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低的泉州逐渐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调整思路及其方式,泉州国有经济改革及其绩效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低的地区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即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性并不因其比重较低而降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具有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有助于形成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应妥善处理企业负债,妥善安下岗职工,有效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应走出中的误区;资产流动不是资产流失;“抓大放小”不是“一卖了之”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而这又必须调整和完善整个所有制结构,国企改革的实质在于寻找一种新的国有制的实现形式,而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则关系互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4.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放权让利,简单的利益、财产关系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战略,这表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国有经济整体攻坚,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而不是着眼于搞活某一个企业。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实施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一、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理论依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把国有经济完全看作贯彻国家政治利益的手段,片面认为国有经济覆盖全社会的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国有经济覆盖面扩大就意味着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对国有企业改革找到方向,没有对国有企业的职能作用进行准确的定位。因而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有退有进的战略性调整,可以从根本上搞活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放权让利,简单的利益、财产关系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战略,这表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国有经济整体攻坚,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而不是着眼于搞活某一个企业。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实施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本文从我国的国有企业现状出发,阐明了正确认识和理解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及其实施过程中把握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资产重组是国企战略性改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从而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内,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本文在指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布局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较系统地论述了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应当遵循的原则及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力求在此方面做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改革国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总结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国有经济实施了"抓大放小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以来,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一些争论,其中关于国有经济为什么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进"与"退"的范围等方面争论较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卓元 《上海教育》2008,(15):21-22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困难和争议最多、最大的改革。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尽管还有一些攻坚任务,但国企改革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今后国企改革总的来说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新体制,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基本完善,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大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加快了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步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国企改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擅自作价、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资产评估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破产、合资、合作中国有资产流失.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一直是当前政治学、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国企重组改制资产管理问题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我们通过对国企改制的回顾,分析了国企改制中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探讨预防与治理资产流失问题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被赋予了全新的任务和使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升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国有股权分配比例,引入非公有资本丰富股权结构,减少国有股权占比,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东行为明确、企业投资高效敏捷、内控监督有力的机制。就理论逻辑而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会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一方面,因股权结构引起的动态改变会对其治理体制及资源禀赋造成直接冲击,一定程度上硬化国企的预算软约束,进而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层持股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可以提高管理层激励,提高股权多样性和制衡度,这同样会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那么,在实践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吗?以2003年至2017年国企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经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改进主要集中于抑制国企投资过度,对国企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则较为有限。这可能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通过降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从而为我们找到了更加精确的影响机制——国有企业本身相对而言承担着更多的政策性负担,所以更可能进行过度投资行为,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的其他非国有股东可以改变这个现状,使其充分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优化投资低效行为,改善其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比较而言,在竞争程度较低的垄断性行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要更加关注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并依据市场化程度的地区、行业差异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企业重组是实现资产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在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在我国阶段改革中有着特殊意义,企业得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结构分布、规模调整、产业及企业组织改造、制度变迁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重组作为基本论题,阐述了国有企业重组的意义、国有企业重组模式和条件以及国有企业重组的上体运行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国有经济一度几乎垄断了所有的产业和部门,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有经济逐步丧失了优势,甚至成为改革和发展的桎梏。因此,国有经济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问题,即国有经济应该分布在哪些产业,在这些产业中应具有怎样的规模,起到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管理是我国当前经济改革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管理模式。但就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法制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体现,据此,文章就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国有资产客体、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和国有资产管理立法的法制化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企业理论的视角研究要素市场化,指出企业家才能这一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是中国国企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而改革程序的公正又是改革本身公平与公正的前提。在未实现企业家才能的市场化亦即经理人市场尚未建立之前,就大范围地推行国企MBO,不符合企业理论与要素市场化优先观点下的国企改革次序。  相似文献   

18.
在转轨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行为模式可以概述为全额成本补偿定价行为,这就导致了强烈的内在通货膨胀倾向,从而伴随着持续的金融风险积累。当政府实施紧缩性政策时,国有企业不能实现全额成本补偿,其通货膨胀倾向受到抑制,但是国有企业却不能充分偿还银行贷款,债权银行呆帐曝光。如果放任国有企业的通货膨胀“偏好”,银行和企业的金融困难可以暂时缓解,但金融风险将进一步加剧,而且又反过来强化通货膨胀倾向。因此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应该尽早摆脱,根本出路在于充分认识到转轨经济中国有企业特定行为模式及其负面金融后果,大大缩小国有经济战线,实现所有制结构的有效布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也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为我国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研究,实践中也在试行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等激励机制,各省陆续出台了关于年薪制的相关规定,为激励机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文章正是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对国企激励机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方式更为灵活,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但在国有资本运营的改革中,由于其独特的委托.代理关系,不但降低了国有资本的效率发挥,甚至加剧了国有资本的流失。本文希望在深入分析我国国有资本委托.代理关系的独特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防止其弊端的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