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昌教育》2007,(12):42-43
据统计,2007年高考,30个省份产生66名高考状元:其中女生46人,男生20人,女生比例超过70%。这还只是一个绝对数字,如果把男女生在高中阶段的人数比例,以及高校男女入学比例等因素考虑进去,这一数字就有放大的空间。因为从目前来看,虽然女生入学比例不断增加,但整体上,在参加考试人数及高考录取比例中,男生还是应该超过女生的。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华裔女生汪晓宇曾是一名"问题少女",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都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但她最终成长为澳大利亚引人注目的青年领袖。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IB考试并以99.95的高分成为"国际高考状元"后,她还学会了驾驶飞机,实现了在蓝天自由飞翔的梦想。每年的上半年,都是各国高中生,用各自的方式先后"攻陷"大学的时间。近年来,随着高中留学热潮的兴起,除了"中国高考",托福、雅思、美国高考等,也越来越为我们所熟悉。在这些考试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为"国际高考"的IB考试,正成为全球高中生进入世界顶级大学的"特别通行证"。汪晓宇便是创造了"国际高考"奇迹的一名优秀学生。她5岁随父母定居澳大利亚,高中毕业时,参加联合国教科文举办的当年度IB考试,从全世界6万多名国际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一考试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华人"女状元"。  相似文献   

3.
高校女大学生比例上升现象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王旭明 《生活教育》2012,(15):16-17
一如往年,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得炒作高考状元,尽管有些地区和学校明确提出不公布高考状元,但打开电视、报纸、网络,各科高考状元甚至包括作文满分者还是迎面撞来,  相似文献   

5.
有高考排名就是状元,有状元就有无数的拥趸者。尽管高考之前一些新闻媒体和教育行政部门就曾信誓旦旦,强调今年不再热炒高考状元,可到了亮分之时,各种“状元新闻”还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本人虽说无追捧名流之雅好,但由于工作关系,对这些考场上的得意者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还是不能不多上一分关注。因为这或许会成为我日后为弟子们指点迷津点石成金的锦囊妙计和绝佳法宝。可这类新闻看得多了,却并未使我生出一丝“淘尽黄沙始得金”的欣悦,反倒有一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失落。原先在我心目中还算高大的状元们的身影也在一篇篇“状元新闻”的解读中渐渐变得矮小和模糊。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高考,总是带来许多发人省思的教育信息。关于“女状元”辈出的消息,并非始于今年,只不过今年又一次被验证和强化。北京今年和去年文理两科的“状元”均为女性;陕西今年文理科3名“状元”均为女性;各地的文科状元大多为女性;上海今年文科前10名中,7名是女性(去年8名是女性)。高考成绩,尤其是文科“男不如女”已是各大城市的普遍现象。文科院校的女生更是占绝对优势。今年北京重点大学录取的文科学生中,女生占73%。北京外国语大学1994年招收的男女生比例,已为1.3:8.7,必须降格以求才能招到男生。去年,上海大学也传来美院招生几成女生一统天下的消  相似文献   

7.
《同学少年》2013,(3):52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举办科举考试并开设"女科",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破天荒之举。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西王肖朝贵的妻子洪宣娇。傅善祥不顾世俗偏见,报名参加女科考试,结果考中一甲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  相似文献   

8.
尽管高考之前许多媒体和教育行政部门就信誓旦旦,强调今年不再热炒高考状元,可到了亮分之时,各种“状元新闻”还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对这类新闻自然多一份关注。因为这或许会成为我为弟子们指点迷津、点石成金的锦囊妙计。可是看得多了,  相似文献   

9.
状元≠人才     
金榜题名时,状元最荣光。荣光过后,这些状元们走上工作岗位,在各自的领域表现如何?调查显示,自1977年至2008年的32年间,中国大陆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无一位是在学界、商界、政界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相似文献   

10.
李妍 《内蒙古教育》2009,(19):33-34
在江苏宣布取消高考状元排名还未来得及收纳民众的评断之声时,一件意料之中的尴尬事还是发生了——无孔不入的媒体最终还是找到了所谓的“疑似状元”,并继续长篇累牍地向公众宣扬着“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状元经”。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位女将军、女诗人、女政治家,但真正的女状元,却只有一位。 古代的女人不是不想参加科举,而是因为历朝历代的法律都规定了科举的性别——男,女人考秀才就是犯法,要吃官司,而且弄不好还要砍脑袋。所以,在科举制度统治中国的前1200年里,一个女状元都没产生过。  相似文献   

13.
长达1300年科举制造成了中国人的状元情结,这种情结并没有随着一百多年前科举制的谢幕而终结,“高考状元”这个说法就是很好的见证。前不久,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了一份《1999~200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这项调查历时8个月,对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560位“高考状元”作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将撬动地球。"对于高考状元们来说,他们确实在每年的六七月间撬动了整个中国。一时之间,原本默默无闻的十七八岁的孩子们被聚焦到了镁光灯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各种神奇的学习方法、状元经也一一浮出水面。当那阵炒作的燥热逐渐褪去,当状元们都已光环落定,在这个"状元后时代",我们更愿意还原一个个真实  相似文献   

15.
庆出蓝 《求学》2004,(12):12-14
从临洮到北京有多远?中学的历史课本形容秦代长城之长: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也就是说,秦朝的士兵在临洮点燃烽火,依次传递,彼时北京那块地面上的百姓也许要酣睡数夜才能看到烟丝袅袅。2004年6月,当临洮人庆出蓝走出高考考场那一刻,北京已赫然于眼前。她从小就做北大梦,梦想不远,因而北京不远。  相似文献   

16.
今天人们对于高考状元群体的关注已经形成了一种热潮。高考状元产生的土壤就是现行的教育评价方式和选拔模式。形成高考状元热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不充分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追求稳定的心理需要榜样的存在、高考状元培养圈的推动、大众媒体与商家的宣传和炒作、高校之间对状元的争夺。对高考状元热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认识它并更理性地对待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朱曙初 《中国教师》2011,(19):36-38
<正>20世纪90年代的素质教育大旗猎猎,催得"千树万树梨花开";21世纪的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亦是"东方风来满眼春"。然而,近10年来,围绕教育如何培养有素质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这个话题,我们眼前呈现出一道道抹不去的风景——"考试崇拜"、"高考状元"和"三国演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招生竞争),等等。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8.
哈佛大学每年都拒绝国内的一些“高考状元”。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11名内地各省市高考最高分的考生,申请入读香港大学时被拒绝。理由是学校对申请人的成绩跟面试等综合表现同等重视,以免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 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每年都拒收中国的一些“高考状元”,理由是对这些“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有高考排名就有高考状元,有高考状元就有无数的拥趸者。尽管高考之前许多新闻媒体和教育行政部门信誓旦旦,强调今年不再热炒高考状元,可到了亮分之时,各种“状元新闻”还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本人虽说无追捧名流之雅好,但由于工作关系,对这些考场上得意者的学习方法、生活经验还是不能不多一份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按高校“大扩招”前22年(1977年~1998年)和后10年(1999年~2008年)两个时间段,对各地区高考状元的状况展开调查分析。此次调查到的高考状元有1120多人。调查结果显示,三十多来,高考状元没能按人们所预期的那样,成为事业的佼佼者,各行各业成名的人才,如知名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发明家中,都没有高考状元的身影。为什么会这样?是这些状元们在自身天赋上存在问题,还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出了问题?这个问题真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包括众多的教育专家们)以及社会各界其他人士好好思索。因为,这个问题关系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