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连动式结构是句子谓语的常见形式。连动式谓语是指句子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使用所构成的语法结构,连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都与句中的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彼此之间表示动作的接续或语义上相互关联的动作(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第111页)。在语法形式上,连动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ids短语之间处于并列的关系,但在语义功能上,有些连动式表示并列的语义关系,有些连动式却表示偏正的语义关系。因此,在语义功能上,汉语连动式又可分为并列语义结构和偏正语义结构两种。由于…  相似文献   

2.
动词或动词性组词用做状语,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谓语构成状动结构(或称状动短语)。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用作谓语,分别陈述同一个主语,构成连动结构(或称连动式)。在对待状动结构与连动结构的区别问题上,存在(本文只谈古汉语里的情况)着两种偏向  相似文献   

3.
难以区别的兼语句与连动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组的。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共同陈述主语的。兼语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法结构,它既具有连动句式的特点(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又具有兼语句式的特点(其谓语部分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这种句式实际上是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合用,笔者姑且把它称为“连动兼语句”.例如:  相似文献   

5.
连动句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新红 《天中学刊》1999,14(1):115-115
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中的一小类,因为它的谓语是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儿动词)构成,比较特殊,所以,中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是将它放在“特殊句式”中介绍的。学生在学习连动句时往往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判断起来模棱两可。抓住特征,进行连动句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明确定义,抓住特征抓住连动句的特征,应从分析连动句的谓语构成入手。连动句的谓语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短语十动词。如:他【]去城里玩儿。(2)动词十动词的重叠形式。如:我11去看看。(3)动…  相似文献   

6.
连动式是观代汉语中动词性谓语句里的一个极富特点的句式。其表面结构形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部分,而这两个谓语之间“没有状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没有补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也没有动词和宾语的关系,它们也不是合成谓语或者联合谓浯,主谓谓浯”。①其结构比较特殊,谓语部分形成了多个中心。因此,连动式又成了观代汉语语法分析中比较棘手的一种句式。长期以来一直引起语法学界的争沦,尤其表观在对其作为一种独立句式的认识上:有的人主张,连动式是一种独立的句式,可以表示祖国语言的简炼与灵活,不宜取消;有的人认为连动式的存在是多余的,对语法分析有害无益,主张取消;还有入主张应缩小连动式的范围,将部分连动式归入一般的单句句型。本文试图通过对连动式的再认识,进一步说明连动式的结构特点及其语法分析。  相似文献   

7.
(三)连动句连动句的特点是,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起来组成的。这些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的意义关系,有的是先后、目的关系,后一个动作是承前一个动怍发生的,前一个动作以后一个动作为目的.例如:他们在戏台上买豆浆喝。我去图书馆借本书看。我们马上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有的是方式关系,就是前一个动作伴随后一个动作而发生,表示后一个动作的方式。例如:  相似文献   

8.
《围城》中由动词“来、去”构成的连谓句张雪琴0、连谓句,也称连动句,连动式,指谓语或谓语中心部分由连谓短语充当的句子。与印欧语相比,这是汉语常用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句式,值得深入研究。连调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性语连用构成,连用的每个谓词性词语都能与...  相似文献   

9.
第三节句子的类型按照结构格局归纳出来的句子类别就是句子类型,也叫句型。它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型;每类之下又可分为更小的类型。因此,句子类型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类聚,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主谓句主谓句由一个主谓短语构成,包含主语和谓语两个结构成分。它是单句最常见的句型。根据其谓语有无特殊性这一点,可将其分为一般主谓句和特殊主谓句两部分。 (一)一般主谓句:谓语没有什么特殊性。以谓语的构成成分为标准,可分为下列几种: 1、动词谓语句:以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谓语。以谓语的结构划分出来的具体类型有: (1)主语 动词  相似文献   

