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张抗抗的小说《情爱画廊》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叙述方式讲诉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其中的图像叙事是一大亮点。从图像叙事来分析小说中文本图像与叙事。界定文本图像的概念,对小说中文本图像进行分类概括。通过分析文本图像与叙事,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解读张抗抗的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2.
作为先锋派代表之一的苏童,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构成其小说写作的先锋品格,建立起自己的小说叙事美学.问世于1989年的《妻妾成群》是苏童小说创作的一次华丽展现,它所表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家”的梦魔,“性”的梦魔,人性的梦魇,更是一次在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上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著名学者申丹将叙事视角分为零视角(全知叙述),内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以及第三人称外视角。以申丹的叙事视角理论为基础,笔者分析了麦卡锡西部小说的叙事视角。在《血色子午线》和边境三部曲中,麦卡锡主要选用了全知视角叙述和人物视角叙述两种叙事视角,对小说中的人物行动、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和揭露,作者也将这两种叙事视角作为揭示作品题旨的重要方式。在仔细阅读麦卡锡西部小说的基础上,本文在零视角和人物视角叙事模式下分析探讨了小说中的空间叙事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的乡土小说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就叙事而言,最明显也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是:独特的叙事视角,细节化的叙事方式,开放多样的叙事结构.这种变化,既与作品所叙述的内容有关,也与作家的情感态度有关,还与作家力求在乡土叙事上寻求突破的努力有关.这是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也反映了传统乡土美学的裂变.  相似文献   

5.
《柳毅传》是唐传奇中的优秀之作,其文学史成就,不仅在于其思想价值体现了叙述主体独特的审美意识;更在于其文本创作,在继承前人叙述传统的基础上,在叙事情节、人物角色、叙述空间的建构上,表现出的独特叙事艺术与小说文体自觉性。在其文本叙事中,叙事内容由模式化故事发展为对情节的审美建构,人物的"行动元"功能设置转为塑造具有自身气质与个性的角色,叙事结构从单纯的线性结构转为塑造角色的立体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叙述层次及视角。认为小说没有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从头到尾讲述故事,而是采用了混合倒叙、多层叙述和多重视角的手段。增强了叙述的可信度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对张洁的整体创作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主要讨论了张洁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创作上的个人特色,显示了以爱情和生活经验为主要书写内容的个人话语在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以《无字》为范本提出了作者作为对政治、历史有独特情结的"那个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展现的新的历史风范和历史感觉;分析了由于自传式的叙事特色和叙事手法使小说呈现出的个人极端的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8.
残雪小说独特的风格主要来源于她对叙述顺序的安排、叙述节奏的控制、叙述频率的把握。叙述顺序主要表现在故事的时间顺序与素材中事件的时间顺序错位,从而出现了阅读的陌生化效应。叙事节奏主要表现为对概略的使用,使得小说具有了特别的激发效果,从而导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心理效应。频率的运用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重复细节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四个方面对《达芬奇密码》非线性叙述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解构主义"与线性叙事模式的紧密结合。非线性叙述结构的交叉与重叠。非线性叙事结构与小说主题表达之间的关系。《达芬奇密码》非线性叙事结构对英美文学创作的影响。来发掘蕴含在小说叙事结构上的特色以及对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汤姆·琼斯》中,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遵循了道德建构原则。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简单介绍《汤姆·琼斯》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对小说的叙事情节和体现的道德观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插曲式描写、史诗式叙述、戏剧性巧合这三个叙事策略的运用角度对小说的道德建构过程展开了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小说叙事与道德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的童年叙事是他整个文学创作较大成就之一。鲁迅小说中的童年叙事以童年视角为主线,用独特的叙事手法描述了童年的难忘往事,表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理想化家园景象和作者对这种理想世界的现实寄托。同时鲁迅小说中的童年叙事也用冷峻和严肃的笔调,揭露了封建旧传统和旧制度对普通下层人民身心的迫害。  相似文献   

12.
《玉米》系列作品是毕飞宇的代表作。文章回归小说文本的阅读效果,从读者接受角度探索《玉米》的"世俗化叙事"带给读者的阅读魅力,分析深层命题的世俗化和陌生语言的日常化等"世俗化叙事特征",由此挖掘毕飞宇创作民间性的一面,关注毕飞宇创作由先锋走向世俗的个人特点。  相似文献   

13.
欲望叙事使苏童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电影化趋向,这正是其能有七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的根本原因。欲望叙事不仅是当代小说和电影都热衷表现的内容,而且也是它们共同仰赖的重要艺术表达手段。分析欲望叙事在苏童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苏童小说在被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其欲望叙事在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所发生的转换,以此探讨纯文学较之电影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叙述视角的策略组合,在构建小说叙事伦理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波伏娃小说对此叙述策略的灵活运用,勾连了情节线索。其中,第一人称内视角从主人公目前的角度表达了作者代表女性发出的伦理意图;限制性全知视角使读者与人物产生理智性共情感受;还有不同叙述视角之间的转换配合。这些叙述手段的交错使用都具有深刻的叙事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格非的先锋小说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叙事结构:"迷舟"式叙述、纯虚拟的叙事游戏和罗生门式的多重角度叙述。在格非笔下,生活是无中心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他小说中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是孤立的一个个瞬间,他不提供对生活的整体性认识,也无意于总结历史的客观规律,他对历史的表现,往往成为某种"戏仿"。他的小说往往传达出这样一种认识:人生充满偶然,意外造就历史。  相似文献   

16.
《呼兰河传》呈现出独特的叙事样态,体现在叙事话语、文本结构、情感色彩等层面。萧红在时空关系处理上,让回溯叙事与叙事视角转换的功能在某种层面上表现出空间叙事的特性,反映出作者在缅怀家乡时所表达的复杂心绪。文章分析了萧红《呼兰河传》的叙事手法,探究其空间叙事在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及情感表达上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以此体悟萧红在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文学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威廉·福克纳具有较为关键的地位和价值,他的作品也被奉为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从结构关系上分析,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是具有密切关系的两部分内容。其中,伦理叙事的侧重点在于小说的伦理主题。威廉·福克纳的小说体现在南方历史、家族、种族等主题的描写上。叙事伦理则侧重于小说描写中叙事技巧的运用、叙事过程的呈现以及叙事形式的开展,合理的运用叙事伦理能够更加充分地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两者的紧密结合和关照是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典型特征。因此,在分析和体会小说精神及文化内涵方面,依托宏观上的这一思路,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刻地分析、理解和体会威廉·福克纳小说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围城》是钱锺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一九一四年在上海初版,这部长篇小说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它的内容和语言特色上,更体现在作者在探索小说叙事技巧的形式上。《围城》的叙事策略,主要从叙述视角(第三人称有限的全知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节奏),叙事结构(单线缀段式结构)和叙事语言(反讽的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来营造。  相似文献   

19.
在张爱玲的华文家族小说中,叙述者主要从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两个方面,建构出独特的叙事空间,以此巧妙地展现了女性的伦理困境,并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伦理意蕴,从而影响到读者的伦理情境和伦理取向。这对于当下的小说创作而言,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叙事文本的叙事特征集中体现在叙述框架结构、叙述交流层面、叙述声音、叙述聚焦、叙述时间安排等方面,涉及到人物结构模式与人物描绘方面。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作为都市爱情网络小说经典之作,通过对话体话语模式与自白式的剖析纠缠不休,隐藏在第一人称人物叙述者之后偶然一见的窥视者以及五组交织、重复的情爱纠葛,体现出独特的叙述交流特征、叙述角度特征和人物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