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一场素质教育校长论坛,在与校长们的交流中,有校长表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策略为“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两手抓”意为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应素质教育”(即应付素质教育);“两促进”是既促进“应试教育”,又促进素质教育;“两不误”是一方面不误“应试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似乎已铁定成了一对“亲密敌人”。说它们是敌人,是因为许多人总认为,只要有“应试教育”就无法实现“素质教育”,而一提“素质教育”就得马上把“应试教育”踢开,永远别让它回来。说它们亲密,是因为人们一谈“应试教育”就必然提及“素质教育”,而一谈“素质教育”又绕不开“应试教育”,二者亲密得如同连体婴儿,相互都不愿连着,却暂时还分不开,可又必须得分开,分开了,又依然是同母手足,对立中有着统一。目前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似乎更像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应试教育”日益成为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严重障碍;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教育模式的转变,探讨了素质教育概念的涵义,阐述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本质特征,从“应试教育”诸多弊端的分析中,得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人本”与“经本”博弈——素质教育何以步履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华 《教育导刊》2007,(12):12-14
素质教育彰显“人本位”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对人的人文关怀;应试教育则反映中国现时“经济本位”的实际需要.适应了现代化先行国家自19世纪初以来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素质教育的理想追求与应试教育的现实适应性二者之间,存在跨越世纪的发展鸿沟。这种鸿沟,导致在“人本”与“经本”的博弈中,应试教育占有明显的阶段性优势,加之素质教育自身存在着先天和后的缺陷,从而使素质教育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6.
李宁 《农村教育》2005,(6):34-35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来,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文章可谓是铺天盖地.确实也有不少就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深入地阐述.笔者就自身的理解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总得来说就是:应试教育不能全盘否定.但原有的模式一定要改:  相似文献   

7.
本具体分析了“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家长对考试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同时深刻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危害。通过比较分析,论指出广大教育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初稿素质教育,也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 ,“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课”教师首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引导、开导和启导 ,当好课堂教学的向导。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一种教育。具有全面性、全体性、主体性、个性性以及创造性。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既对立又统一。在育人的指导思想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在具体的教育方法、内容以及教育评价等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政府做出政策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要摆脱“应试教育”影响,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不仅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总对策,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我们结合具体实际,在“减负”和实施素质教育总体思路和确立工作重点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浅谈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虎林 《成才之路》2009,(34):36-37
“素质教育”这个词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与此同时,要求对统治教育上千年的所谓“应试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虽已提出好长时间,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也有所了解,没有人说不好或者不对,但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声势造的很大,却落不到实处,或是课外素质教育,而课内仍是应试教育,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转变人们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目前,以实施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展开。教育行为的转变要以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为前提,因此,弄清“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源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是时代的呼唤。在研究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解决“什么是素质教育”的问题。素质教育是和应试教育、博雅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不同的一种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成人”的教育,“和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前,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回顾近几年我校初中数学总复习工作,应当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因此先就如何全面开展总复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从而使得我国的教育模式应从根本上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借用“PK”这个随“超女”红透大江南北的“猛词”来谈论教育,已不再新鲜。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对冤家“PK”了20多年至今不分胜负。“应试教育”虽然骂声不断,但却人气指数居高不下,大有冲入决赛、折桂夺冠之势。说到底,还是一个“私”字在作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应试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教师担负着履行教育职责、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改革、探索,在素质教育中发挥自己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琼瑶 《中学文科》2005,(10):23-23
改革开放,推陈出新。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考试形式从闭卷到开卷,是教改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培养和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传统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