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于6个月后退出1972年美苏签订的《反导条约》,从而为美国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扫除了障碍。从历史上看,导弹防御系统曾是美苏军备竞赛的一部分,而不是和平的橄榄枝;《反导条约》是美苏关系缓和,遏制军备竞赛恶性发展的重要条约,后来更成为国际战略稳定的基石。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势必对国际军控进程和战略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对世界战略稳定的破坏。导弹防御系统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和稳定,只能引起新的军备竞争。美英空袭伊拉克是向反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俄罗斯和中国施压。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是新世纪初国际关系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1962年10月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激烈冷战对抗的一次极限。4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导弹危机的研究不断开拓和深化。本文从导弹危机的缘起与性质,危机中美苏双方决策的分析,危机的后果、影响和教训以及谁赢得了危机四个方面来对导弹危机研究状况做一个初步的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体系结构及部署情况,具体分析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部署方式、防御能力和各分系统的功能,详细介绍了该防御系统正在发展中的四个子系统。对我军防御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必读》2013,(3):4-4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不久前表示,北约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已成为“事实”,从而正式对外宣布了该系统的启动。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1月20日公布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将在今后5年内增加66亿美元,以进一步研制全国导弹防御系统。科恩称,美国感到外来的“威胁”正在增加,这不仅对美国的海外驻军,而且对国内的美国人“都构成了危险”。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用导弹在空中截击攻击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这一系统被认为是美国前总统里根时期拟定的“星球大战”计划的后代。作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美国已花费500多亿美元研制比“爱国者”导弹防御范围更广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必读》2011,(4):4-4
去年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北约”)与俄罗斯同意就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8.
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一次直接对抗,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次危机之所以最终能够和平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苏领导人秘密达成了所谓"导弹交易",即双方同意撤走各自部署在土耳其和古巴的导弹。长期以来,西方学者过分夸大了美国军事力量对苏联的威慑作用,认为美国决定性的军事优势促使苏联做出让步。美苏达成的秘密协议再次表明,危机的解决是双方相互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必读》2014,(12):F0002-F0002
导弹防御系统是海陆空天精密合作、快速反应的拦截敌方进攻的导弹的系统,包括卫星探测、雷达预警、系统锁定、地面指挥、陆基拦俄及校正等程序。 中国FD-2000型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国“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10.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冷战的一次极限,双方处于世界热核战争的边缘,危机一触即发。然而,凭借着双方领导人的冷静与克制,这次危机得以和平的解决。整个危机是一个冲突、克制与妥协的过程,这是古巴导弹危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最后,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和伊尔—28轰炸机,美国也有条件的保证不入侵古巴。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17-121
二战结束以后,美苏逐渐从战时的盟友走向了相互对立的敌人,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逐渐从对抗走向了缓和,又从缓和走向了对抗,核军备竞赛使得美苏双方疲惫不堪,《美苏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签署的。《美苏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能够成功签署,国际因素、美苏两国的国家因素、以及卡特和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维也纳会议,两国增强了理解,交流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有利于稳定国际局势;《美苏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原则和指导方针的联合声明》以及《条约拟定草案》,对世界核裁军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研究《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70年代后期美苏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冷战期间,美国和原苏联展开了对中东石油的博弈。20世纪60-70年代,苏联打入美国中东石油势力范围,但未能动摇美国石油财团的优势地位;“两伊战争”期间,美苏不同程度地对战争施加影响,美国不仅遏制住“两伊”争霸海湾的企图,而且通过压低油价的战略从经济上拖垮了苏联;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借助海湾战争和苏联的解体最终实现了中东石油霸权。回顾和反思美苏争霸中东石油的过程与结局,能够获得有关中国石油安全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TMD的中文全称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是为保护美国驻海外前沿部队、盟国和重要国家或对美国具有重大利益的地区,以射程100或1000公里的弹道导弹为对象,对卫星或预警飞机等探测系统、不同层次多种型号的拦截系统和战斗管理系统等组成的综合性高技术武器系统;NMD的中文全称为“国家防御系统”,这是旨在保护美国本土免遭战略导弹攻击的武器系统,它是由80年代的“战略防御计划”和90年代初的“防御有限打击全球防护系统”演变而来。TMD与NMD相辅相成,是克林顿政府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区导弹通常指“针对一个特…  相似文献   

