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 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丰富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推动了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用达标取代体育课。体育达标,学校年年定指标,省、市、县、学区,年年有评比,为了在验收评比时榜上有名,有些学校的体育工作便以达标为中心,撇开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用达标取代体育课,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二、选择的达标项目片面,采用的练习方法简单。为了提高达标率,体育教师都喜欢选择最简单的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达标项目,小学三至六年级,年年不变。有的学校为了给三年级打好达标基础,从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2011,(9):6-6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特作出如下规定: 一、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是各级各类学校必修的身体教育课。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证学校体育实施的基本措施。因此,要搞好学校体育工作,首先应该重视体育课教学。体育课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课堂上,教师既要讲解,又要动作示范和组织适当的练习形式,还要让学生通过思维和身体活动的紧密结合,去领会动作要领,掌握运动技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体育课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上好体育课,不仅对学校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起到保证作用。因此,每个体育老师,必须提高对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改进和提高课的教学质量。 课的有效组织和教法是上好体育课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5.
对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看法湖北省邮电学校夏振东体育课是一门实践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都是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国家教委、卫生部、体委联合制订了高中等学校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这个文件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依据,是体育工作立“...  相似文献   

6.
我国推行的学校“冬季阳光跑步”活动,宏观上是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种探索与创新体育教育,微观上是为学校体育教育、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等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开展学校“冬季阳光跑步”活动,对全国亿万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持续奔跑能力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等)是全面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份,对实现学校教育和体育强国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是与练习的时间、次数密切相关的,然而,体育课在整个体育活动的时量上仅占25%(以每天1小时折算),仅仅依靠体育课是远远不能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的,必须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体育技术、技能,所以说,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廷伸和补充。对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8.
1、前言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中学体育目的及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与途径之一,是学生在学校参加的除体育课以外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性鲜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普及与提高紧密结合、补偿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而现在的许多中学生面对升学  相似文献   

9.
<正>一、创设走班制活动形式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量,学校每周为一、二年级安排了4节体育课和1次课外体育活动,四、五、六年级安排了3节体育课和2次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我们把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改为以2个年级为组织形式的俱乐部模式。全校共设置了3个层次的活动俱乐部:五、六年级8个班为高段俱乐部,三、四年级8个班为中段俱乐部,一、二年级8个班为低段俱乐部。经过师生的推荐整合,每个层次都成立了11个俱乐部。教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实践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喜欢体育,乐于运动是他们的天性。学校体育课本应是学生喜欢参与的理想乐园,但是,从事学校体育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实际教学的广大体育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就是有些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而且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这种表现越明显。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11.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在高校体育工作中,如果这一部分组织无序,就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根据本校实际和传统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都会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本文从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只注意或者只抓体育课的教学,而忽视或放松了学校体育中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工作,因而学校体育工作处于沉闷的气氛,为了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应该在重视抓紧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也应重视并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队训练与竞赛工作,使学校体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造就世界冠军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1、体育学科教学任务繁重一至二年级体育课4节/周、体育活动1节/周;三至六年级体育课3节/周、体育活动2节/周,全区体育课总课时数1725节/周,体育活动总课时数853节/  相似文献   

14.
何为学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郑金波素质教育中提出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升学体育考试、体育合格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也以测试“身体素质”为主。于是有的人就以为学校体育就是为了发展学生几项身体素质。不少学校特别是初三年级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全被...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环节,高等学校体育课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上好体育课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我们的职责。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考察当前高等学校体育课的基本情况,不难发现一些问题,为此,亟须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改革措施。 197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在三年级以上各年级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体育活动与其耐挫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和耐挫折能力的情况,体育活动各个因子与耐挫折的各个指标的相关性,及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耐挫折能力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其耐挫折能力的提高。建议学校、社会、家庭要加强对体育活动的宣传,让更多中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体育课上要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针对不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区别对待不同性别、年级和地区的中学生;确立合理的体育锻炼目标,增强自信心,不断提高中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提出"课间体育"?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一、二年级每周上4节体育课,三至九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学生每天要达到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但是,根据2006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主持的问卷调查显示,实际上在全国众多的中小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体育课教学效率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努力改进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就必须加强体育课具体教学要素的分析与运用。  相似文献   

19.
1、体育学科教学任务繁重 一至二年级体育课4节/周、体育活动1节/周;三至六年级体育课3节/周、体育活动2节/周,全区体育课总课时数1725节/周,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虽说农村学校体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主要是领导不力,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不能开设或不能开足体育课,已开设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不高,课外体育活动不开展或不正常,体育师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教育部今年将大力加强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要想有效地推动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实现使农村学校学生“人人享有体育”的目标,就必须在如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突破体育次要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