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尽管土地国有制的屯田制是建安以来具有曹魏时代特色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对曹魏政权的立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恢复私有小农经济仍然是曹魏政权施政的主导方向。西晋占田制是曹魏屯田制瓦解的必然结果和法律确认。占田法就是课田法。西晋政权在确立私有小农经济的同时,对地主庄园经济也给以法律上的承认。重获生机的私有小农经济,在摆脱屯田制度压抑的同时,又立刻面临着封建庄园经济的蚕食。  相似文献   

2.
曹操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反面人物?首先,是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们总是将统一全国后的封建王朝奉为正统。若出现同时建立的封建政权,总要确定一个为主体,作为继承国家政权的正统势力.其他则为“后窃”、“偏安”之类。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演出力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西晋统一后,将换作为正统是理所当然的、和K史记》、《汉书)、\后汉书Z并列被称为前四史的《三国志卿等趣为正统。作者陈寿.本是蜀汉东观秘书郎,曹魏灭蜀汉并被晋取代后,他作了西…  相似文献   

3.
曹魏封国制度因魏文帝政治气度狭隘,采取禁闭宗亲的政策,无法起到屏藩皇室的作用。魏明帝临终前举措失当,废除宗室辅政安排,为司马氏代魏埋下隐患。西晋政权有意吸取曹魏封国制度失败的历史教训。晋武帝废除州郡领兵制代以封国领兵制,强令宗亲就藩,临终前确立宗室参与中央朝政的权力格局,虽用心良苦,但终于毁灭于"八王之乱"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就曹魏政治上的派别,对曹魏政权的性质及其形成、演变情况,作些分析,以说明这种政治变化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关系、曹魏政权何以转移与西晋以后大族政治何以出现。下分三部分谈。一曹操时期政治上两大派别的出现在曹操底下的官吏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集团存在:一为以汝颍人物为首的世族地主集团;  相似文献   

5.
宋、辽、西夏、金时期,汉族建立的中原宋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并立,各政权之间以正统相标榜:宋承周统,金承宋统,辽承晋统,西夏承唐统,并为其正统论寻找德运依据。相比于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宋朝在构建正统地位时有着文化和地域上的天然优势,宋朝立国之初便有德运之争和正统意识,而辽、西夏、金则是随着文明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进而利用德运等多种手段塑造自身正统地位。宋、金将德运作为一种显性和必要的手段来确立自身正统地位,火德和土德分别是宋、金官方论证后的法定德运;辽、西夏更多的只是将德运作为一种塑造自身正统地位的参考依据,其德运并未上升到法定德运的地位。辽、西夏、金利用德运来构建自身正统地位一举背后反映了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有力影响及少数民族政权的“中国”认同观念。  相似文献   

6.
合肥在两汉的商业中心地位得益于寿春的辐射。曹魏政权在合肥的攻防战略具有阶段性调整。曹操时期合肥作为曹魏政权江淮战略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强化,合肥处于抵御孙权进攻的战略中心地位。魏文帝时期,随着曹魏政权国力的提升对东吴采取攻势,此时合肥复失去江淮战略中心的地位,寿春复取代合肥成为曹魏经营江淮的战略中心。魏明帝时期为了抵御孙权实力对江淮的攻势,合肥复作为战略前沿城市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满宠对合肥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使合肥新城处于曹魏政权的战略防御的前沿。而曹芳时期,诸葛恪在合肥新城的惨败再次证明合肥新城战略前沿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西晋政权建立过程中,司马昭与曹操在曹魏建立过程中发挥了相似的作用,有着相似的地位,但是前者仅算作是一个政客和野心家,后者则是一位在政治、军事和文学方面均有重大建树的超世英雄。司马氏政权的继承方式先为父死子继,后是兄终弟及,最终又回到父死子继,这种继承现象,只能从血缘关系与利益的平衡角度去认识。  相似文献   

8.
西晋时湘州得以设置。南朝时,湘洲与南朝各代政权的政局发展日益紧密,尤其是梁代之际湘州的地位日益突出,对梁代的政局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政权,和秦汉一样,同是封建地主政权,不过已不是一般的地主政权,而是世族地主政权.魏晋南北朝的世族地主政权,渊源于两汉世族地主,曹魏时,施行九品中正制,世族地主政权正式建立,西晋时,推行全国,东晋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南朝时已转入腐朽衰亡阶段,北朝则继续发展,到隋唐五代时,才最后消灭.西晋亡后,北方陷入了胡人统治者手中,这些胡人统治者,由于其自身在经济上文化上的落  相似文献   

