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革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等。据此有必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能够得于实现。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学生主动学习方式的培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新方法、新理念--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课程的功能,重点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关系紧密。当前职业学校亟待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并体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互促互动。基于这一理念,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最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及帮助学生面向未来。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上,要突出提供公平的优质教育帮助每个学生成功;教学改革上,要着力破除造成学生学业失败的结构性因素;条件保障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相关资源的因应与协同,从而实现以课程改革促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导向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始终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中心点。项目化课程和模块化课程的设置,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保证了课程改革和教育目标的动态建构,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始终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之中。纵向来看,项目化课程动态生成模式让学生在项目推进中实现了知识的链条化、能力的过程化;横向来看,模块化课程生成模式则实现了课程组织结构的动态化,使课程改革和教学活动更具职业性、目的性、能动性和科学性。通过"理论—实践—反馈"的知识与能力动态生成模式,真正实现了市场型课程教学的动态性、过程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陈曙光 《考试周刊》2013,(57):183-184
<正>课程是制约学生学习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变革实现学生学习的变革,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课程改革计划应用于实践过程时,学生的学习方式扮演重要角色。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因此,  相似文献   

7.
“扬长”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是“扬长”教育的终极追求。“扬长”教育着力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其内涵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改革提出的学生评价理念是构建“扬长”教育学生评价模式及策略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始年级大都安排在一、七年级,一年级是启蒙的阶段,对学生来说,一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是新的,毫无传统与非传统之分,课程改革要实现预期目标并非难事;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了六年传统的教学,课程改革一下子要实现预期目标,难度可想而知。那么,在开始实施课程改革到适应改革这段时间里,我们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工作呢?我认为更应以人为本、更应理论联系实际、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的概念实现了重建。“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所有内容和活动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要合理有效的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它将实现我国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历史发展转变,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它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从《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特点入手,对本课程改革思路、课程改革目标及课程改革内容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如何通过工学结合以现实岗位职业能力需要求为基础,通过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现高职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朱德彬 《化学教与学》2011,(5):53-54,76
课程改革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教学过程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适应课程改革,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课程的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的实施环节,而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于课堂教学。为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为了新的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树立有效地教学理念,就必须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等的变革,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人才战略"目标。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创新气氛  相似文献   

15.
杨建朝  马会梅 《华章》2007,(11):152
课程改革理论本身的复杂性,不完备性和相对性、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学生、课程改革面临的复杂环境及课程实施资源的缺乏等方面都对我国课程改革形成障碍性影响,正确认清这些因素有助于降低课程改革代价,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思政教育课程在学生价值观念塑造、综合素养培养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课程面临着改革,这不仅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且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以及实现导向的转型都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思政教育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缺失、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不够明确、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不够完善、思政教育课程教师改革能力不足。对此,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中,应当加强思政教育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明确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完善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内容、提升思政教育课程教师改革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现代化中的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目标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工具,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变,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支持,实现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目标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任务。CAI的运用实质上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CAI为突破口进行课程改革,是建立新型教学结构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精髓,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民主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真正体现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以实现学生认识结构的飞跃,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加强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积极践行保险实务专业的保险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深化、技能强化、形象美化",最终达到学生优质就业的目标,在完成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后,将课程改革的力度扩展到专业选修课程和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行业技能培训校内完成的方式,创新保险实务专业的课程改革.本文以<团队经营>课程改革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修订课程教学计划、外聘教师、加大课堂实践活动力度及改革考核方式等促成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功能、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实施方式、改革课程评价标准、改革课程管理,核心思想是突出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前提,新时期学校教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上述目的。因此,学校有必要理清思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切实加强学校教务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真正起到服务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