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历史系在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地方高校要强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采取教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深入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奠定基础。因此,研究和探讨地方高校历史学“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了地方高校历史学“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构建,强化高等学校“123工程”的新思路: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教学和校园文明建设两手一起抓,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推动高校新一轮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要将生态美德与生态之善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需要我们在伦理和实践中把握几重维度.生态伦理界的热切回应是建设好美丽中国的理论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动力维度,而实现永续发展则是建成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它们既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更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冷漠症”之所以产生,主要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未能很好的在大学里贯彻实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意识。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中来考察,积极创新选取,方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了高校内涵式发展,也利于地方高校抓住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面临高校帕金森定律、校园文化单薄、教学资源不均衡、学校发展模式落后、教学质量低等诸多困境。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去行政化”,加强特色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后勤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后勤管理水平影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互联网+”推进为教育系统推进校园信息化奠定技术基础。高校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推动后勤管理发展,有效提升后勤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后勤管理范围覆盖全校师生教学与生活,必须从宏观深刻认识其内涵,剖析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探索“互联网+”时代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策略。概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分析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背景下,“金课”概念和标准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建设思政“金课”势在必行。“伟大民族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金课”建设的标准,以“伟大民族精神”内容教学的视角,着力探讨高校思政“金课”建设之道,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第三空间”的提出,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指明了一种可行的发展方向.从“第三空间”理论的提出、“第三空间”模式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论述.  相似文献   

9.
精品线下开放课程是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应用。它以金课为建设标准,立足于线下课堂教学,将线上优质学习资源与线下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与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转变。安徽师范大学“化工基础”课程为安徽省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通过对该课程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为高校精品线下开放课程的建设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互联网这一新形式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给高校的纪检工作带来便捷。高校的纪检工作应该积极顺应潮流发展和时代变化,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纪检工作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切实推动高校在新时代中稳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高校纪检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立“互联网+纪检”的反腐倡廉制度、完善、建设纪检基础设置等工作革新策略,以便促进高校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五人制”足球比赛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探讨了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的意义及其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产生的积极作用。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阐明了“五人制”足球比赛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论证了“五人制”足球比赛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推进作用,说明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实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须承担生态文明宣传这一时代责任,基本途径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实现将生态教育与课程教育有机统一,培育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3.
如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育、输送更多的人才资源一直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大学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精神状况和大学生“精神成人”等相关命题进行理性探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辩证关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化学的通用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体育元素及其学理特性进行研究,旨在揭示体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实践作用、理论价值及特殊的人文学意义。“一带一路”倡议中,体育具有促进沿线国家合作交流、展示国家良好形象、建立文化自信等多维度价值。而身体性、文明性、融通性的理念,让“一带一路”和体育人文交流成为尊重文明差异与倡导共同繁荣、超越文明隔阂与建立共同价值、消弭文明冲突和实现平等竞争的良好平台。“一带一路”以互惠互鉴为核心,体育文化以合作共赢为理念,体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已经开展了积极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来看,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主体构件,而体育交流则是其中极具活力的元素。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的高度,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中一改过去“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提法,而突出强调“生态文明”的概念,这表明未来我国不仅要在环境保护上要遵循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心理、行为层面的构建。近年来运动休闲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不仅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不具备,而且也缺乏健康、绿色、休闲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教育强则国家强,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儒家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能,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必要举措,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自我教育为主体,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生态科技手段与生态文明理念两者深度融合的“互联网+绿色生态”的新模式.这种新价值理念由“以人为本”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参与主体由“政府为主”走向“全民共建、治理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走向“提前侦测,果断解决”.“互联网+”与生态文明的交互融合也为产业转型、智慧环保、网络净化带来新的融合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给高校理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培养的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理工科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为此,高校要明确人文素养的内涵,了解“一带一路”建设对建设者人文素养的要求,并找到恰当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该从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构建了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四全”保障体系,为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规范大学生组织发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