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虽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其诗歌都充满着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都表现出死亡之痛,这是相似之处,但二者对待死亡的态度却不相同,陶渊明借助自然来跨越生死,具有庄学之意味,达到不以生喜,不以死悲的境界;华兹华斯则通过自然—上帝的方式来跨越生死的界限,其生死观具有浓郁的基督教色彩。可以说,前者纵浪大化,后者归依上帝,究其原因,源于二者所处的相异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调查状况进行分析,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即主观上是由于大学生生死认识上的偏差,客观上是由于家庭教育对其的影响、社会上不良生死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大学教育中生死观教育的薄弱。  相似文献   

3.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与人生矛盾。先秦墨家的生死观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即"强力、非命"的生命观,"万事莫贵于义"的生死价值观以及"节葬、明鬼"的丧葬祭祀观。墨家的生死观既体现了对人生命存在的肯定,又强调了"舍生为义"的献身精神,同时更着重突出了"节葬、明鬼"对生人之利的意义,具有功利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天安门自焚事件”表明 ,“法轮功”等邪教鄙薄人类、轻贱生命 ,否认作为生命个体的个人对社会和其他人的责任与贡献。正确的生死观首先在于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所讲的 ,要将人视为宇宙中最可宝贵的东西 ,把人的生命看作人世间的“宝”中之宝的“贵生”思想 ,以及因而要“养生”、“安死”的这样一种善待生命和平静地看待死亡的思想。其次 ,正确的生死观的实质性内容则表现为对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看待上 ,不仅包括了“三不朽”的原则与标准 ,也可集中概括为“生死以义”的精彩表述。再次 ,正确的生死观是最终被中国共产党人升华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生死观 ,即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是反映在为人民利益的原则和标准上的 ,是“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  相似文献   

5.
生死观是贯穿古今中外哲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庄子思想和海子诗歌的重要内容。从表面上看,庄子和海子二人毫无联系,但实际二者多有融通之处。庄子和海子都强调对精神世界的塑造,重视生存的意义。不同的是,庄子侧重于"死生一体",而海子则更推崇"向死而生"。  相似文献   

6.
因为丧葬仪式是根据一个地区或是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居民的价值观、生死观举行的,所以在不同地区就会有不同的传统丧葬仪式。本文以对比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人们对待丧葬的态度、处理方式、对死者缅怀形式以及丧葬仪式的不同,对中西方文化的生死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境界《,齐物论》是实现逍遥游的方法的话,那么《养生主》就是生命个体在现实中如何达到齐万物和齐生死的途径。在《庄子·养生主》中,作者对于生的把握主要在于虚心以游世,对死的态度则是顺应自然,坦然面对,正所谓生是时机死是顺化,全真保性自由自在地享受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往往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在高职学生管理教育中仅从教育关口去尝试解决问题,并没有切中要害和对症下药。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在入手,从学校、学情出发,探讨学生管理教育问题,提出"管、教、学"一体化的管理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9.
谈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中,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使之树立创业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创业教育的最重要形式是实践教学.文中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生工作是高等学校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中开展对话教育是学生工作的一种新思路。对话教育是现代教育哲学的重要教育范式,它区别于传统的独白式教育,是以师生对话为中心的教育。把对话引入到学生教育与管理中去,探索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中对话教育的模式,构建对话教育,创设对话教育平台,把对话教育深入到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新尝试,有助于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指示,必须要依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生死之事”、真知生死、“通变化而知危微交轮之机”和“不虚生.不浪死”是方以智生死观的基本内涵。方以智生死观具有鲜明的无神论色彩、突出的集大成愿望和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等特色.至今仍不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与死可以说是每个人所必然面对的事情,那么,以逍遥自在著称的庄子是怎样看待生死的呢?本文从对庄子的道的理解出发,阐述了人应当安时顺命。通过对庄子所表达的生死复通为一的说明,指出庄子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生死。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就如本文开始处鼓盆而歌的缘起一样,在安命与道之中,追寻永恒的快乐和自由。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其特点决定其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对社会服务等均区别于普通高校。因此,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思想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感恩具有普遍性,感恩是自古以来、几乎存在于任何社会的一种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感恩也是人的品质生长的基点。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术领域,感恩的含义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纵观方以智的生死观,早年为了抵御异族入侵,他一方面大力倡导"杀身成仁"的儒家民族气节,另一方面又积极吸纳、改造道家的"全生"观,反对以"咫尺之义,灭无訾之躬"的消极作法。及中晚,他将儒家"体用一源"和天台宗"一心三观"综合起来,锻造成独特的"随生死,空生死,而贯生死"的理论体系,体现其"全体滚用"的学术取向。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和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东西方两大著名史诗,是人类文明早期的思想结晶,其中蕴含了文明初期人类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人类无法解释生死和自然现象,因此,他们运用想象来解释这些现象,比如用风神、雷电神等来解释自然现象。至于生死,东西方早期人类都在不断问一个问题:我们死后会怎样?由此,东西方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生死观,而东方的《吉尔伽美什》和西方的《荷马史诗》中的生死观又各有异同。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观,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教育教学的本质来看,学生在教学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这一双重属性地位的实现需要教师及学生在态度与能力上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和践行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培养师范生的各项基本教育能力是作者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是培养师范生基本教育能力是合作,创造个性的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