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体球是一项集足球和篮球玩法于一体的新型球类运动,因其较高的场地利用率和观赏性而具备广阔的推广前景,目前广东省已成功举办 4.届大学生五体球联赛。采取心率监测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对5 1.名大学生运动员在第三届大学生五体球联赛中 7.场比赛的心率数据与跑动相关数据进行监测,用以量化评估五体球比赛运动负荷特征,并采用数据级数推断法对比了不同阶段比赛负荷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运动员比赛平均心率为(164.5±13.4)次/分钟,约占最大心率的82.5%±6.9%,在比赛时间内运动员每分钟跑动(67.6±14.0) m,其中低强度跑动(速度<1 2.km/h)距离约占93.1%,高强度跑动(速度≥1 5.km/h)距离仅占2.1%,最大跑动速度为(18.4±3.8) km/h ;(2)五体球联赛省赛阶段的平均心率占最大心率百分比、跑动总距离、加速度负荷、中低强度加速和减速次数、中高强度变向次数、身体冲撞次数和爆发性活动次数皆清晰高于市赛,而最大跑动速度和冲刺跑距离占比则清晰低于市赛(ES为0.95~1.12,可能性75%~95%)。研究结果说明大学生五体球比赛的总体比赛负荷要低于足球和篮球,加速、急停和变向等灵敏性素质是区分五体球比赛水平的显著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虑比赛中断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探讨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比赛结束时段跑动能力是否下降。方法:基于STATS Pro R计算机视频跟踪系统采集的275名职业足球运动员3 438组比赛跑动数据,围绕足球比赛间歇性特征,同时考虑中断时间动态特征和比分差距大小对跑动表现的影响。运用数据级数推断分别界定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半场结束时段和比赛结束时段的跑动能力是否下降。研究发现:(1)相较比赛开始阶段,比赛结束时段的中断时间呈现清晰的增加,比分均衡比赛结束时段的中断时间增加更为明显;(2)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比赛结束时段总跑动距离呈现清晰的下降(ES=0.31~0.56),但该下降以中、低速跑动距离为主,所有位置运动员冲刺跑动距离均只出现微小无意义变化(ES=0.14~0.08);(3)上半场中、低速跑动距离下降程度大于下半场,高强度跑动距离的下降程度小于下半场;(4)比赛结束时段跑动表现变化的位置特征表现为,中后场运动员高强度跑动距离未发生有意义变化,前场运动员高速跑动距离则呈现清晰的减少(ES=0.25~0.37)。结果表明:考虑比赛中断因素影响后,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比赛结束时段高强度跑动距离总体未呈现下降趋势;中后场运动员高速跑动距离和冲刺跑动距离均只出现了微小无意义变化,而前场运动员的高速跑动距离则呈现清晰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有氧耐力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氧耐力是指在氧供给充足情况下,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而有氧耐力训练是指为了提高有氧耐力的能力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练习。传统观点认为:在3分钟以上的运动项目,其代谢的主要特征为有氧能系统供能的有氧代谢,并以此为依据,把足球运动列为有氧耐力项目中。 现代足球比赛具有对抗剧烈,技、战术复杂等特点,同时,参加运动的关节多,其主要运动方式是脚支配球,因而难度大;比赛时间长,场地大,体能消耗多。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距离可达10000米以上,还要在跑动中做上百个有球、无球动作,能量消耗2000大卡以上,一场比赛后;体重下降3—5公斤。据有关人士统计,国内甲级队比赛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现代足球运动的全面化攻守打法的特点和比赛节奏的加快,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地进行交叉换位,既积极参加进攻,也积极参加防守。运动员在一场正式足球比赛中跑动距离高达10000米——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大运动量训练大运动量训练是运动员超比赛量的负荷,通过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强刺激,使之适应和达到其超量恢复,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手段。回顾大量课训练,我们有如下经验和教训。从下表可看出,1965年和1972年冬训大量课时间多达三小时以上,实际训练时间二小时三十分左右,跑距在15000米左右,快跑近5000米,练后情绪疲沓,不易兴奋,反映在比赛中感觉有劲使不出来,赛后不觉很累。1979年梧州冬训,大量课时间较短,为125分钟,实练105分钟,跑距8600米,快跑4600米,占跑动总距离53%。课的内容主要是对抗性射门、盯抢,结合球的速度耐力训练。队员情绪高。比赛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高强度跑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评估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高强度活动体能的变化特征。运用SIMIScout比赛分析系统对21名国奥队员和25名国青队员在 一个赛季里的比赛体能表现,及YoYo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比赛中的高强度跑动距离可以作为评价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 比赛体能状态的敏感指标;(2)描述了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活动距离,尤其是高强度跑动距离的变化趋势;(3)国奥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高 强度跑动距离明显多于国青队运动员,国奥队运动员的YoYo测试成绩明显好于国青队运动员;(4)优秀青年足球队的中后卫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高 强度跑动距离明显少于边后卫、前卫和前锋运动员;(5)构建了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高强度跑动距离的评价标准,可应用于运动员比赛 中体能状态的评价与诊断。  相似文献   

