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环境行政执法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治在行政执法环节的具化,以"命令—服从"为主的传统行政执法方式因其浓厚的强制色彩及灵活性的缺乏等,在环境执法中不能完全立足于环境保护的生态立场,切实维护生态权益,以致恶性执法事件、环境执法形式化等"陋习"频频发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法治政府的建设工程,首当其冲地要扭转传统环境执法理念、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完善环境执法措施,融合行政调解、生态约谈、生态承诺、环境会商等柔性执法手段,构建刚柔并济的环境执法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先行保障和预防作用,扭转行政执法负面形象,全面助推绿色、和谐的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2.
综合执法体制作为行政执法体制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具有积极意义。湖北省漳河水库库区行政执法体制中存在的权力分割与管理分治,执法主体多元、队伍分散、合力阙失以及执法模式僵化、手段滞后等结构性问题成为制约漳河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瓶颈。有必要在漳河库区构建以环保为主体的综合执法体制,调适整合行政执法权力,发挥法治在保护水资源环境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做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是整个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基础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农村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根本保障。但当前县级教育执法还存在执法意识不强、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需从完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行政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行政机关滥用引诱性执法方式,使人们对此种执法方式颇有微辞。然而引诱性执法也有其良性价值,在一定范围和领域内,合理利用引诱性执法方式也是开展行政执法、惩治违法行为、实现执法为民的需要。在依法行政背景下,应从明确使用范围、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程序、加强执法救济、完善执法监督、建立执法方式使用审批等方面,对引诱性执法的使用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5.
行政执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执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有必要从立法、执法的过程、司法审查、法律的宣传、监督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难以采集证据,为早日查获违法行为或谋取私利的需要,滥用引诱性执法方式,侵犯行政相对人权益。一定范围内合理利用引诱性执法方式,是开展行政执法、惩治违法行为、实现执法为民的需要,要明确使用范围、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程序、加强执法救济、完善执法监督、建立执法方式使用审批等制度,对引诱性执法方式的使用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将教育行政执法整合划入综合行政执法是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的教育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践呈现出以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为重点执法对象、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为主要内容,以及下移执法重心至镇街为重要措施等基本特征。针对执法主体转变制度依据不足、教育综合行政执法的专业性体现不够、教育行政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衔接不畅等问题,尤其针对处理“双减”政策下教育行政部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执法与教育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趋势之间的关系,应完善执法制度供给、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创新执法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传统行政执法在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受到挑战。智能算法、执法数据安全、执法主体责任、行政执法行为预测等都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变得更加智能,一言以蔽之,人工智能时代必将深度参与并改变传统行政执法模式、执法理念和执法效果。因此,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行政执法问题能为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应对未来及已来的挑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依法治国决定的背景下,目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问题依然突出。通过介绍我国城管的执法依据、职权范围和法律地位,列举我国城市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从立法层面创建一部《城市综合治理管理法》,同时通过完善城管人员执法队伍建设、改进城管人员执法方式、遵守执法程序、健全城管执法监督机制等方式,合理解决目前我国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档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执法意识淡薄,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档案行政执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处罚法》第42条中“等”字究竟为“等内等”还是“等外等”,学界和实践中都有着相异的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答复和第6号指导性案例,两者都明确“等”字为不完全列举,即行政处罚听证的范围不限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三种,“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也应纳入听证程序。然而,对于答复和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其是否只辐射于司法系统内部,对行政执法实践是否也有参考意义,可否作为其执法的依据?实践中很多规章的理解与指导性案例精神相违背,从规范行政意义言之,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法律依据也急需明确。  相似文献   

12.
报复性执法是指拥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因为非法利益得不到满足或受到"损害",滥用职权,报复性地适用法律,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报复性执法是选择性执法的一种。其原因主要是法律赋予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主体的监督较少,另外还有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行政执法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国家机构的运行机制还处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对行政执法理论及实践研究还不够,一方面要看到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期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14.
奎太法则是传统私人执法和公共执法的一种优化结合,代表着公共执法领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我国现行的竞争法执行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竞争法执行中引入奎太机制,可以相对更好地实现对竞争权益的保护,是有效克服当前我国竞争法执行困境的一种路径选择。构建以奎太机制为中心的竞争权益实现新机制,应当着重在原则性设置、主体制度、证据制度、处罚比例分享机制、救济、监督等上予以重点努力,允许试,鼓励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环境。  相似文献   

15.
1988年《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档案执法部门采取的执法手段主要是刚性的行为,柔性措施应用不足。本文针对刚性执法与柔性措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刚性执法是柔性措施的实施保障,柔性措施是刚性执法的必要补充,刚柔并济是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有效途径。最后,从刚性执法和柔性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档案执法效果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行政执法作为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一个部分,是法治实现的最主要途径。然而,我国行政执法还不够完善,需要重构行政执法理念:革除管理本位的思想,树立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实现执法的公平;加快执法程序性建设步伐,实现执法的公正;完善执法配套制度建设,提高执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张津 《许昌学院学报》2012,31(3):142-144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建设行政执法文化有利于建立执法者所共同信仰、遵守和共同拥护、执行的执法理念及执法价值观,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法律的公平正义。现代行政执法是在责任型政府领导下以"民本位"为核心的效率性、有限性、参与性执法,加强行政执法文化建设应当从处于中心地位的精神文化建设、处于中层地位的制度文化建设以及占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质文化建设三方面着力,协同推进,唯此才能保证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告知,是行政执法中的一项重要程序,《行政许可法》第四章"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中确立了多项关于告知的规定。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关键程序,告知可有效制约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增强行政决定的被接受程度,是平衡和调控行政权的重要制度设计。告知程序的适用尚存不足,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中尚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高效、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但现实中,由于行政执法环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对国家和相对人利益造成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按行为学的基本理论(B=f(PE)),行政执法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执法主体认知偏差、能力缺陷和行政执法内、外环境的欠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