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国际交流合作空前繁荣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都比以往更加珍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民族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我们能通过它知道自己国家及我们本身的发展历程。在这样一个民族母体艺术当中,我们得以正视历史,继承传统。这不仅能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应用它的造型特点、色彩规律等促进儿童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当前的国际化形势下,把民族民间艺术融入美术教育教学之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语言的演变都是和该民族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的.而成语作为语言中文化性最强的一个组成部分,更能反映出该民族的特色.文章着重对日、汉成语所蕴含的民族生活、民族历史和民族心理意识进行比较,使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希望自己的民族成员既能认同民族文化,也能认同主流文化;既能认同本民族,也能认同国家.民族认同研究对我国民族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回顾了民族认同研究的一些研究成果,指出了民族认同研究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作为运动员学生的母语教学肩负着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民族精神教育对于体校学生来讲具有着非凡的意义,笔者在多年的体校语文教学中发现在写字教学中亦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中国书法积淀民族文化,写字教学渗透民族精神,这些途径都能让民族精神在运动员学生身上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5.
"民族"这一术语在社会学、生物学以及文化学等现代学科中使用非常广泛。民族性格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因适应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且民族作为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语言而形成的人们共同体深刻影响着在该民族每个成员身上都能得到反映的典型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杨季 《培训与研究》2010,(7):129-131
民族文献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知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收藏极其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应大力开发利用民族文献资源,挖掘它的潜在价值,满足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民族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应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并在各阶段都能提供与读者需求相适应的配套知识服务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确保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民族事业发展,民族类高校要发扬民族精神,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友爱,才能实现最终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望,要坚定地执行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作为一项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系列思想的形成是与他积极地学习和研究外国分不开的。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这段话从最一般的道理上阐明了中国为什么要向外国学习的问题。中华民族应该认真学习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长处,以克服自己的短处。那么,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长处是什么呢?可以说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但是,发达国家的民族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断吸取人类积累的社会文明成果,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等众多方面。通过这种学习,使本民族能与世界同步发展。十七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成功并使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壮大,就因为它们吸收了中国古代四大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见证,饮食词汇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特性,特别在一些成语中,词汇的转义更能体现出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成语作为语言中文化性最强的一个组成部分,更能反映出一些本民族特色的东西。本文着重对俄日两民族成语背后存在的民族生活、民族历史、民族心理进行了比较。了解成语背后所存在的故事也许是学习语言文化的一条捷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大奏鼓,原名"大典鼓"、"车鼓亭",发源地在石塘镇箬山里箬村,原先是由流行于福建泉州、晋江一带元宵节闹花灯时迎神"割火"时表演的"跳鼓"演变而来。大奏鼓的表演方式,是由男性7-9人扮演女角,身穿类似戏曲中的媒婆服饰,手执扁鼓、木鱼,跣足上场,且敲且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大奏鼓蕴涵着箬山渔村独特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既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其价值正在蓬勃兴起的民俗旅游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2.
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来源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生产、劳动。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语汇和舞蹈形式,就要从人类最初的各种礼仪、信仰与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研究黎族民间舞蹈来源和演变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塔吉克族的音乐舞蹈研究,在我国涉猎的人很少,特别是有关塔吉克乐舞艺术的综合研究还没有人进行。文章对塔吉克族的历史、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说唱、民间舞蹈和古典音乐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填补了这项空白。  相似文献   

14.
彭蔚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3):108-109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围绕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所展开的研究、探索、创新工作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从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和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具体实施中的新思维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舞蹈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美的教育,对接受舞蹈教育者在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舞蹈艺术就像是一颗苍劲的大树,其分枝也是多样的.而民族民间舞作为舞蹈分支之一,至今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传承着.民族民间舞在祖国的艺术大花园中是一束光彩夺目奇葩,不论在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还是在表演的舞台上,总是保持着它应有的、旺盛的生命力,热情奔放的激情,传神优雅的英姿,传递着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和文化艺术的日新月异,起着用艺术形象鼓励人们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民族舞蹈的创作都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走进创作对象的民族或人群中去。体验,求索,收集民族中外在的形式性内容和发掘民族中潜在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7.
民间舞教学是舞蹈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结合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上好一堂民族民间舞课,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合理组织教材,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民族心理视角探析民族舞蹈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族心理学视野下,对民族舞蹈生成的分析可为民族舞蹈的溯源提供新的角度,有助于创作者在民族舞蹈编创时对民族特色的人文内涵的把握与注入。民族舞蹈生成由民族心理特质造就,主要体现三方面:民族信念、民族意识以及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9.
海马舞是北盘江流域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中,丧家女婿或女婿家请来的男性表演的舞蹈。关于海马舞的源起有戈阿楼说和孟获渡江说;海马舞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丧葬祭祀舞蹈,是祖先迁徙、征战和民俗生活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20.
溆浦喔喝灯舞的保护研究——从文化景观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舞蹈文化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近年来,寻根非物质文化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国的民间舞蹈文化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溆浦喔喝灯舞蹈文化为个案,对其进行了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主要分析了喔喝灯舞的概况和保护现状,并从文化景观角度提出了保护措施,以期保护民族文化及民间舞蹈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