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真理的定义,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我觉得不管是传统的真理定义,还是近年提出的一些新定义,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陷与不足,什么是真理的问题在我们并未很好地解决,要想获得一个科学的真理定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务之急是重新认识和评价现行真理定义,反思和清理其中的问题。这里就近年来一些不同思考意见表达出来,目的在于引起哲学研究者和教学者的重视和克服现行真理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真理的定义,大都采用了艾思奇50年代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的“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  相似文献   

2.
真理与谬误是否能互相包含,最近,哲学界在“双百”方针指引下,重又开展讨论。我们本着就教哲学界诸同志,对这问题也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恳请读者不吝教正。一哲学界有人认为,真理与谬误可以“互相包含”或者说“互相渗透”。对这一观点,我们未敢苟同。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论中两个互相对立的范畴,都有各自明确的质的规  相似文献   

3.
真理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涉及认识论的许多基本问题。因此,对于真理范畴寻求一个比较科学、比较精确的界说,是很必要的。多年以来,在我们的哲学论著中流行这样一些真理定义: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  相似文献   

4.
关于真理范畴的归属问题,哲学界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主观范畴论”认为真理作为“正确”的意识,依然属于主观范畴;“客观范畴论”则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本性也是客观的,所以真理属于客观范畴.上述观点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下述问题:第一,“主观范畴论”是在“本体论”范畴的意义上考察真理归属问题的,是在主观与客观绝对不相容的对立的思维中获得的结论,那么真理在哲学整体系统中究竟是属于本体论范畴,还是应该属于认识论范畴?第二,“客观范畴论”在考察真理范畴归属问题的时候,是以“真理的本性是客观性”这一命题作为理论前提的,那么,客观性真的是真理的本性吗?第三,“主观范畴论”和“客观范畴论”在考察真理范畴归属问题的过程中,都把真理当作一个“固定范畴”,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以对真理范畴的静态理解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那么真理究竟是一个抽象的固定范畴,还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对于这些问题,笔者的基本看法是:在哲学整体系统中,真理不属于本体论范畴,而属于认识论范畴,对于真理范畴自身性质的考察应在认识论中展开,而不应在本体论中进行;在认识论中考察,真理的本性不是客观性,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性、一致性,真理的实现实质上是“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真理问题,是哲学研究史上一个古老而不朽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把探求真理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虽然各个哲学家、哲学流派对哲学的含义、本质属性作了不同甚至相反的回答,但都不否认真理是标志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论范畴。这意味着,单纯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并认为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甚至将真理的客观性等同于真理性认识的对象,是片面的。那么是不是说真理就是主观的,主观性就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真理还是一个关系范畴,作为关系范畴,它表示相关性,而相关性只有在两个或多个相关项之间才能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6.
逻辑真理问题是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在哲学和逻辑学界对其一直存有异议,尤其是在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划分上存有多种看法。本文试图立足于现代逻辑哲学角度,从考察“真”的定义和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关系入手,对有关逻辑真理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考察和评述。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哲学的实践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们进行教育哲学的研究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教育哲学作为人文科学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我们把教育哲学的研究看作是一项理论的事业,那么它与实践的关系是什么;它的理论的实践的意识如何表达;本文思考的就是这一问题。亚里士多德曾经划分和规定了实践哲学,并把它归属于他的精神科学。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不但进行真理的探求,而且包含着对现实的指导。他的实践意指着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真理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在,我们只是把其中的某些问题的讨论意见,作如下的简介。(一)什么是真理第一种意见:把客观真理说成就是客观存在,并且把真理区别为两种:即客观真理和思维真理。他们认为,关于真理的问题,一方面是客观真理的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它的可认识性问题,这两方面相结合但又不能相混淆。抹掉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真理的绝对客观性,只承认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就是宣扬:不能有不依存于  相似文献   

9.
真理标准问题,是哲学界一个古老的论题。二十年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目前哲学界对真理标准问题又有新的探索。本文就实践的一些新特点,对真理标准问题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哲学的秘密何在?这一问题,谁都知道,是研究黑格尔哲学的关键,是打开黑格尔哲学奥秘的钥匙。但是,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却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人在黑格尔的康德起源中,有的人在反理性的泛悲剧主义中,有的人在辩证法的戏剧化所造成的“哲学喜剧”中,有的人在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中,有的人在“反思论说”中,有的人在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命题中,有的人在“否定性的辩证法”中等等,看到了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这些看法,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可以说只是达到真理的一个环节、方面或因素,还不是真理本身,因为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全体。  相似文献   

11.
真理问题是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对波普尔的“真理观”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关于客观真理的问题列宁说:“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又说:“当一名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波普尔认为,“真理是与事实相符合,”“就是它与事实一致。”这一观点大体上与  相似文献   

12.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探讨了精神科学领域中的真理问题.此一真理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真理,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具有主体性、无限性和开放性。伽达默尔着眼于真理与艺术、历史及语言的关系之梳理,来揭示主体对真理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真理问题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个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真理问题被定位于认识论范围,"符合"是真理的本质.海德格尔力图为真理奠定-个存在论基础,揭示了真理的本质是自由.海德格尔前后期对真理有不同的说法,从中可看出前后期思想转向.本文旨在分析这种转向,以及这种转向在海德格尔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历程中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普特南试图通过批判塔斯基的真理理论,批判那些认为真理问题或是通过去引号理论、或是通过真理语义学、或是通过二者的结合已经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的观点。普特南对塔斯基真理理论的批判指出了试图通过形式逻辑彻底解决哲学的真理问题是不可能的,形式化处理没有任何的哲学承诺,而真理是一个实质概念。真理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路径,这体现了真理研究的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思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直都是哲学的重要内容,真理是它们之间相符合的重要哲学范畴。但是,逻辑哲学的真理理论却是一种与经典哲学完全不同的真理理论,因此,了解逻辑哲学真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目的,将它与经典哲学真理观区别开来,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逻辑哲学真理理论的价值及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简要介绍逻辑哲学真理理论与经典哲学真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并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做出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哲学作为人类的智慧之学,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在反思着这样一些人类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不是在增进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追求到最根本的真理,以构建一个完善的思想知识体系?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以哲学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理论研究脱离时代、脱离现实生活的严重缺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和哲学把握世界方式的双重特殊性。二十年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其后我国哲学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它向我们昭示,哲学必须以哲学的方式关怀自己时代的命运,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哲学教学商丘电大李云亮我们在《哲学》教学中之所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学习目的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来看,以实践为其显著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科学性、真理住以及旺盛的生命力的保证,就在于它同实际...  相似文献   

19.
<正>在教学《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时,一线教师普遍存在三大困惑:联系到底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还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真的是只能建立而不能创造吗?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性是不是一回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世间智慧很多,但真理只有一个。理清这几个问题对于教师教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毕竟,教师应该是真理的传播者,而不应该成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精神实质的把握。邓小平哲学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这里仅就邓小平同志关于检验真理和一切工作成败得失标准的哲学观点,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勾勒出了邓小平关于检验真理和一切工作成败得失标准的哲学观点的发展轨迹,体现出了邓小平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判断一种思想认识的真理性,唯心主义和以往的唯物主义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