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辋川集》是研究王维诗歌“以禅入诗”艺术特色的重要作品,但对这一特点的认识是从宋末刘辰翁首次评点《辋川集》后才日益受到重视并使王维籍此获得“诗佛”的独特地位。王维习禅众人皆知,《辋川集》诞生后长时间内无人认识到它的独特风格,一个原因可能是《辋川集》没有得到及时的流传,更直接的原因在于《辋川集》自身的特点与唐代对五绝的特殊要求相矛盾。这证明一些文学作品的价值要历经漫长的解读过程才会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2.
《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王维身在朝廷却心存山野,亦官亦隐,纵情辋川山水寓情于诗文。这二十首诗语短情长,清幽空寂的诗境中包含着诗人特殊的情感心态,既有入世的惆怅迷惘,也有避世的幽寂孤独,还有忘世的潇洒愉悦。《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仕隐复杂情感心态交织的集中写照。  相似文献   

3.
谢敏强  滕韧 《中学文科》2007,(10):123-123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有“诗佛”之美誉。在《辋川集》中,王维将他的性格、心境和当时所处的特殊环境,综合地反映于20首五言绝句之中,赋予了这20首绝句强大的生命力。也体现出王维诗歌中处理情景关系的独特方式和方法,表达出典隋感经历的不同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辋川集》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之一,它所展现的,除了明显的禅宗思想、部分佛禅化的道家精神及其艺术趣尚外,儒家理义也犹如暗涌隐现其中。推而言之,王维对“三教”精神的兼容并蓄,促使中国传统的山水诗在其笔下获得了总结和提升;体现了盛唐诗人理想的精神面貌;也成就了王维“天下宗”的盛名。  相似文献   

5.
王维在《辋川集》中的诗作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多认为这组诗充满禅意,表现了王维悠游自在的生活,而缺少更深入的探讨。文章试图通过具体诗作的分析,并结合惘川庄的实际情况,以及当时的现实政治,说明悠游自在只是王维表面的生活状态,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表现了王维内心深处的担忧与恐惧。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诗歌的源泉、是诗歌创作的内在动力和表达对象。而诗歌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文化框架下的异语翻译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其情感的传达必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通过王维《辋川集》的个案研究,以情感传达方式为依据,对照3种译文考察译者策略的运用,来揭示原诗情感在异语传达过程中的演化。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诗歌的源泉、是诗歌创作的内在动力和表达对象。而诗歌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文化框架下的异语翻译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其情感的传达必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通过王维《辋川集》的个案研究,以情感传达方式为依据,对照3种译文考察译者策略的运用,来揭示原诗情感在异语传达过程中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潘仁炎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4):43-45,132
王维名作<辋川集>,描山绘水,空灵隽永,以其"短小轻便""诗中有画"的特色逐渐成为一种辋川格式,导致后来运用五绝组诗歌咏山水景物的作品大量产生.在众多的模仿者中,宋人苏轼"以文为诗",另辟蹊径,创作组诗<岐下诗>,体现了对<辋川集>的新交.王、苏二人不同的艺术趣味和人生经历是形成这种新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诗佛”称的王维,一生习佛,写下了大量以禅入诗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山水组诗辋川二十景,处处流露出许多似有若无的佛光禅影,通过景物风光隐寓禅意,构成了一个空灵、寂静的世界,衬托诗人超逸、高妙、不为物扰的内心,传达出他闲适、寂静、空灵、自如的心境.予人无限感悟。  相似文献   

10.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作《辋川集》,备受后世各代著名学者的推崇、关注和研究,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且大都认为《辋川集》诗作中充满了"禅趣".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辋川集》诗作不仅富含着无尽的"禅趣",而且暗含着王维内心世界无限的"愁绪".  相似文献   

11.
采诗演进论     
西周确立了中国古代完备的采诗古制。两汉基本保持了观采民谣以察政的采诗传统,采诗官则由周代专职的轩车使者、行人等,改为临时指派别官充任"风俗使者"。在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内部相对稳定时段,风俗使者不再以采诗为专务,还兼及他责。唐代的太常卿采诗已演变为一种形式,失去了原本观风知政的意义,白居易等人疾呼恢复采诗传统古制,并在一定时期内得以执行。两宋时期采诗官制度彻底终结,文人的采诗自觉意识萌发,出现了文人自主采诗的新动向。元代以广大下层文士儒生为主力军的采诗队伍规模空前,兴盛的采诗活动成为元代文学史上乃至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风景。明清时期古代的各类采诗活动全面没落,皆趋消歇。  相似文献   

12.
论李白的咏侠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侠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汉魏六朝时期侠的形象开始出现在诗歌中,对侠的歌咏到了盛唐时期更是蔚为大观,其中以李白最为杰出,他的咏侠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个性鲜明,堪称盛唐咏侠诗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3.
周紫芝是南宋初年有名的诗人,有近二千首诗传世,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乐府诗。他有明确的乐府理论指导创作,从而使其乐府诗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当时诗人,在南宋初年诗坛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宋代夫妻寿词因所寿对象与词人关系最为亲密,又不存在官场职位、长幼辈分等差异,故在表达对妻子或丈夫的祝寿意愿时,也就滤去了诸多谀颂成分甚或违心之语而更加真挚动人,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宋代夫妻各自的生活与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5.
政治上无所作为的南朝帝王多数擅长诗文,而且在文人集团当中充当领袖的角色,引导着南朝诗歌的发展走向;所作诗歌题材较为广泛,语言精致,风格轻柔,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滁州学院学报》2018,(1):14-17
欧阳修在滁州诗歌中钟爱"酒"意象,写下许多"酒诗"。欧阳修的滁州"酒诗"蕴含丰富的情感:游山赏水以酒助兴、聚散离合以酒消愁、感时伤逝以酒为伴。欧阳修在滁州多写"酒诗"的原因有:传统文化中诗与酒的相融,欧阳修擅长借酒抒怀,被贬滁州的特殊际遇。  相似文献   

17.
南朝吴均的边塞诗以游侠的豪迈意气和戌卒的忠君建功之念为核心,充分利用了边塞题材所特有的意象境界耒传达个人强烈的内心情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在南朝边塞诗作中独标一格,对于后世边塞诗的创作亦有不少启迪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维"接受伪署"考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在安史乱期降伪并"接受伪署",被后人如朱熹等认为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污点.但近年来有论者就此事进行"翻案",并对两《唐书》中关于此事的记载进行直接否认.文章着眼于史料记载与王维文章两个方面,对王维的"受伪职"一事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翔实考察,以证明王维的"接受伪署"乃确凿可靠之史实.现存王维集中的有关文章表明."贼平后"的王维对其"接受伪署"一事,乃是深感痛心而予以时时自责的.  相似文献   

19.
王维在安史乱期降伪并“接受伪署”,被后人如朱熹等认为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污点。但近年来有论者就此事进行“翻案”,并对两《唐书》中关于此事的记载进行直接否认。文章着眼于史料记载与王维文章两个方面,对王维的“受伪职”一事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翔实考察,以证明王维的“接受伪署”乃确凿可靠之史实。现存王维集中的有关文章表明,“贼平后”的王维对其“接受伪署”一事,乃是深感痛心而予以时时自责的。  相似文献   

20.
岑参先后两次出塞到陇右地区,期间在凉州停留半年多时间,创作了《登凉州尹台辛》等9首诗歌。其诗既不同于首次出塞时的困顿、乡思之作,叉不同于二次出塞时的写景作品,体现出“辞意清切”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