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多样性的一个主要表现,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这一表现则更为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的多样性曾一度遭到欧美主流文化的压制,使得那些属于非主流文化群体的少数民族成员长期遭受到偏见和歧视。为了增进不同文化与族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帮助每一个儿童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德门一  相似文献   

2.
种族特征作为一种生物学事实和群体性的身体标记,在远古的历史时代便导致排外心理和种族-文化交叠的种族中心论。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凭借体质人类学、人类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应用与滥用,种族主义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方式。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由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确立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广泛传播,则衍生了文化种族主义。尽管个体在其生命时间内无法摆脱种族的属性,但我们从种族特征和种族意识的考察中所获得的教益是,从属于"人类"的"我"的独特性比种族身份更重要、也更真实。  相似文献   

3.
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多样性的一个主要表现,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这一表现则更为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地说,一是当前人类遭遇共同的困境、面临共同的问题,从而在应对面临的共同问题时人类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民族国家之间、区域之间、人与人之间在文化问题上有了更多的共识。对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文化所能选择的是三种应对策略,一是接受,二是抗拒,三是寻求平衡。第一种态度只能导致多样性的遗忘和抑制,是一种文化同化的策略;第二种态度可能会加剧与文明主流的距离和敌意,唯有第三种态度合理可行。所谓平衡就是以本土文化与强势文化的整合,以多样性缓和一体性,在交流和对话中发展全…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同时它又是一门国际性的社会学科。作为近代科学的文化人类学首先发源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欧洲。随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他们发现了世界上存在着与欧洲人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发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当时的英国、法国、奥地利、美国以及美洲大陆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开始对不同种族和民族进行研究。各种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相继出台,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进化论、传播论、功能  相似文献   

6.
王啸 《中国教师》2003,(2):18-19
刚刚发生的美伊战争再一次用血淋淋的事实向世人表明,战争、恐怖主义、种族之间的仇杀等依然是人类今天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永远的耻辱和伤痛。人类的和平之路依然是那么艰难,人类的和平之梦依然是一个镜花水月的乌托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又能为人类的和平做些什么?本着人类永远不竭的和平梦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教科文组织应为和平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服务,其途径是强调教育的价值,把教育作为和谐精神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教科文组织把消除暴力文化、建设一种基于公正和宽容的和平文化,作为我们这…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用童话《忽至森林深处》隐喻:反犹主义是人类种族与民族关系极端恶化的表现。奥兹在小说中暗示,和谐的种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成功建构:尊重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8.
郭婷 《文教资料》2014,(21):34-35
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用童话《忽至森林深处》隐喻:反犹主义是人类种族与民族关系极端恶化的表现。奥兹在小说中暗示,和谐的种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成功建构;尊重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种族具有共同的遗传特征、体质形态和巨大的地域性的人类群体。民族具有共同的语言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地域性人类群体。种族与民族的相似之处,都是指一定地域性的人类群体,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受制于一定的地域空间,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1.
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是由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生物多样性决定了民族差异性和文化多元性,而文化多元性或多元文化不仅对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而且对包括世界史学科体系在内的一切知识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质,既在于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更在于它是未来文明的母体,孕育着未来文明的基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和多样性充分地展现了“和而不同”的各种文化的生态统一。正是这些多样丰富的文化,成就了各自的文明进程,并共同造就了当代的世界文明。因此,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认定和宣布不仅在于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意识,更重要的在于唤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含义相对较宽 ,人性教育意旨较深。人性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人性教育形成人文教育的“课程方法”,现实中的人文教育则有“人文教育”的异化现象。人性教育不满足于人文知识一般性的授受 ,强调扌契渗于人性、人情的深层进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教育 ,使人文教育真正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经过现代诠释、转换的“良知”、“良能”是构筑“人性圆周”的“圆心点”。对人文知识的人性还原 ,对文化规定的人性反省 ,对自我抉择的人性提升 ,是人文教育须重视的方法原理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表现在生物界中,文化多样性表现在人类社会中,两者之间似乎毫不相干。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早已结成了密不可分的耦合关系,这是它们协同进化的必然产物,它们必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才能共同繁荣。生物物种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基本源泉。民族文化多样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稳态延续的根本保证。只有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相互耦合,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探索规律到阐释文化 ——教育史研究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史学具有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双重属性,它不仅探索教育的演化规律,也揭示人类教育活动的文化意蕴。多年来,国内的教育史研究,存在以科学探索取代人文阐释、重“西学”轻“中学”、知识结构失衡、研究成果影响不广等局限,损害了自身的学科价值。为了走出学科发展的困境,教育史学应从探索规律扩展到阐释文化。这一新的研究路径,要求“科学”与“人文”并重,扩大学术文化视野,树立教育史研究的整体观和全局观,“通”、“专”结合,从逻辑论证走向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16.
电影《阿凡达》通过叙述未来后现代人类与外星原著民的对抗,表达出对人类现代文明异化的忧虑和对文化平等共存的美好希冀。该片中,大量人类学知识得到了完整和完美的呈现。文章运用人类学知识和理念,从文化相对主义、人类群体意识和泛灵信仰三个人类学研究视角,探寻影片《阿凡达》所隐含的深刻意义,从中引发对文化异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民俗摄影的崛起不仅是一个技术事件,也是一个文化事件,它反映了在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中,艺术想要表现和记录代表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传统习俗。在生态美学的观念中,“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传统习俗”是关乎文化生态和谐和人类自身和谐的重要文化事项,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人类重要的生态智慧和生存智慧。因此,民俗摄影与生态美学有内在的密切关联,民俗摄影具有生态美学的意义:民俗摄影中的“民俗”是包含着生态意义的审美对象;民俗摄影的成就说明,“文化多样性”是民俗摄影的生态审美尺度。  相似文献   

18.
The world's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s endangered by the forces of globalisation, which work to homogenise and standardise even as they segregate and marginalise. Here, I focus on the struggle to conserv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mong Indigenous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ive languages are in drastic decline. Yet even as more Native American children come to school speaking English, they are likely to be stigmatised as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t' and placed in remedial programmes. This situation has motivated bold new approaches to Indigenous schooling that emphasise immersion in the heritage language. This article presents data on these developments and their impacts on 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school performance, analysing these data in light of critical theory and current knowledge in the field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digenous language reclamation efforts must not only confront a legacy of colonialism, but also mounting pressures for standardisation and English monolingualism. I conclude with an examination of these power relations as they are manifest in the struggle for Indigenous self-determination and linguistic human rights.  相似文献   

19.
布达佩斯学派主要哲学家赫勒从日常生活、伦理、政治、宗教与艺术的关系考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自律的呈现,这种考察不仅具有审美现代性的知识谱系性,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政治想象,其考察既是一种历史的认知,也是一种价值评价,因为相对审美自律形成的文化体现出人类的个体与物种价值的接近。  相似文献   

20.
道德来自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了各自传统道德教育的差异。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基础上,西方重“认知”,中国重“情感”;在道德教育的结果和逻辑上,西方遵循“由外而内”的逻辑,中国遵循“由内而外”的逻辑。文化价值多元、知识性质改变和道德本身的复杂等一系列因素共同造成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困境。借鉴对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的思考,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以“知识”或者“情感”为基础的认识论传统,在“知性”与“感性”的结合中,统筹人的复杂性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从人性和人生发展的复杂性出发,重建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