10.
关于曹魏西晋军屯是否存在两种类型,史学界看法并不一致,我同意有两种类型,但对具体情况的理解尚有不尽一致的地方,现提出来参加讨论. 在汉末军阀混战期间,曹操高人一筹,推行屯田以解决军粮问题,于建安元年(196年)开始实行民屯,以后逐步推广,到曹魏后期有些衰落,西晋建国后正式废除.与民屯开始的时间差不多同时,军屯也开始了,曹魏前期军屯的规模并不大,到曹魏后期有了发展,并一直延续到西晋.  相似文献   

11.
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既是一个时代问题,也是一个世代问题。研究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不仅要着眼于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也要探源逐流,研究两汉时期的历史状况。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在两汉时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两汉时期,尤其是儒学取得至尊地位以后,士人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浸染,志行高洁,少有违礼纵情的。但由于两汉政治局势的混乱,儒学一度低迷,士人的思想极端混乱,这为魏晋士人的自我认同埋下了祸根。同时,由于魏晋的政局更加无序,尤其是统治者对名教的破坏,使得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从《全唐诗》的考察看盛唐“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锦辞格渊源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发展,演进到初唐时在结构形式上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至盛唐时代,则又踵继有了新发展。与两汉魏晋以及南北朝、初唐时代相比,有三个不同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3.
魏晋士人个体生命的飞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呈现着由情向理的发展过程,个性觉醒的最初冲动表现为聚焦生命意识,张扬个体价值,这是生命意识的核心。由此魏晋士人就以生命的本真状态去体验赤裸裸的生命:以汉末无名氏的集体喟叹——《古诗十九首》为先声,到魏晋之际则表现得更个体化,至两晋就慢慢地走向哲理化,希企通过理性思考来消融对死亡的恐惧。这样魏晋士人就以种种自觉的方式寻求着对有限生命的超越:儒学的精神超越、玄学淡释、及时行乐等。  相似文献   

14.
魏晋是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发展较快的历史时期。比起两汉 ,无论是纸的产量、质量或是种类 ,均有长足的发展。造纸技术的发展促成图书档案制作材料的变革 ,我国图籍的制作材料从以帛素、简牍为主过渡到普遍使用纸张 ,基本上是在魏晋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曹魏代汉和晋代魏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大的政治事件,影响深远。曹氏代汉和司马氏代魏都经历了长时间的霸府统治阶段,以武力为后盾,在禅让的名义下实现了皇权更替。两者的禅代也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依靠的力量、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禅代的方式三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由汉族政权主导向北方民族政权主导转变的过渡时期。赵宋王朝的建立者采取重文轻武的政治措施,结束了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专权的局面,其后处于与北方民族政权长期对峙争战的状态之中。联系这一由不同因素交叠构成的时空背景,对赵宋王朝的综合实力应得出肯定的估价。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军府为核心的军事行政体制逐步楔入国家行政体制,军事行政关系侵蚀民政,出现以“军”代“民”的情况.在这个巨大的转变过程中,西晋实为关键时期.本文即探讨了西晋时期军府与州府的关系,揭示了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军事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西晋作家傅玄素以刚直清正著称,但在魏晋易代特殊环境下,其人格发生扭曲,多逢迎机变而少忠义节操.这既与时代思想有关,也取决于他与司马氏集团的特殊关系,形成了儒道结合的二重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世家大族遭到了统治者的抑制和打击,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统治阶层。清河崔氏自魏晋形成以来,始终是北方世家大族的重要代表,对清河崔氏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世家大族在唐代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汉唐时期,民族交往较为频繁,表现在服饰方面,少数民族的胡服对汉族服饰的影响很大.汉唐时期胡服的变化折射出夷夏观的变迁.就其整体而论,胡服大致经历了两汉时期在中原地区初步流行、魏晋南北朝时基本流行和隋唐时大为盛行这几个阶段.与之相对应,这一时期的夷夏观也表现为夷夏对立、夷夏“未殊”及夷夏一家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