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难免存在各种“意外”——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举动或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有的教师千方百计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  相似文献   

2.
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尽管课前我们都会精心预设,尽可能考虑周全,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如何灵活地、正确地处理好这些“意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鲜活的,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有时也不可避免地让我们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这里所说的“意外”,是指让教师始料不及的,并不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生成”,或是对课堂教学过程起干扰作用的因素。这些“意外”有的是因为学生的生活背景与文本时代背景的距离产生的,有的是因为语文课文的丰富人文内涵,使学生反映多元所引发的,有的是因为学生个体知识、情感差异导致的……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一、点拨引导一位教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旨在揭示沙俄统治…  相似文献   

4.
邹学萍 《考试周刊》2011,(51):160-161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信息技术课堂开放性很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现象,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超越预设轨迹的“意外”发生。对于这些“意外”我们不能排斥它,而应该关注、思考、捕捉这些“意外”,并进行巧妙引导,让这些“意外”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有效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意外”中收获“意外”。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妨这样做。  相似文献   

5.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老师上课时总是希望学生能按老师铺就的轨道走,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但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的,这就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科学课堂常常出现教学“意外”。有的老师在面对教学“意外”时措手不及,有的老师却能自如地处理好教学“意外”,甚至使之成为精彩的生成。高明的教师往往有预设“意外”的意识,并事先设计好处理“意外”的多套方案,使教学“意外”转化成宝贵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蒋玉琴 《江苏教育》2004,(12B):20-21
“意外”,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学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课堂的“意外”也随之而来。她的产生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她的出现如火花般稍纵即逝,而充分利用她,又会使课堂熠熠生辉;她引人人胜,而又发人深思。课堂“意外”在给教师带来几分惊喜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唐伟君 《教师》2013,(32):39-39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尝试发现、民主对话”,但学生的参与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教师预设的框架,带来让人措手不及的“意外”。教师要善于捕捉一些课堂“意外”,巧妙地引导点拨,让它成为教学的亮点.给我们的课堂创造一份不曾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作了认真而周密的教学预设或教学设计,可是在正式上课时,总有可能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或理解,有时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此时,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解决?如何去面对来自学生的意外生成?是照原来的预设继续上课,不理学生的一些“意外”?还是以此为契机,放掉原来的预设,作些灵活的变动?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遭遇类似的经历,慢慢摸索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出现“意外”是教学常态.对这些“意外”,只要我们能冷静看待、灵活处理,就能利用来帮助学生辨析概念、完善知识、发展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  相似文献   

10.
有效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课堂中即时的生成资源),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有效捕捉学生的“节外生枝”(即课堂中出现的教师备课之外的非预见性资源),是教师得到“意外收获”的途径之一,更能体现出教师的基本功、机智性。从“节外生枝”到“意外收获”,打造动态生成的魅力课堂,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需要精致的问题诊断、精彩的师生交流、精巧的“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课堂“意外”往往是指课堂的现实情景与教师的预设情景不一致,具有突发性,无准备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意外”也随之增多,面对“意外”需要教师在尊重、爱护学生的前提下,发挥教学智慧,取得最佳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2.
问玉青 《文教资料》2010,(8):146-147
当“意外生成”翩然而至时,教师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全体,着眼发展,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灵感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有效利用课堂“意外生成”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化学新课程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新增了许多实验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正确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出现的“意外”问题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使备课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多样的、生动的备课,“与时俱进”地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4.
王慧 《青年教师》2009,(12):46-46
从事教学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教学的“行进”过程中,很多时候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意外”与“小插曲”,“干扰”着正常的教学活动,甚至于这些“小意外”与“小插曲”,有时候也影响着老师的课堂隋绪。那如伺将这些“小意外”与“小插曲”生成为一节课的精彩呢?下面,就我最近听取的一节课和执教的一节课,谈谈我的一点点体会,也许你看了也会有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一则案例引发了作者对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预设”在实施时遭遇“意外”后教师该怎么办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以“意外难免发生,关键是积极调整,为我所用,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从“意外”发生前预设试探、了解学生;“意外”发生时准确把握处理意外的原则;“意外”发生后总结处理“意外”的经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王慧 《师道》2007,(6):25-26
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教师常见的反应有三:置之不理、束手无策、懊恼不已。在这部分教师眼里,课堂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他们千方百计的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  相似文献   

17.
这原本是四年级的一堂阅读课,可是上课一开始,一只小鸟突然从窗口飞进了教室,并落到了地上。于是,教师很机智地开始上一堂“意外”的作文课,并取得了成功。一、指导观察延伸故事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捧起小鸟,说:“同学们看这只小鸟多可爱,像个小绒球”,又指点着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鸟的嘴、眼,头上、背上、腹部和尾巴的羽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意外”发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要是在教学一线 ,就会遇到这样的窘境 :当学生的课堂活动呈现一片繁荣 ,教学活动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紧锣密鼓 ,热热闹闹 ,朝着预设的轨道前进时 ,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位学生冒出一句与教学设计可能完全不同 ,但又带着“金子般闪光”的“意外”发言———打断了你 .若对这“意外”发言给予重视 ,评价肯定 ,抓住其合理成分施教 ,势必打乱整个教学设计 ,若断然否定 ,置之不理 ,或搪塞过关 ,不但会轻易错过一个“千里难觅”的适合学生思维发展与创新的教学契机 ,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真是进退两难 !此时此刻 ,何…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教师的眼里,课堂意外就意味着教学的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他们千方百计地把课堂设计得很“圆满”,不给学生留下出错的空间。其实这是认识的误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活的,是随机生成的,具有许多充满活力的“不确定性”,这给意外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容不得虚假。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冷场时及时调整;出错时重构共建,把课堂中的意外转化为教学的宝贵资源。一、灵感,在“意外”中迸发…  相似文献   

20.
吴美华 《考试周刊》2010,(23):221-22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封闭的系统,而是多维、开放的系统。教学过程也不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而是师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会随时出现一些教师事先没有预料的“课堂意外”。那么,如何关注这些节外生枝的“课堂意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