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公开课、优质课竞赛中,我真正感受到课堂发生的变化,琅琅的读书声,热闹的讨论声,极具个性的表演与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等代替了传统的教学。让琅琅的读书声充满课堂,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中自主地去感受精妙的语言,体味优美的意境,自由地与作者对话交流,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2.
“学文入门在读书,学文入境也在读书。”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阅读的目标是:在小学各个阶段,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陶冶情操.因此,朗读就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耳、口、脑并用的阅读活动!因此,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积极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学文入门在读书,学文入境也在读书。"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一.朗读可以提高"听读"水平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而这种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才能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验品味。可见,朗读作为语言实践的重要方面,应当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早在1992年,江苏省教委周德籓主任就说:"语文姓语,小语姓小。"于永正老师说:"我们教的是儿童,6到12岁的孩子。小学语文不但姓‘语’还姓‘小’。"我们的课堂既应达成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又要被孩子接受、喜欢。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教什么呢?张庆老师说:就是7个字: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但重中之重,是写字、读书和背诵。  相似文献   

7.
1996年9月24日傍晚,正在大理州参加“两基”工作会的鹤庆县教育局局长和建新、副局长刘秀根,忽然接到州教委计财科的通知,鹤庆被列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云南5个试点县之一,要求立即上报规划材料。两位局领导闻讯欣喜若狂,马上让在家的同志连夜组织材料。会议刚结束,就马不停蹄赶回鹤庆。一说起这事,和建新局长脸上就流露出极为高兴的神情,好像事情就发生在昨天。“鹤庆教育有良好的基础!”鹤庆位于景色秀丽的滇西高原。全县10个乡镇,25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5%,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是典型的农…  相似文献   

8.
曹无为 《教育文汇》2005,(12):47-48
(五) 书中读到的是冬天。冬天并不全是消沉与压抑。冬天里有庄严的沉默与静静的等待。  相似文献   

9.
曹无为 《教育文汇》2005,(11):58-60
书中读到的是夏天。夏天并不总是闷热烦躁的,夏天里有激烈的运动与不绝的喧嚣。  相似文献   

10.
曹无为 《教育文汇》2005,(10):60-61
书中读到的是生活,更是生命潜能的进放与弹射。书中有许许多多经天纬地的故事与许许多多聪明人的高超卓越的思辩。读书人读之,一似饥饮甘露,渴吮醴泉。  相似文献   

11.
读书声声     
朱颖 《生活教育》2012,(5):58-59
每当你翻动书页时,伴随那窸窣的声音响起的,有时是欢快轻盈的小曲,有时是低吟浅唱的絮语,有时是悲怆凄凉的奏鸣。这些不同的声音总在我读书时出现,令我感到很奇怪。那,是谁发出的声音?短暂的童年时光里,是童话伴着我前行。  相似文献   

12.
鸡鸣读书声     
鸡叫头遍,娘便起床开始烧洗脸水。水烧得热乎乎的时候,鸡刚好叫第二遍。娘走进里屋,拉亮电灯,两个孩子正均匀地呼吸着,睡得很香甜。娘一边轻轻摇着孩子,一边轻轻喊:“秀秀、毛毛,起床了!”秀秀像往常一样,一个激灵从被窝里坐了起来,不停地揉着眼睛。毛毛蒙蒙地刚眯开眼,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怎么又睡了?”娘忙连声轻喊,“毛毛,毛毛,起床了!”毛毛耳朵里灌满了娘的喊声,他醒了过来,睁开眼,用手在眼前挡了,待缓缓适应明晃晃的灯光,才跟着姐姐起了床。洗了脸,秀秀和毛毛脸上清清爽爽的,瞌睡也没有了。娘端过书桌在屋中央轻轻放正,铺上桌布,又…  相似文献   

13.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的这副对联生动地展现了一群爱国人志士为国事、天下事发愤读书的情景。那琅琅的书声和着风声、雨声至今仍在人们的耳边萦绕,然而现今的语课堂上却很难听见这琅琅的书声了。  相似文献   

15.
法国导演尼可的新作《山村犹有读书声》讲述了一个简单纯净的故事。在法国偏远山区的一间学校里,全校只有一个班级、一间教室、一位老师。快要退休的乔治老师带领着一群3-10岁的孩子,让群山间响起明亮动听的读书声……影片推出后的受欢迎程度连导演本人也始科未及,除了尼可因此被提名法国凯撒奖最佳导演奖外,影片在国际上还连连获得大奖。更重要的,是它温暖了全世界观众的心。尼可的电影一向撇开功利竞争,而以最纯净的视角去看生活中的一切,这反而让影片充满传奇性。《山村犹有读书声》也延袭了这一风格,让人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以及一…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朗读教学的改革成为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以文本为基础,对经典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而使学生体悟文学作品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一个要求。所有的老师都期待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能落到实处,把审美的权利交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审美力。  相似文献   

17.
晚上,我和妻在看电视,从女儿的房间传来有感情的读书声,我俩相视一笑,心里有一种幸福感。豆豆,我女儿的小名,学名王沁园,7岁,一年级学生。现在她已经养成了每天睡觉前读半小时课外书的习惯。女儿爱读书是我们俩教育的结果,功劳最大的还是妻。记得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带她逛书店。刚开始是妻翻着色彩鲜艳的图画书给她讲故事,渐渐地是她缠着我们给她讲,讲了一个又一个,有时感到有些烦,妻总是比我有耐心。睡前一个故事是少不了的,从《西游记》《红孩儿》到《哪吒》。小人书是买了一本又一本,碟片《蓝猫》看了三四遍。到了幼儿园中班,豆…  相似文献   

18.
教学案例《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条理清楚,是一篇比较适合进行朗读指导的文章。下面是我校一位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时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9.
假期,我又看见了我的小表妹——琅琅。琅琅5岁了,她说的话常常让大人们开怀不已;而对于我来说,她的拥抱最给力。  相似文献   

20.
春天,踏着轻盈的脚步,走进大自然。我们的读书声,像一首欢乐颂,迎接美好季节的到来;我们的读书声,像一支号角,吹醒小草的绿茵,花儿的笑脸。夏天,展开飞翔的翅膀,来到可爱的人间。我们的读书声,如一阵凉爽的风,吹得人们心甜;我们的读书声,如一泓清泉,滋润每个城市,每方田园。秋天,带着无数喜悦,踏上快乐的世界。我们的读书声,似一抹桔黄的色彩,涂满丰收的果实;我们的读书声,似点点夕阳,抚摸着羔羊安睡,麦苗入眠。冬天,披着洁白的纱巾,静静飘向宁静广袤的大地。我们的读书声,宛若一把炙热的火,感动着无情的冰棱;我们的读书声,宛若片片暖意,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