提问题,有许多迫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并且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秋天草为什么会枯死?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2.学生提出了许多"十万个为什么"式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引导学生进入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活动,只有通过阅读的方法才能得到问题答案.  相似文献   

5.
刚经历了近年来油价最大幅度的一次上调,汽车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高油价也已经改变童汽车.我们不禁想象,汽车如果不姓"汽"还可以姓什么?宁看看下面的这些车,或许你能得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6.
《今日中学生》2005,(28):41-42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你被问及下面这些问题,你会怎样回答? 你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吗?你会在拾到钱包时想办法归还失主吗?你会为一只折翅的小鸟养伤,直到它重返蓝天吗?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同龄人,你会慷慨解囊吗?相信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为这些,是对我们善良的证明,是对我们道德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在高三复习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被老师讲过"千百次"之后,学生仍然"屡教不改".是学生故意不想学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教师的讲评如何才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那根"冰封"着的心弦,让其"敏感"起来呢?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微世界     
@随拍华师:作业遇到难题,抓耳挠腮也答不出怎么办?近日,号称"老师的克星"的微博@作业答案来了火了,他每晚义务帮学生转发100道作业,答案通常5-10分钟就会被各路"学霸"攻克。学生们说,有了"作业君",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此事同时也引发教师们反思:是什么令孩子不敢在作业上留白?  相似文献   

9.
一股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浪潮正在向我们涌来,它在更新教育的物质形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并提出种种新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教育?是什么导致了教育技术应用上的误区?信息技术的这些应用对学生和教师已经和将要带来什么影响?人在新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中究竟如何生存……存在的差异决定思维的差异,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人们与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人们,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我们以教育现代化为追求的思考与行动过程中,正是这些有差异的思维与答案,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对话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这里絮叨学习问题,但有一个前提还不清楚:我们究竟学什么?如果你拿这个问题来问大家,答案十有八九恐怕是:"学知识,学科学啊."在通常的意义上,这个答案当然是正确的,但如深究下去,就有太多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1.
智慧的金币     
敬超 《初中生》2006,(16):39
生在犹太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被他们的母亲们要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孩子们小,不懂事,天真无知,自然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因为没有钱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也有孩子说要带着家中价值连城的钻石出逃,有了它,还愁什么?可这些显然不是母亲们所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被问及下面这些问题,你会怎样回答?你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吗?你会在拾到钱包时想办法归还失主吗?你会为一只折翅的小鸟养伤,直到它重返蓝天吗?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同龄人,你会慷慨解囊吗?相信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为这些,是对我们善良的证明,是对我们道德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过去总是认为在学生面前,老师应该是无所不知、知识权威的代表者,在课堂上,即使偶尔遇到自己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也会用诸如"这个问题我想留给在座的同学们,我们等下一节课再来回答"这样的方式顾全自己的面子,课后再拼命翻书找答案.孔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以博学著称的孔子尚且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根本在于勤学好问,虚心求索,那我们这些平凡人为何偏偏去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全知全能的人呢?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被问及下面这些问题,你会怎样回答?你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吗?你会在拾到钱包时想办法归还失主吗?你会为一只折翅的小鸟养伤,直到它重返蓝天吗?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同龄人,你会慷慨解囊吗?相信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为这些,是对我们善良的证明,是对我们道德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张晴 《辅导员》2011,(11):37
我们这些小记者得到要去可口可乐公司参观的消息,都很高兴。在车上,老师发了一张纸给我们,我一看,原来是让我们写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我一口气写了4个问题:1、可口可乐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2、制造出一瓶可口可乐需要多少时间?3、可口可乐一天可以喝多少?4、可口可乐是谁发明的?我们到了可口可乐公司后,我的疑问都找到答案了,你能找到答案吗?  相似文献   

16.
吴友智 《中国德育》2007,(12):47-48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教育学老师问我们:"上课时,假如有学生突然问你所不知道的问题,你怎么办?"我们这些"准老师"无言以对,都觉得这实在是有伤师者尊严的难题。如果对学生说:"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那么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从何谈起?于是老师传授我们两个经典的教例。一位老师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我们课内暂不讨论,下课后我们单独对这个问题探讨一番。"下课后,教师去查阅资料,然后回复学生另一位老师则说:"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先请其他同学说说看?"转移回答对象,然后老师在学生众多答案中整理出一个得体的回答。我们都抚掌称妙,这两种方法既掩饰了老师的"无知",维护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  相似文献   

17.
关于"AA制",已有多篇文章论及,不过大都是探源性的,从多个角度讨论了"AA制"的来源问题.本文想进一步追问的是:AA制到底怎么个AA法?从语言学和辞书学角度说,AA制具体指什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请先看北京大学出版社《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Ⅱ)中的一个单选题: 平常三五同学合伙吃午饭,AA制. A.各付各的 B.轮流请客 C.费用均摊 正确答案会是什么呢?在课文后面的注释中有这样的解释——"AA制:指聚餐结账时各人平摊付款的方式."(第9页)显然,按照教材编者的原意,答案应该是C.可是,生活中也确有大家一起聚餐但结账时各付各的情况存在,此种情况也通常被冠之以"AA制".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古老的智力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1只,还有几只?”“最笨的”回答是:“打死1只,还有9只。”“最聪明的”,也被认为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是:“打死1只,就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它们都被吓跑了。”还有其他答案吗?在一次中学生头脑运动会上,各个参赛队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创造性的回答:1.还有1只死鸟挂在树上;2.还有9只,因为是用无声手枪击中的;3.还有2只,树上鸟窝里有2只不会飞的雏鸟;4.还有9只,在风雨交加的天气,枪声被掩盖了;5.还有1只,这只鸟是聋子;6.还有10只,因为它们受伤飞不起来了;……这些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个事例告诉我…  相似文献   

19.
"探究"是生物教学中常见的实验教学之一。如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呢?作者认为:(1)"实验组"的任务是通过实验告知我们探寻的答案,既然通过实验才能探寻答案,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知道答案的,这样才被称为"实验组",与之相对的则是"对照组"——即一般情况下我们知道结果的那一组。(2)通过实验目的判断:这种情况是针对探究问题的正反两面我们平时都没注意到的。(3)实验组指实验中进行探究的部分,对照组指实验中进行比较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徐志国 《家教世界》2014,(Z2):107-108
<正>儿童是谁?似乎我们每一位成人都能给出答案,答案当然也千差万别。当问到我们该如何看待儿童时,往往让我们这些自认为了解儿童的成人陷入沉思,无言以对!问题出在我们经常是看不见儿童的,我们不会去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说,做他们所做……即便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愿意跟着吗?近年来,在很多场合总会饶有兴趣地和幼儿老师们闲聊:我们教师在儿童成长的途中扮演着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