14.
1962年 1 0月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惟一一次直接的核对抗。危机发生后 ,在国内政治因素不允许默认这些导弹存在的情况下 ,同时考虑到军事打击方案可能导致美苏爆发核冲突的危险前景 ,肯尼迪总统主持制定和实施了一项具有弹性的“隔离”政策。肯尼迪总统的决策无疑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 ,但是 ,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 ,这种理性只是“有限理性” ,而非“完全理性”。“隔离”政策的产生和执行表明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和官僚组织结构影响了肯尼迪总统理性调控危机的努力 ,使肯尼迪总统的决策理性成为“有限理性” ,也对肯尼迪总统不自觉地管理危机的努力产生巨大影响。但是 ,“危机管理”理论也认为 ,这种“有限理性”在危机期间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 ,正是肯尼迪总统在制定、实施“隔离”政策中体现的这种“有限理性”大体上限制了危机的发展 ,并最终促使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5.
看世界     
北约、俄罗斯同意共建安全屋顶去年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北约)与俄罗斯同意就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合作。众所周知,冷战后,由于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以及俄格冲突,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一波三折。数年前,美国政府宣布,将在东欧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对此,俄罗斯予以强烈反对。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对这项反导计划加以调整。对此,俄  相似文献   

16.
在古希腊神话中,匠神赫菲斯托斯用羊皮给天神宙斯打造了一面充满魔力的盾牌,任何力量的攻击都对其没有丝毫效果,这面盾牌就叫做“埃癸斯”,又译为“宙斯之盾”。而在现实世界中同样有一面无形之盾。它就是美国海军的“水面舰队导弹防御系统”,它的英文缩写与埃癸斯相同。因而又被称为“宙斯盾”系统。  相似文献   

17.
李催 《科技文萃》2001,(4):80-81
美国总统布什1月26日表示,他将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且将单方面削减美国的核武器数量。美国军方至今已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导弹拦截技术进行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成功,后两次失败。去年9月1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宣布,由于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和整个系统的有效性缺乏足够的信心,他决定暂不授权部署这一系统,但他同时授权五角大楼继续大力进行有关的开发和试验。 国际军控专家认为,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严重违反了《反弹道导弹条约》,有悖于时代潮流,不利于国际军控与裁军努力,还将对21世纪全球和地区战略平衡与稳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这一计划不仅遭到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而且在美国国内也引起很大争议。导弹防御系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世纪末,走过一段漫长的路,本文将简述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隐身导弹及抗隐身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身技术是现代战争的“杀手锏”,现代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保障条件下的“导弹战”,导弹与隐身技术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因此,对隐身导弹对抗措施的研究越来越突出。本从隐身导弹的特点、发展趋势入手,综合论述了对抗隐身导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小川 《科技文萃》2001,(4):82-84
针对美国布什新政府一意孤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做法,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上周透露说,俄罗斯早在80年代就拥有三项足以破解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武器系统,俄军只需启动就足以突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那么这三项武器系统究竟是什么内容呢?俄国防部长避而不答,倒是最新一期的《俄罗斯月刊》一语道破了天机。 反卫星攻击计划:用卫星撞击卫星 能突破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俄军三大“撒手锏”中,第一大要数反卫星攻击系统。这项技术早在80年代中期就具有可以立即投入实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美苏尽管急剧和激烈对抗,但在多次对抗如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均未发生人们所担心的直接的、正面的热战。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将争夺焦点转向第三世界,不再触及对方的势力范围,采取的方式也未曾再达到如上述三次危机中那样的激烈和正面直接交锋。从而,使世界在40多年中艰难地维持了持久和平。笔者以为。这正是由于双方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存在有一个最低的界限,即不发生热战。而这条底线,正是由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始终在最后时刻坚持了审慎原则。审慎原则是美苏尽管两极对抗,却始终未发生热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启示。美苏交往中的审慎原则也应该成为任何大国之间尤其是未来中美相处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