7.
随着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速度和速度耐力的增强,攻防技术的不断提高,全攻全守整体打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足球的特点和趋势正沿着速度愈来愈快、争夺愈来愈激烈、配合愈来愈默契的方向发展。在激烈对抗、纷繁复杂的比赛中,要使攻防战术更有成效、更具威胁,不仅进攻时需要无球队员拉、插、切、撤等跑位的接应,即使由攻转守时防守队员也要立即进行站位、补位、封堵、紧逼与阻截等无球跑动。据统计结果表明,运动员在一场九十分钟的足球比赛中,平均控球时间只有2分钟左右,而无球跑动时间竟达28—29分钟,相当于控球时间的十几倍。此外,队员准确及  相似文献   

8.
<正>就足球运动员而言,耐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在90分钟比赛的跑动距离约为6.5公里11.3公里(取决于场上位置),而耐力的发展始于青少年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足球选项教学和训练中,通过有球跑动、传球练习、结合跑动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耐力方面的练习,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丛林漫步(一)练习目的发展学生有氧耐力,提高运球和控球  相似文献   

9.
运用德国SIMI公司的Simi Scout测试软件对201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的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半决赛以及决赛的12场比赛(除部分运动员退赛)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运动员比赛的胜负和移动距离、平均速度以及最大速度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跑动距离和最大速度的模型建立对比赛的胜负具有预测作用;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跑动距离与比赛胜负呈负相关,最大速度与比赛胜负呈正相关;跑动距离和最大速度对比赛胜负的预测作用与运动员及其对手的实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运用“简极-茵战K1”智能足球运动表现分析系统采集12名大学生运动员在8场正式足球比赛中的跑动和心率相关指标,量化运动员的外部和内部比赛负荷。结果显示:(1)在外部负荷方面,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在正式的足球比赛中场均跑动距离(8 464±822) m,其中,慢速跑跑动距离约占39.8%,低速跑跑动距离约占30.2%,高强度跑动距离约占5.1%,场均高强度跑动次数(30±14)次;在内部负荷方面,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平均心率为(160±11) 次/分钟,52%的比赛时间处于80%最大心率以上区间,仅有14.5%的比赛时间内处于70%最大心率以下区间。(2)后卫球员的跑动总距离大程度地低于中场(ES=1.2,可能性>95%)和前锋(ES=1.4,可能性>95%),高强度跑平均间歇时间则中等程度地高于中场(ES=0.6,可能性>75%)和前锋(ES=0.9,可能性>75%),后卫球员在比赛处于中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比例中等程度地低于中场(ES=1.0,可能性>95%)和前锋(ES=1.1,可能性>75%)。前锋球员在比赛中的最大跑动速度(ES=0.7,可能性>75%)、步行距离(ES=0.8,可能性>75%)、慢速跑跑动距离(ES=0.6,可能性>75%)和中等强度心率区间占比(ES=0.7,可能性>75%)皆中等程度地高于中场球员,而低速跑跑动距离(ES=0.8,可能性>75%)、平均心率(ES=0.6,可能性>75%)和高强度心率区间占比(ES=0.6,可能性>95%)则都中等程度的低于中场球员。  相似文献   

11.
足球拾零     
△一场足球赛的总时间是九十分钟。如果除去发边线球、球门球、罚球、角球、入球后到中圈开球及其他浪费掉的时间,实际比赛的时间只有六十五分钟左右。△在九十分钟的比赛中,一个运动员真正接触球的时间,加起来平均不到五分钟,达到  相似文献   

