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春学院高度重视培育好人文化,精心培育好、开展好好人文化教育和实践活动,将其作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感召凝聚群众的重要抓手、有效载体和重要举措。通过进一步挖掘淬炼“好人文化”的价值内涵,探索弘扬“好人文化”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关爱好人的保障机制,持续加大对好人的宣传学习力度,让来自师生身边的正能量、基层的最强音,汇聚为推动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使“好人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旋律,并将“好人文化”打造成学校经久不衰的亮丽名片,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本文就其“好人文化”现象做法进行探索,揭示其“好人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与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2.
"好人文化"与社会道德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公民道德情感相容合,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它可以引起人们情感共鸣。"好人文化"源于道德模范,体现了人们共同的美好追求,发挥着导向和模范作用。因此,深入探讨"好人文化"的价值归因,发挥"好人文化"在道德实践中的功能,探寻培育"好人文化"路径,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富兴 《学科教育》2014,(5):105-112
关于教师道德的评价存在两个矛盾的现象,一是教师社会声誉下降与教师呼吁道德减负并存,二是好人与好教师在“应试教育”下相互冲突。教师是否应该是好人成为了一个问题。忽视或弱化教师的个人道德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工具化、技术化与功利化的后果。面对教育体制的不道德,教师仍应该是好人。教师道德评价的框架和内容从个人-职业、公共私人两个维度可以概括为私德、公德、师道和师德(专业伦理)这四种类型。教师道德评价的重点应该是教师德慧,即一种基于公共教育责任的价值立场处理不同类型的教师道德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琳 《成人教育》2014,(5):53-56
榜样教育是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展了"身边好人"的评选活动,这些当选的"身边好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受教育者。运用"身边好人"的榜样事例进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进一步完善"身边好人"的榜样教育,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榜样的人选,积极营造学习榜样的社会氛围,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关爱榜样等,弘扬社会正气,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沧州“好人之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基础。应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沧州“好人之城”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好人之城”建设相促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传播践行沧州“好人精神”为主旨,将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到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6.
“封锁”不单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一个单纯而又繁富意象。张爱玲构筑这样一个因战争灾难而意外营造的短暂而封闭“封锁”时空,是为了更集中展示人的更本真层面:好人与真人的对立。《封锁》状写尘世与纯情、好人与真人、婚姻与爱情之矛盾,表现文明对人性的束缚,现实对情感”的挤压,揭示了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封锁》的最大贡献是把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中盛行的好人与坏人对立模式改造为好人与真人对照模式。显示了现代小说内容的深化,显示了中国文学现代化道路上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7.
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和响应,这与其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息息相关。就目前来看,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已经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回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文化效应和道德效应。不过由于各种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原因,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开展的效应发挥还很有限,还有很多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鉴于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的各项建设工作,将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的建设与国家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形成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适应道德文化发展新常态的一种长效机制,推动这种好人榜评选活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让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成为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道璀璨夺目的亮丽风景线,不断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好人文化"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浸染和熏陶作用,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在大学生中加强"好人文化"教育,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大力推进"好人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大力推进"好人文化"与学校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好人文化"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衔接、多层互动。  相似文献   

9.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内评价一个城市综合发展的最高荣誉,当前宜春正在努力地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前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与启示,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探索如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路径:进一步完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以“好人城市”品牌打造为契机助推创建工作,以“宜春精神”内涵滋养彰显创建活动生动实践,以常态机制巩固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充分发挥城市治理主体多元共治效能。  相似文献   

