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形势的发展,我省许多县级广播站纷纷升格,由站改台;广播设施也逐步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广播节目设置、播音风格等的转化,其中有不少成功的尝试,但似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种倾向,即偏离农村,一味追随城市大台的“城市化”倾向。所谓“城市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节目设置上,盲目模仿城市大台。上级台、城市大台为了满足各层次听众的需要,节目基本上是“大而全”。县级台站仿此就搞了个“小而全”,如以专题节目为例,就有“青年节目”、“少儿节目”、“市场与信息节目”、“法制节目”等等。有的台的新闻性节目就多达  相似文献   

2.
现在电台越来越多,为了给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听众,大家都在研究如何“讨巧”能够吸引更多的听众,其中如何定位就是大家经常研究的议题之一,如节目定位、内容定位、风格定位。也有人把这种定位具体成了专业化运作,因而电台就有了“经济台”、“艺台”、“娱乐台”、“新闻台”等。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和愿望相违背的,有的自以为定位很专业,但收听率却上不去,或说是不理想,相对来说广告收入也上不去。结果为了有更高的收听率,争取更多的广告收入,许多电台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偏离自己原先定的节目内容,开始往里面  相似文献   

3.
蔡跃华 《视听界》2004,(3):81-81
自1986年我国第一家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台诞生以来,经济台在其发展过程中良莠不齐。有的经济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地方综合台中的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节目质量与创收水平齐头并进,有的经济台却陷入发展的低阶段,经济指标和节目品质持续徘徊不前。对此,业内人士感到痛惜。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是广播资源的浪费, 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部分经济台发展艰难的关键因素乃是由于缺乏自己的立台之本即整体的鲜明的经济特色以及服务经济建设与经济生活的特色品牌节目。《中国广播电视学》一书中,把广播的功能细分为:宣  相似文献   

4.
模式的天空     
和电视同仁聚会时,他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个词就是“模式”。电视节目已进入到了模式竞争阶段,称霸荧屏的多是成熟的模式节目,这刺激着电视制作人的神经,梦想着“模式”这一秘笈能够一招制胜。有的台成立节目研发部,鼓励自创节目模式;有的台组织国外热门节目观摩会,挑选骨干人员赴欧美等国学习先进节目模式;资金实力雄厚的台则重金购买国外成功节目模式,或与国际节目创意公司协同研发节目模式。然而,电视台趋之若骛的“模式”,在国内电视荧屏上,能活多久?  相似文献   

5.
目前,但凡探讨“说新闻”,总会提及陈鲁豫的《风凰早班车》,仿佛这档节目成了广播电视节目“说新闻”的鼻祖。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播节目改革之初,全国就涌现出了不少以“说”、“聊”为主要播讲方式的广播节目,而且很受广大听众欢迎。今天,“说新闻”已全面开花,但有的台“说新闻”却不那么灵了,收视率也不看好。本试图通过对当前“说新闻”几种误区的分析,来探讨怎样保持“说新闻”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广播电视“说新闻”类的节目逐渐增多,不少优秀的“说新闻”节目受到受众的喜爱。但是有的“说新闻”节目还有一些不足,试分析如下。一、一味追求语速快。有的“说新闻”节目,一味追求语速快,认为只有说得快才能说明嘴皮子溜。殊不知,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大脑也有一个反应过程,开机关枪式的语速令受众费解,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说新闻的语速应该以受众感到舒服、听得清楚为标准,这个标  相似文献   

7.
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节目兴师动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摄制出来,观众反映平平;而有的节目,人力物力消耗不大,却受到观众欢迎。我台有几个节目,在这方面就有值得回味之处。小节目引起大反响春节前夕,我台录制了一个小小的歌曲节目,起名《春节组歌》,内容是在大海、孔雀的衬景前,由三个演员演唱了《迎春四喜》、《过小年》,《包饺子》、《拜年歌》、《闹元宵》五首歌。这个节目一无豪华布景,二无宏大场面,但是,除夕夜播出后反映很好,值班人员收到不少电话要求重播,说:“欢度春节时看专门歌唱春节的节目亲切极了!”还接到郊区农村打来的一个电话,说《拜年歌》里说的两家大嫂不说话,拜年解开了死疙瘩”的词儿在他们村应验了,还要求电视记者去采访呢!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对20多家地市级电台的节目安排进行研究,发现有的台连新闻节目都没有重播,专题节目重播的也不多,很多节目的重播次数减少或者取消了,只有那些有经济收入的联办节目才重播。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不少听众很有意见。重播是广播电台自身特点决定的,是满足听众需求的重要环节。广播节目重播一是可以弥补广播的缺憾。如,有些稿件播前通知了被报道单位,但播出后,被报道单位说“没找到你这个台”或者“只听了半截”,要求再听一遍。可是,没有重播就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果有重播,不仅可以满足听众的需要,有的听众还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保存。…  相似文献   

