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及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大学社)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大学社今后如何发展,究竟向何处去,可以说对此莫衷一是,存在分歧.事实上,只有坚持在学科特色上下工夫,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走适合本社发展之路,才是大学社尤其是中小型大学社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出版体制的改革也逐步展开.纵观我国近30年的出版改革发展史,可以看出,"改制"问题一直是出版部门最为关注和最感困惑的问题.在市场检验成果的大背景下,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社中,大学出版社又占据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们的发展态势如何,在这个改制的发展进程中又该如何给自己定位,是本文将要阐述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出版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学出版社的改革也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大学出版社改革究竟如何进行?大学出版之路今后如何走?众说纷纭,可以说仁见仁智见智。教育部曾在全国高校出版社“十五”建设规划意见中指出:“高校出版社要建成出版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中而特的出版社。绝大多数努力建成专业特色强,学术水平高,在同类专业出版社中影响较大的小而专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大学出版社是从诞生那天起,就承担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职能,大学教材和学术著(译)作是其产品的两大重要组成.但是目前代表大学社特色的学术著(译)作的出版状况令人担忧.有些出版社学术著作的出版严重萎缩,每年零星地出版几种依靠作者包销的图书,越来越趋边缘化.还有部分大学社译著在十年前大批引进后,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而不再持续;另有一些大学社则根本没有译著的选题规划.  相似文献   

5.
徐蕾 《现代出版》2006,(2):24-26
德国的经济学家李斯特说过:“一个国家不可能穷,如果它具有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财富的生产力比起财富不知要好多少倍。”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比资金更重要的是生产力,是创新的观念和经营管理的理念。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能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和变化。出版物要在市场经济中取胜,创新是其中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贺圣遂 《出版经济》2004,(11):14-14
顾名思义,大学出版社的宗旨就是要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服务,就是要以传播先进文化为目的,把大学创造的文化成果推向社会,用社会的文化成果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出版社一般首先凭借本校的出版资源,同时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其经费亦大都由学校承担,是非赢利性的出版机构.然而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却是一个异数,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为大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大学出版社,都必须通过市场谋生存,而且还必须产生利润、以图发展.  相似文献   

7.
舒童 《出版经济》2004,(11):4-5
刘志鹏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我们的发展有一个十年规划,即一个目标,两个战略,三步走.前两年,我们把战略性框架搭起来,然后再用三年的时间去打基础,在后五年实现腾飞.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地说,战略性框架,包括集团化战略和精品战略,应该说,第一阶段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我们今后三年,要打基础,把我们的分社做大做强,进一步开拓国内和海外市场;要把我们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成为"国内前列、世界知名"的综合性、现代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教育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8.
曹巍 《现代出版》2004,(3):4-10
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大学出版社到今天,中国大学出版社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道路。经过举步维艰的初创阶段,大学出版社正在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它们依托大学得天独厚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以各自不同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大学出版之路,为所在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提升大学的知名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出版业改革的突飞猛进,作为大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出版社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大学出版社怎样进行体制改革、大学出版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出版社在大学中的地位和存在的价值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内几年著名大学的校长,他们从各自学校的特点,谈了自己对大学出版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刊出时以采访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比较制度分析法,对大学出版社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价值维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特色教材和特色专著是大学出版社的合法性根基,大学出版社应立足于学校特色学科,出版特色教材和特色专著,在某些方面拿到“单项冠军”,形成特色品牌;知识的公共化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得以成立的前提,大学出版社应利用好国家级项目的资助,积极探索学术著作开放获取的有效机制。研究结论为一流大学在理念方面具有相似性,即知识的公共化,以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开放获取打破知识壁垒,在知识的公共化过程中提升大学和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0.
11.
汪萍 《中国出版》2012,(10):47-48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大学出版社来说,可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准切入点,适时进入。从五个方面探讨大学出版社怎样参与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12.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出版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虎  章莉 《出版科学》2011,(6):90-93
关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精品办刊理念,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概况、期刊特点、期刊部组织架构、出版社与其他机构合作出版并提供期刊出版服务等方面探析其学术期刊出版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11月3日,第25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在青岛开幕。当日下午,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召开了2012年全国高校出版社社长会议暨第六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大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务实推进出版繁荣促进大学出版更大地发展》为题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大学出版社随着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以学术出版为主要特色的大学出版社,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目前年出版学术著作已占全部新书的1/3以上.因此,严格规范学术著作出版,提高学术著作出版水平,不仅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出版社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06年开始,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浙大出版社与国际著名科技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出版《中国科技进展丛书》,推出由中国科学家用英文写作的科技著作,将中国科学家推向国际科学前沿舞台,向国际展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宏 《现代出版》2006,(2):38-40
关于出版出版这个名词在出版行业包含有广义和狭义两重意思。广义的出版指整个出版活动,包括这个行业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狭义的出版一般单指出版活动过程中与编辑、发行等相对应的中间环节——生产制作环节。汉语均沿用了出版一个词,而在英语中则区分得非常清楚,广义的出版用publishing一词,而专指生产的出版则用production一词。本文所要讨论的欧美大学出版中的出版实务系指后者,即图书的生产。欧美大学出版社中出版部门及出版业务人员的设置我们在对欧美大学出版社的组织结构作了调查后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在绝大部分欧美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6.
余庆 《编辑学刊》2012,(5):94-97
本文从国内外数字出版研究出发,分别从数字出版环境与技术、战略选择与定位研究、资源战略、竞争战略、市场发展战略以及宏观发展战略方面进行分析.对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的金字塔模型进行战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主题出版是新时代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出版单位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文章梳理了大学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几个切入点,并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策划的“西迁精神”相关图书为例,阐述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结合自身优势,将主题出版做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大学出版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铭 《现代出版》2002,(2):49-51
跨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因特网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媒介,以因特网为依托进行的编辑、出版和销售的网络出版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出版新趋势,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媒体,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将与传统出版业争夺读者、瓜分市场。面对网络出版大潮的冲击,作为出版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出版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出版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及时转变出版观念,改革传统出版形式,拓宽出版载体,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学代表了国家…  相似文献   

19.
或许,这样一条发展路径,恰是在丰富和完善出版产业的生态景观,客观上凸显出中小型出版社逆势而上的特点,发挥着反向调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坚持特色和品牌战略——大学出版社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正是绝大多数大学出版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的二十几年。大学出版社中不仅有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大社、名社,也有一批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中小出版社。出版社的发展历史不同,学校的学科背景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出版社的发展模式也就有所不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坚持质量优先、社会效益第一、品牌形象第一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发展战略,成为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共识和必由之路。当前是出版社,特别是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今后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