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崔新广 《江苏高教》2007,(2):154-155
诚信,即诚实守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是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新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主体,其诚信素质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面貌和状态.  相似文献   

2.
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让幼儿掌握一些社会行为准则,学习与人交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感情、意向,善  相似文献   

3.
曹洁 《华章》2013,(12)
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和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将其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基本态度.其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信仰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需要我们恰到好处地认识其影响,并为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理解首先是一种真正的"个人的独立性",这种"个人的独立性"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独立性;"自由个性"还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和"个人的独立性"基础之上的"个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个性"更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每一个个人"个性独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生存状态。"自由个性"这一内涵表明了追求"每一个个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及解放优先性与真正意义上社会平等和谐的统一是马克思学说的真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不仅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理性行为.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而中学生作为和谐社会后备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它不仅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它道德品质的基础。根据《说文解字》的懈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在日常生活中.“诚”通常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信”通常表现为讲信誉、守信用、重承诺。“诚信”的含义,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从而获得社会的普遍信任。长期以来,人们把诚信作为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标准。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的重要行为准则,指出:“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任何职业都有与该职业特点相适应的行为准则或规范要求。医生救死扶伤,法官明镜高悬,商人诚信公平,都是具有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的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的,是用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则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是最初的对物质追求的低层次需要,而是向更高层的精神需求层面发展.因此,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社会交往中的礼仪就越显得重要.公共关系礼仪是现代日常社会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或组织待人处事、塑造个人与组织形象的重要方法与手段.社会工作在日常开展中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接触的.随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日益成熟,现代公共关系礼仪对社会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通过对现代公共关系礼仪的运用,将会对机构形象进行良好的塑造、协调机构与公众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德育的导向功能和学校管理的性质德育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以引导人的社会取向为目的。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其适应社会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个体的品德及个性心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日益认识到“高科技需要高情感平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现今社会人的行为准则和个人素养的体现,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展,接受知识快,行为准则的形成影响今后的一生,农村地区由于家长们整体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农村学校利用少先队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就成为塑造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如果  相似文献   

12.
刘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231+233-231,233
责任感是个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是社会人民必须拥有的核心品德,是健全人格基础,是能力发展催化剂,体现着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从幼儿生活着手,以孩子进步,大人退步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为做个具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毛雯 《现代教育》2011,(Z1):17-18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维护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问题既是一个"个人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个人发展中国人的发展的新阶段张建云一、个人发展在人的发展问题中的地位如果用静态抽象分析方法观察,人的发展之中的人包括三种基本存在形式:个人、群体、人类社会。这里的个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是“自然存在物”,它是群体、人类社会的载体和基础。事实上,这...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十八大提出的“24字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它反映了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16.
法律是人类社会的权威性准则,它根源于人的本性,正因如此,探索法律的人性基础至为重要,它是法哲学问题的关键。国内学者在此问题上的观点极不统一。笔者认为,道德性就是法律的人性基础。道德是理性人的社会生活之道和应有之德,它被人们认识之后成为一种内心的观念——价值观念,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评价事物的价值。最高的价值观念是正义。道德有着复杂的结构和种类,如作为个人品德的道德,作为制度的道德和作为社会秩序的道德。法律是一种特殊的制度道德,是一个社会在人们的道德共识基础上由公共的权力机构创制出来的行为准则,用以规制人们的行为,建立和维持一种秩序,使之符合人的社会道德本性。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它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内涵主要是指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它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新形态,必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十八大提出的"24字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它反映了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让幼儿掌握一些社会行为准则,学习与人交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了解自己利别人的思想、感情、意向,善于控制自身的行为,等等,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我园在进行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时,注重情境化、游戏化、随机化,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傅智 《教育论坛》2005,(1):18-19
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这是由小学教育的基础特性决定的,是党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小学教育是为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而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合格公民,不仅需要升学,不仅需要就业,还需要以各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要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要欣赏音乐,要做好“网民”;还要正确地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