9.
经济广播电台的节目设置应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而完善。10多年前,珠江经济台采用综合台节目模式,借助传播形式和手段的重大突破,取得了成功;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经济台应走上传播内容专业化,经济专题为主体的道路;并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体系结合广播传播规律设置经济专题节目。 历史的回顾──“珠江模式” 经济台综合型节目设置分析 1986年,第一座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台诞生.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决定了“珠江模式”经济台的特点是综合型的节目设置…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初的几年里,广播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改革,推行主持人节目,组建系列台,竞相搞板块节目、直播节目、热线电话、听众点播等。这期间广播着实地风光了一阵子,红火了一阵子。 从那时到现在,大约三年过去了。这三年广播似乎又有些沉寂。一些电台、系列台,尽管台名不同,节目却大致相似:都是大量的流行歌曲加广告,加点歌,加热线电话节目,中间加几次新闻信息。有的节目程式化、一般化、浅薄化。“经济台现象”开始时新鲜,许多听众热情欢迎,热情到由“听众”成为“听友”再成为“发烧友”。现在,这些本来属于广播的“发烧友”许多已不再热衷于听广播,而为一些新鲜的电视节目所吸引,成为电视的热心观众。农村有线广播网杆倒线断,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广播是否会经不起  相似文献   

11.
“了解生活资讯,把握生活节奏,《整点信息超市》关爱生活方方面面”;“《整点信息超市》,不可不听,不可忽略的生活资讯”——这是浙江电台经济台出频率最高的两条宣传带,每天在18个整点播出。 2000年4月,浙江电台经济台调改节目:把原来的《整点新闻》改造为《整点信息超市》。一年后,《整点信息超市》成了体现经济台频道特色的标志性节目。有听众写来反馈意见说:《整点信息超市》内容实在,表达简明扼要,不少是“雪中送炭”式的信息,真正给老百姓送去了方便和实惠。与内容宽泛的  相似文献   

12.
板块节目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型广播节目形式。它的出现,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广播界,给我国的广播园地带来勃勃生机,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可以不夸张地说,板块节目的出现,对我国的广播节目改革有划时期的意义。由于板块节目表现了巨大的活力,目前全国大多数电台都设置了数量不等的板块节目。有的是在原有的节目布局中调整设立几个板块节目,有些台如各经济台及其他系列台,全台  相似文献   

13.
南风北渐。继1986年濒临港澳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并取得成功之后,全国广播界陆续办起了许多“经济”台,还有不少“人民合”也打破了几十年录播的老框框,设置了一批“提纲加资料”式的主持人直播节目。但是,“提纲加资料”在我们国家的广播电台毕竟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由于缺乏经验,更由于理论上对这种方式研究得不够,使相当一部分直播式的主持人节目内容浮浅,“水份”很多,有着明显的“媚俗”倾向。上海台的文仪在《主持人节目发展中的一些思考》一文中描述了这种情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家电台为了给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听众,都在研究如何“讨巧”地吸引更多的听众,自然,如何定位就成了经常研究的议题之一。如节目定位,内容定位,风格定位。也有人把这种定位具体成了专业化运作,因而电台就有了“经济台”、“文艺台”、“娱乐台”、“新闻台”等等。但实际情况并非能如愿,有的自以为定位很专业,但收听率却上不去,相对来说广告收入也上不去。结果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台的问世,一改我国传统广播的模式,以它新颖的编播形式、丰富的节目内容,深受广大听众的青睐。但一种新生事物,开初总不免有人对它产生一些误解、诸如:“经济台是经济过热的产物。”“开办经济台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人民台是官办的,经济台是民办的。”等等。到底经济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的任务和性质是  相似文献   

16.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你知道吗”节目,从1978年10月开播以来,一直受到听众的钟爱。许多听众来信说:“我每天必听这个节目”。多次听众调查也显示:“它是江苏台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这个节目每天播三次,每次播十分钟(过去为五分钟)。它有大量的来稿和来信,有大量的采写、编辑和通联工作,然而,为这个节目投入的人力和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一年半的浪难探索,我们陕西电视台大型经济评论节目《经济生活点评说》以节目自身的活力和富有思辩色彩的整体韵味,探索出一条使经济报道生动活泼而又富于理性的路子,对于改变目前泛泛而沉闷的经济节目报道方式作了有益的尝试。收视率扶摇直上名列陕西台前茅,被广大观众誉为陕西的“焦点访谈”和“经济半小时”.成为一个名牌栏目。一、加强策划.多出精品.服务大局。《经济生活点评说》紧紧围绕陕西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从生活的角度探讨经济;从经济的视角透视生活”,让镜头聚焦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让话筒对准百姓生活的点点滴…  相似文献   

18.
林萧 《中国广播》2007,(3):37-37
近些年,随着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节目广受青睐,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我”为由头来说事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前一段某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感谢替自己上节目的另一位主持,并说了一点自己出差的感受。但后来受到了一位领导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对听众的不尊重,“在广播中要少拿个人说事”。由此我联想到如何看待说“我”,如何把握说“我”的尺度,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是衡量一个主持人节目高下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撤县建市热方兴未艾,县广播站纷纷升格,由站改台,办起了调频广播,原先的县广播站摇身变成了市广播电台。一些县台开始一味向城市台靠拢,无论是办台宗旨,还是节目设置,无论是宣传内容,还是宣传形式,都摆出了城市台的架子。但是,县台节目这种“城市化”倾向的改革,结果却并不近人意,有的甚至还每况愈下。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节目拉近了电台与听众心理上的距离,使听众感到有了一个和自己交流的具体对象,感到可亲、可近,从而在听众中产生一种吸引力。重庆经济广播电台成立一年多来,吸引了大量的听众,在重庆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广播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采用了听众喜爱的主持人节目的形式。听众来信写到:“主持人在节目中和我们谈心,为我们服务,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那么,是不是采用了主持人节目的形式就一定能够使听众感到可亲、可近了呢?也不尽然。有的听众曾对我说:“主持人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