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序修(厦门市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民族经验和民族传统的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化。民族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之根,民族语文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家园。但是,对这个精神家园的建设,不但很不尽如人意.而且还受到语文教师自身的破坏。不久前,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上语文课时就大肆宣扬:“读语文只学中文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学习英文。不学好英文,  相似文献   

2.
奉莉 《四川教育》2005,(10):42-42
长期以来,中学作教学普遍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市、课堂与生活割裂的矛盾.为此,我们立足课,联系生活,多管齐下,使学生的写作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实现了由"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摹仿写作到“言为心声”、“独抒性灵”的自由写作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点: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要经历无数次考试,要想考出理想的语文成绩,必须树立信心,具备良好的心态,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学问。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生硬地进行一段爱国主义宣讲,无疑会破坏教学的整体效果,无论是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还是从美学角度都是不允许的。使用“渗透”方法较为恰当。“渗透”这种方法是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的体现,用这种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原则与实践。受教育者接受一门先进的科学知识需要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直至全面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一个过程。我们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符合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的认知、记…  相似文献   

5.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新观察》2005年3月在《谁动了我们的“母语权”》一文前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概念。早在2000多年前,德谟克利特面对他的学生,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  相似文献   

7.
张兴 《物理教师》2000,21(9):29-30,41
[问题]如图1所示,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在平面镜前45cm处有一与平面镜平行放置的平板ab,在ab靠镜的一侧有一点光源S,现要在离平面镜5cm的虚线PQ上的某处放上一平行于平面镜的挡光板,使反射光不能照射到ab板上的AB部分,已知:SA=45cm,AB=45cm,求挡光板的最小宽度是多少? 分析:设有一束光从S发出,经平面镜上Q1Q2段反射后,恰好能照射到ab上的AB部分,SQ1、SQ2、Q1A、Q2B是这束光的边界光线,分别交虚线PQ于四点P1、P2、P3,P4.通常认为,只要在P3P2…  相似文献   

8.
我们幸福吗     
灯红酒绿,夜夜欢歌,我们幸福吗?  相似文献   

9.
佚名 《今日中学生》2008,(10):42-42
清晨,卖菜的人们就开始吵吵嚷嚷,马路边的商贩便知今天又是赶集日子,早早起床,摆摊儿卖东西。我家也早早开了店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为课文理解和议论文相关知识教学;第二课时主要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11.
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多余,因为“形散而神不散”早已定论。然而,我还认为,作为贴近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散文还有三个特点:写意性;写作对象的类别化;表达的形象化。  相似文献   

12.
我家的惯例     
妈妈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她做出来的东西既漂亮又实用。说实话,现在能做好针线活的人不多了。  相似文献   

13.
14.
拙在本刊2001年第10期刊出后收到了几位读的来稿来信。首先我应当感谢广大读对“问题之鉴”栏目的关注和支持。我特别欢迎广大读与我商榷,或对我的观点进行批判,还是那句话,真理越辩越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表示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因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只要他是在认真深入地思考问题,那么就一定会有自己明确的答案,无论这个答案是否正确。所谓“不讨论还清楚,越讨论越糊涂”只能说明自己认识上还不到位。而“越学越糊涂”,“越学越不知道该怎样做”,只说明还没有学通,必须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15.
16.
从心理学的定义上说,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情绪反应。中学生受挫后的消极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在:①焦虑。受挫后的个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导致心理失调,坐立不安,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自卑心理。②攻击。受挫后直接攻击他人,损毁东西或转向攻击迁怒他人、迁怒自身,严重的导致犯罪或自杀。③退缩。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陷入幻想。学习或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对学习态度冷漠,与人不合群,造成性格孤僻,形成心理障碍。④固执。受挫后寻找各种客观理由,一味埋怨或“破罐子破摔”,失去了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这会给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今天的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挫折防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承受挫折,战胜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2期登载了两个诵读课例,展示了两位教师对“诵读”的理解和探讨。这里我就唐老师讲授的《生命的意义》谈点个人看法。一、唐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4期上发表了关于诵读的精辟见解———《诵读,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中谈及阅读教学和诵读教学的区别:“阅读教学可以鼓励对文章的批判,诵读教学则应侧重对文章的体悟。”诵读应体悟文章的什么呢?最重要的我以为当推文章的主旨。《生命的意义》主旨应是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无产阶级革命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二是表现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语文教学承载 不了这样多的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并且摆到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到底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应当怎样认识?这里摘登几篇文章和实例,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