10.
首先梳理了汉语连动句的句式分类,然后结合语料库归纳总结了汉语连动句的英译方案.研究发现,若句子的动词项较少且动词之间没有过多的修饰词,连动句可以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句,也可以摆脱汉语连动句的句子结构,只选取一个动词作句子谓语,尤其是包含多个动词的连动句,可以使用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从句等形式来完成动词的转换,从而使译句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此外,还可以适当地进行省略或动词语序的调整,以保证句子逻辑缜密和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11.
(一) 共宾结构是指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的语言形式。共宾结构中的两个动词一般由“而”联接,构成连动短语;共宾结构中的宾语,则往往由指示代词“之”充当。例如: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疠,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例①中“得而腊之”为共宾结构,“得而腊”是由“而”联接两个动词所构成的连动短语,“之”乃动词“得”、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区分连动句和兼语句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区别句子中施事主语与动词、动词与宾语(或补语)的关系。现以小学语文第11册和第12册基础训练中的练习为例,略陈拙见。 一、从句子构成上辨别 连动句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短语构成,动词短语之间有目的、方式、先后等关系。动词短语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通讯》为新教学语法体系发表了专号,笔者学习了几遍,产生了两点想法。一,关于连动式。《问答》把连动式分为五种格式:(一)前一个动词带助词“着”,后头或带宾语或不带。(二)前一个动词带助词“了”或“过”,后头或带宾语或不带。(三)前一个动词是重叠式,后头或带宾语或不带。(四)后一个动词短语是由“不”或“没”组成的否定格式。(五)前一个动词带补语或宾语,但动词本身  相似文献   

14.
连动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语动词连用式。《三国志》连动式动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出不同的类别,根据动词的语义可以把其划分若干类别以及次类。连动式动词以及各次类动词在语义搭配时,它们的排列有相对的顺序,序的选择主要受到语义摹拟性、相容性和习惯性三个方面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构成的.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的特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连用且共同陈述同一主语.有着密切联系的兼语句和连谓旬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区分.但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兼语句与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连谓句即“有无”类兼语句和连谓句就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相似文献   

16.
非谓语动词指的是一个句子中除了谓语动词之外的动词,这些动词除了不能充当谓语之外,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或宾语补足语等成分。非谓语动词有四种形式: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现简述如下: 一、动词不定式1.作主语。动词不定式(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为了避免句子“头重脚轻”的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句子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担当,但不同的是,汉语的谓语动词可以连用,和英语相比,连动谓语可以说是汉语谓语的一个特点。在表达方式上,除少数情况下,汉语的连动谓语可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选连动谓语中一个动词为英语的谓语动词,而另一个动词则需要译为非谓语动词形式。  相似文献   

18.
读了《提要》,深感它简明实用,确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删改了《暂拟》中过于繁细或不当的地方。如:取消名词和动词的附类的说法,把方位词直接归入名词,能愿动词和趋向动词直接归入动词;把实词与实词组成的“词组”和实词与虚词组成的“结构”(如的字结构、介词结构等)合称为“短语”(如主谓短语、介宾短语等);取消合成谓语的术语,把判断词“是”后面的名词短语作为“是”的宾语:取消复杂谓语这个术语,把有复杂谓语的句子直接称为连动句或兼语句;取消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说法,承认动词、形容词可以充当主语或宾语;取消结构助词“的”“地”的区分,不论定语、状语,都用“的”;原双部句和单部句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分析句子的“连动式”和动词或动词结构作状语时,大家的意见往往是不大一致的,究其原因,是在于对二者的特征及其区分依据,还须作进一步探求。本文想以文言文为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浅见,以乞求正于大家。所谓“连动式”,应是指在一个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单句)中,谓语部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它们共述—个主语,它们所表示的动作是连续发生的,这种句型是复杂谓语句的一种。而动词或动词结构作状语(以下简称“动状”),表面上极似“连动式”,也象是一种复杂谓语句,但细加考察,“动状”既不是复杂谓语句,也不是“连  相似文献   

20.
非谓语动词考点在历届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2005年全国各省市的考题也不例外。分词(短语)作状语是近年各省市考查的一大热点,要想做好这类题目,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找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分词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一般是后面主句的主语。其次,判断分词(短语)与逻辑主语之间是主动关系还是被动关系,是主动关系则用现在分词(动词-ing形式或having done),是被动关系,则有两种可能:(1)用过去分词(动词的-ed形式);(2)用现在分词的被动完成式(having been done)。最后,判断现在分词所表示的动作与主句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