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作为文化历史名城和现代都市,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尖锐矛盾。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使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全面有效的规划,是解决矛盾的途径。本文提出在城市规划的各阶段,加强运用城市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对北京地区的高层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并阐述了城市设计在城市环境景观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广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经历了从体现神圣权威意义的围合空间向满足城市市民需要的半围合空间的逐步转变.街道广场空间正是后一种城市广场空间的典型代表.旧北京天桥广场作为典型的街道广场空间,被"遗落"于北京城市规划之外,但因此呈现出非规划性的自由空间结构.其人群特征体现为市民、"城市闲人"以及艺人三者共存互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生产体系,促生出这一广场空间中发达的演艺活动.与之相比,现代中国广场的不足之处总其要可以归结为凸显了自上而下的仪式性内涵,而抑止了自下而上的广场空间中的个体参与,丧失了广场活力.  相似文献   

3.
慢行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慢行交通存在城市化和机动化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城市布局有所改变等问题.因而,建设步行导向的城市单元、创建友好的慢行空间、划分与设计慢行单元等,对提升城市空间功能,展现城市品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代东北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在其它地区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快速推进时,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还尚未起步。二十世纪初年,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开始起步,二十年代东北城市开始迅猛发展,其特点为:一是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二是城市功能开始由以政治和军事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生产方式也由手工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三是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市政设施,市政建设开始由传统型向近代型转变;四是城市新的教育机构不断涌现,报刊、出版等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塑造——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深圳总体层面上历次规划的全面阐释,揭示出深圳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结构塑造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圳特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纲》为城市的线状单中心结构奠定了基础;《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促使带状组团结构的形成;《深圳市城市发展策略》引导城市形成全境开拓的增长极核结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推动城市向网状组群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城市规划过程中,基础数据在存储、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规划工作者在规划过程中空间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利用SuperMap Objects组件式GIS为二次开发平台,微软Visual Basic6.0为二次开发语言,设计开发了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不仅给城市规划部门了解、规划城市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而且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提高认识城市本质的能力,为"数字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市近代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长沙作为内陆城市,城市近代化的起步虽然晚于东南沿海各省和一些内陆城市,但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强烈刺激下,湖南由最保守的省份一变而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城市近代化的发展迅速兴起,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发展趋势。在城市近代化的影响之下,长沙都市文化也由保守趋向激进,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了长沙近代化的发展进程,尽管其中也有激进和保守的文化较量,但总的发展是激进战胜保守,形成与城市近代化相向而行,互相推进的文化氛围,不断推动着城市社会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市规划重要内容的容积率 ,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文章在分析容积率对城市地价影响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应用有关城市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模型 ,采用边际分析方法 ,对南京部分商业样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城市规划与城市地价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 ,但建立两者相互作用的模型是可行的 ,城市规划按地价理论来实施并且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地价空间的合理分布是必要的。研究地价、城市规划的关系 ,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地价理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也是为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寻找内在规律 ,为编制出最佳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在城市中形成最佳地价空间分布及地价水平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地价和规划的相互作用体系 ,并着重分析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北京城市更新的四个案例,以长时段观察的田野调查方法研究都市权力结构与土地利益分配,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土地利益分配结构变迁及其社会后果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增长联盟理论相对忽视了都市权力多元化趋势,而政体理论则未充分重视土地利益分配所嵌入的制度环境与国家治理结构。中央政府能够通过政策目标调整改变都市权力结构并进而改变土地利益分配的博弈机制,政策调整实际上塑造了四种典型的土地利益分配类型,四种类型的土地利益分配包容性逐渐增加,城市社会空间分化扩大趋势逐渐缓和。土地利益分配问题是快速城镇化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的政治经济根源,也是新时代公平导向的空间治理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田驰  刘洪志 《考试周刊》2012,(34):191-192
本文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的城市结构形态,首先对生态城市、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然后对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思考城市空间生态优化策略,提出生态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建构方式,目的是探索适合城市健康生长的形态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重点在于充分结合规划地区原有的生态条件,设计的目标是建立新的生态网络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格局,在这个生态格局的基础上整合构建的城市布局形态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随后中华民国的建立,极大地影响了民国初年北京的市政建设。共和国家建立和公益观念的传播,大大推进了北京市政建设近代化的进程。通过城墙改造和道路建设,传统封建城市的封闭格局被打破。经由新市区规划和公园建设,城市空间得到了拓展和改造。这些变化改善了城市环境形象,便利了市民生活,对北京城市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北京风俗问答》为中心,讨论近代日本官话读本对北京的书写,考察1920年代北京在从传统的帝都向现代都市转变过程中的社会状况。该书作者利用在城市空间和城市社会的微观环境中所保存的丰富资料,再现了当时北京社会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组织的常态。这种作为他者的书写,既表现了作者因来自异质文化而特有的敏感与独特视角,同时作为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人,该书作者的书写还体现了西方现代文明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招生》2010,(9):61-62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空间分析技术是GIS的核心,其能为城市规划实验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和决策分析模式。阐述了GIS的概念及其和城市规划的关系,探讨了城市规划实验教学中常用的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方面论述了GIS在城市规划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认为在城市规划实验教学中加强GIS技术教育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现代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对外开放,推动了口岸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城市经济结构和商品经济、交通运输、金融、市政建设、市民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向近代化的转型.主要就上海、天津、汉口、重庆、广州等几个典型口岸城市为例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讨论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一方面城市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城市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合,同时规划也是政策的“制度化”,为“依法行政”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彰显地域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魅力所在。文章以云南省普洱市北部新城区规划建设为例,从四个方面对新城区规划建设进行了分析:保留自然元素,彰显景观特征;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文化印记;融入科学理念,彰显空间特质;塑造城市品牌,实现规划蓝图。  相似文献   

18.
都市化进程中的都市文化理性是超越简单朴素的“人-人”乡土理性、“人-神”启蒙文化理性、机械的“人-物”初级城市文化理性的文化哲学思维范式,是建构于以“文化公民”为对象的“文化人-文化人”之间文化哲学逻辑范式上的文化自觉。当代都市文化理性体系至少包括都市文化软实力、都市文化民主、都市文化认同和都市文化空间生产的理性回归等维度,都市文化理性建构有利于打破城市文化“亲属结构”,重构健康的都市文化生态;有利于调整都市文化重心与秩序,重构文化范式服务文化品质;有利于推动都市文化反思与自觉,进行有限激进改革,重置文化空间。而以上三个各方面也正是都市化进程中都市文化理性建构的历史使命,是都市空间生产中都市文化空间生产不可回避的理性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环境危机加重的历史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呈现生态化、整合化以及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趋势。生态化即是在城市规划中体现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不断变化的城市生态系统中实现人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将人类活动限定在环境承载力之内。整合化是指城市规划法律制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城市环境、能源、历史遗产、资源、交通、土地利用等诸多方面,城市规划的管理不能局限于一个部门、一个地区,而要整合各种治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改变城市规划部门孤立运行的局面,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使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持协调一致。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寻求在规划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实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董慧  赵航 《教学与研究》2022,(11):122-131
列斐伏尔将都市社会视为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阶样态,并在批判资本主义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建构了都市社会的三维图景:经济上,摒弃资本逻辑,形成差异空间;政治上,保障城市权利,寻求空间正义;文化上,克服异化状态,走向“总体的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如何推进、城市社会如何发展等现实问题,我们可以从列斐伏尔所描绘的都市社会图景中获得批判性的理论借鉴,即以差异空间探索城市空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空间正义保障城市居民各方面诉求、以“总体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数字赋能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