12.
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IMI°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对63名参加第11届全运会曲棍球比赛的男子曲棍球运动员的比赛跑动能力进行分析,在不划分位置情况下,曲棍球运动员上半场多数速度段跑动距离和跑动总距离高于下半场多数速度段跑动距离,表明下半场由于体能下降导致多数速度段的跑动距离有所下降。经过t检验发现,曲棍球的第1速度段跑动距离上、下半场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曲棍球第1速度段的跑动距离在下半场下降更明显。在划分运动员位置情况下,量化了曲棍球前锋运动员、前卫运动员和后卫运动员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速度段的跑动距离。通过对比发现,曲棍球比赛中,运动员跑动距离存在显著的位置特征,前锋运动员和前卫运动员无氧高强度和无氧有氧混合中等强度跑动和跑动总距离要高于后卫运动员。前锋运动员、前卫运动员和后卫运动员上半场多数速度段的跑动距离和跑动总距离高于下半场多数速度段的跑动距离,通过t检验没有发现更进一步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在足球比赛中 ,跑动是运动员最基本的素质。观察、统计和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情况 ,找出具有共性的活动规律 ,掌握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特点 ,可对教练员在训练中运用合适的训练方法提供参考。1 跑动时的活动轨迹都是不规则的曲线运动。根据观察和统计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有球和无球活动情况 ,其共性特点是 ,跑动时的轨迹是不规则的曲折线运动。如在攻守不断地转换过程中 ,摆脱、盯人、运球突破、抢截、插上、补位等。在有球活动中 ,曲折线运动约占97 %,在无球活动中 ,曲折线运动约占86 %。2 跑动时的动作应急多变。在比赛中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男子足球队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距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相比,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在跑动总距离上均少于比赛对手。2)在各级跑速的跑动距离上,守门员中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边后卫高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中前卫慢跑以下的跑动能力明显多于比赛对手,而低速跑的跑动能力明显少于比赛对手。3)高强度的跑动能力,尤其是冲刺跑的跑动能力较差,是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与比赛对手体能水平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比赛中体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是运动员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基础,对比赛期长时间高水平竞技能力的保持和伤病的预防也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国家队运动员比赛中的体能特征,并且与国外优秀足球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球比赛负荷量大,小负荷运动比例大.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距离与国外运动员差距并不明显,但是,前锋和中场运动员的跑动距离相对较少;比赛负荷具有阶段性.在90 min的比赛中负荷强度出现2个峰谷,即在30~45 min和60~75 min两个时间段.在第2个峰谷,中国队运动员的跑动距离处于整场比赛较低水平,可能会影响这一时间段的技战术能力发挥和场上的攻守平衡局面.  相似文献   

16.
浅析无球队员的跑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足球比赛有时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即交战双方中的一方在场上的队员似乎多于另一方。在正常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但在比赛场上的局部地区,又确实是某方人数多于另一方,这就是足球队员有效活动所起到的效果。据统计,一场90分钟的比赛,纯比赛时间约为60分钟,平均每个队员的控球时间也只有2-3分钟,而比赛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无球状态,可想而知,如要在无球状态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将是“极大的浪费”。无球队员的活动是衡量一个队战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也是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差距之一。特别是随着全攻全守全面型踢法的不断完善、无球队员的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有氧耐力在现代足球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分析,以此为中国足球运动在发展有氧耐力方面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一、论述与分析有氧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输送氧的能力,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为提高运动员负荷提供一定的前提条件。根据运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足球运动属于有氧耐力的项目。现代足球比赛具有对抗剧烈、技战术复杂等特点,同时参加运动的关节比较多、比赛时间长、体能消耗多。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距离可达到10000米以上,还要在跑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年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位置运动员在跑动距离、有球和无球跑动距离、不同强度跑动时间以及最大跑动速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根据运动员场上位置、角色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以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对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比赛活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正确评价我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比赛活动中体能情况及活动特征,为国家队提供准确的训练比赛信息,使用S IM I系统首次对我国国家队优秀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进行定量测量。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发现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比赛跑动总距离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跑速下的活动距离也不同,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男子优秀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男子优秀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的状况,使用SIMI°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对2004-2008年来中国国家队、国奥队运动员参加一系列比赛中的跑动能力进行定量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从比赛跑动能力总体状况、系列比赛跑动的纵向比较、中国队与比赛对手跑动距离分析、中国运动员不同位置跑动能力比较分析、不同位置运动员跑动距离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