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知识,儿其是改变条件时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和化学反应方向这两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下面就此关系通过改变浓度举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比较这两个概念1.化学平衡移动。所谓平衡移动,是指同一个反应的两个不同"终态"间的关系,是"旧"平衡与"新"平衡之间的关系。但在改变化学化学反应条件后,还没有达到平衡前,这只是一个化学反应方向问题。2.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反应方向,是反应进行的一个过程,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均可讨论化学化学反应方向问  相似文献   

2.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和“化学反应方向”都属于化学热力学研究范畴.而一个反应在条件一定时只有一个热力学方向.对于一个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改变影响其平衡的一个条件时,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其移动的方向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平衡的移动是一个过程,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等温式,利用K与Q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平衡移动是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体系,条件改变后,判断平衡是否移动的关键是看条件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并且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才发生平衡移动。处理这类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经常会用到勒夏特列原理。注意:该原理适用于只有一个条件(温度、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变化的情况,当多  相似文献   

4.
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学习中,“等效平衡”、化学平衡平移动时各种量的变化的判断等问题,对学生来说始终是难点,个别情况下如不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等知识,学生无法直接完成这些问题。但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如果依据化学平衡建立只与条件有关,而与过程无关的原则,转变思维方式,巧妙设计“路线”,可以使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用简单办法解决复杂问题。在通过巧思妙解,攻克化学平衡难点的同时,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职业中学的化学教学中,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是包含溶解平衡、电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的一个平衡理论体系,而化学平衡则是这一平衡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是分析其他平衡移动的基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涉及到的两个问题,化学反应速率描述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平衡描述的是通过化学反应有多少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即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平衡问题实质上也是速率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以可逆反应为研究对象,以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为理论基础,来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因此,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于教材中采用文字来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化学平衡的移动,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本部分的内容,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示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平衡的移动过程,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很准确的判断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及平衡移动的方向。化学平衡的特征可以概括“成动、定、变”三个字,也就是说,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随着平衡体系条件的改变,化学平衡会发生变化,原有的化学平衡被打破,将建立新的化学平衡。下面是在反应体系的其他外...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这节教材时面临这样几个难点:1.化学平衡状态本身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建立。2.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状态也随之改变。3.化学平衡过程中“动”与“平衡”的关系是什么?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难在脑子里产生一个完整的化学情景。用传统讲解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运用CAI课件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愉快而又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化学平衡的建立或移动与过程无关,只与起始条件及条件的改变有关。当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发生改变时,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然而我们发现还是有人在具体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情况时,常常犯晕。我试图找到其中一些问题的病根,一一祛除。一、化学平衡"向左走"或"向右走"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拜读《化学教学》96-9期45面李安彩同志“化学平衡教学中一个易被误解的问题”一文,有些不同看法,提出与李安彩同志商榷.文中叙述到:“对平衡体系加入HI使V正增大且v正>V逆,平衡向右移动,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平衡不移动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最终得出结论:“一定温度下HI的分解反应达互平衡后,国增减HI的量导致压强改变,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各物质的平衡浓度随之改变,但HI分解率保持不变ffw我们认为,李安彩同志的分析和计算的其他方面都是正确的,但是得出“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结论是不要的,不妥之处在于混淆了“破…  相似文献   

9.
缪得林 《甘肃教育》2003,(11):44-44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在定性分析或全定量推理上较容易理解,但在“半定量”的程度上理解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却不容易。在此,对有关化学平衡及移动的“半定量”问题,举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勒夏特列原理应用的"三步判断法".目的:阻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的改变;方法:化学平衡的移动;结果:阻而不止.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条件.应用范围:化学热力学平衡体系;应用目的:定性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影响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因素改变:改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华 《考试周刊》2009,(27):220-220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压强、浓度、温度等),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那么化学平衡动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改变,下面就二者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化学平衡移动是指因条件的改变,使原来平衡的化学反应重新向某个方向进行,直到达到新的平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概括为: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3.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下册中,关于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这样叙述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我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发现这样叙述会影响学生对勒沙特列原理的正确理解,容易使学生对条件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方向这两个不同概念发生混淆,误认为增大压强(即减小体系体积)与向减小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是一会事。  相似文献   

14.
正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图像曲线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多种图像,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关的知识规律进行分析考查。题目往往变化灵活,涉及内容多,要求高,迷惑性强,特别注重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化学平衡图像呢,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1、掌握有关的概念与原理,尤其是外界条件的改变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讲,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  相似文献   

15.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概括了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本文拟从四道选择题的讨论,对化学平衡移动中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例一:一化学平衡体系,当改变一个条件后,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增大了。该平衡( )移动。 (a)一定没有;(b)向正方向;(c)向逆方向;(d)可能没有。此题易误答为b,其实正确答案应为d。例如:对CO(气)+H_2O(气)=CO_2(气)+H_2(气)平衡体系,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生成物CO_2的浓度增大,但平衡并未  相似文献   

16.
勒沙特列原理很实用,但因未注意适用条件和应用方法而常会错用滥用.勒沙特列原理是一个经验性的定性判断规律,只适合“封闭体系”、“单一因素改变”的情况.应用时应注意“改变”与“减弱”的因素必须具有对应的同一性.“减弱而不抵消”只是一般规律,不能适用所有化学平衡问题.化学平衡中的定量判断问题应结合“平衡常数”解决.  相似文献   

17.
某些看似简单,初始条件为零的物理问题,解决起来却颇为复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用“零分解”的方法处理,简洁明了,直观而且深刻.所谓“零分解”法是把条件“零”分解为等效的两个或几个“非零”量分别处理,将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相对简单的问题,求解得到的结果再合成.  相似文献   

18.
阳江 《高中数理化》2013,(19):56-57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内容,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化学平衡移动问题属于“过程”研究,对于相同条件下不同平衡状态各相关物理量的比较,可以利用“数学建模”借助于“等效平衡”模式来分析,然后进行不同平衡状态物理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结合例题指出学生在处理化学平衡问题时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并对学生解答误区的产生进行剖析.提出了恒温恒容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不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体系中有固体或液体存在时,平衡的移动可能会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增大反应物浓度和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对组分含量的影响不一定相反;不能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