10.
阿格妮丝·赫勒针对一些学者因为如今出现的道德边缘化而主张道德是一个单独领域的观点,提出道德并非是一个单独领域,而是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之中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应该是"好人存在",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好生活,"好人"是那些"宁可自己受苦而不去犯错误的人"。由此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好人存在,好人何以可能"。她的整个道德哲学体系即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总体的人三个角度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底层镜像的诗意呈现——解读贾樟柯的《三峡好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以冷静的镜头,值绎了底层叙事的原生态图景。同时,《三峡好人》并不停留在底层生存的还原层面,在冗长的底层叙事中,还不断地溢出诗意的细节。废墟上的婚姻故事带有“倾城之恋”的情调,旁逸斜出的“臃余”诗意增添了影片的趣味性和主题的丰富性,自然浑成的潜在意义结构使得影片的底层故事具有理性思辨的深度。《三峡好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苦心孤诣编排的一部经典影片。  相似文献   

12.
城邦伦理与个体伦理是柏拉图构造“贤人政治”的两个重要的权力伦理视角,集中地展现出柏拉图政治思维中的整体性思维、个体伦理思维以及人治思维。在剖析“贤人政治”构造过程中的政治思维特质后,本文进而批判性地反思了中国传统的“好人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严歌苓从第一人称全知视角出发,讲述了"好人"刘峰由"英雄"滑向"无用"的命运泥沼。揭示了"好人"形象内互为悖论的两大精神层面:"英雄"与"没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政治高压的状态下,刘峰是被政治意识形态驯化的好人,好人行为被集体意识形态话语操纵,是"文革"时代思维的产物。文工团的青年将其视为集体意识形态训诫的产物,忽略了人性中本有的善意。文革结束,新时代到来后,刘峰仍然坚持着好人行为说明着刘峰的好人行为,流露了人性的真实淳朴善良。隐含作者萧穗子评价了好人"刘峰",表层赞赏刘峰心灵手巧,实则暗含着不重要的真实评价。作者只注意到"好人"行为中的政治属性,未真正理解构成"好人"的核心因素——人性之善。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省日照市有一座“好人广场”,广场的大屏幕上全天候播出这座城市涌现的“好人事迹”。在人们为之叫好的同时,也有人感叹,当今社会的好人还是太少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好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文化,对好人不要背过身去,假装看不见。”  相似文献   

15.
肖刚 《广东教育》2010,(12):1-1
电影《无间道》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我只想做个好人!”当人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算计一场后。最终都返回到最原始的欲望,不约而同用这句话为自己的人生作结,想要做个好人。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生长在宗教气氛浓厚的美国南方的虔诚的基督教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一生关心人们的痛苦和宗教信仰。在其代表作《好人难寻》中揭示的是:爱的缺乏导致了人们的隔阂、心灵的异化,人生从而变得令人无法忍受,只有通过一些非常的暴力或死亡,才能使人接受上帝的“感化”,找回“隐退”的上帝。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有许多含有相同语素、在意义上对称的词语.如“男人”和“女人”、“好人”和“坏人”等。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意义上并不完全对称的词语,如“新房”和“旧房”、“大人”和“小人”等。  相似文献   

18.
王老师是公认的好人,却被家长投诉师德有问题。根据家长提供的证据,王老师的错误已经触碰到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因此,好人不一定是好老师。学校里,像王老师这样"好心办坏事的"的好人还有不少,我们要看到她们善良的本性,给她们改错和成长的机会,帮助好人成为好老师。  相似文献   

19.
李婷  王海萌 《英语广场》2023,(16):48-52
《好人难寻》是美国作家奥康纳最难解读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反映了20世纪的美国南方社会生活。小说讲述了一家人旅行途中的遭遇,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启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好人”的定义作出反思。本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空间、小说中角色的心理空间以及空间与人格的重构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中人物的遭遇、空间之下人物的异化和畸形以及人物在人格重构过程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时隔多年,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中学时偶然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所引起的难以言表的困惑。我不知道阿长是道德规范中的“好人”还是“坏人”,我该喜欢她还是排斥她,该尊敬她还是同情她。因为认知水平的限制、探究能力的缺乏,我未能对自己的惊讶作出理性分析或解答。多年后重读这篇经典,沉睡多年的感受被唤起,迫使我去思考当年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