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举措与途径,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存在课时不足、流于形式、缺乏整体性和实效性等问题。依据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构建分层实践教学模式,能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导向下,全面构建大思政格局并推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创新发展成为当代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工作。在此背景下,高职教师要从思政教育认知、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能力层面提高自己,教学中课堂内外融合、线上线下衔接、校内校外联动。高职院校要采取深化认知、构建保障、课程优化、方法升级等具体措施,以此完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育体系的构建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外延,将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的方法和渠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部分.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上课兴趣不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分析了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具体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丽丽 《文教资料》2021,(2):122-123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本文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特点,分析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问题为教育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实践。挫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抗挫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问题的创设—问题的包装—基于问题的教学”这三个环节入手,探讨了基于“问题导向”构建高校思政课挫折教育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思政课实践性的重要意义,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师经验不足和学生态度冷漠等现实困境,育人成效不够显著。本研究立足《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从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进一步探寻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思政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途径。“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社会大资源挖掘不够“深”,“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实践教学、搭建资源平台力度不够;思政课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思政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明确方向和具体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助力思政课教学更加富有成效,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构建基于SPOC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对于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等具有重要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混合式学习理论建构的思政课“一二三四五六”SPOC教学模式,具有细化教学流程设计、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更具针对性等优势。该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实施路径:加强阵地建设,突出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推进三种方式转变,坚持学生中心导向;促进教师三大能力提升,锻造新时代师资队伍;做好三项保障服务,建立健全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性课程,在高职教育阶段,立足于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背景融入思政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意在优化高职院校育人成效,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文章主要探讨了案例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专业背景下,思政教育中的方式方法,文章还引入微课这一独立且具有先进性的教学资源的教学组织路径。通过本研究分析可知,在基于微课的案例教学模式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践需合理选择案例内容、基于微课引导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育实践力度、基于创新教学要求提升教师专业引导能力,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大思政”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动态和新形态,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优势和突出特征,也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遵循。高校在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的基础上,遵循其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挖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思政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刚性表达和柔性说理相结合等方面,厘清“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构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开展实践性教学已成为共识。对于怎样有效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本文认为可构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实施思政课教学部门、学院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三维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被给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与此同时,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又致使我国遭受到越发强烈的多元文化冲击,高等教育事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与日俱增,保证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课题。在新形势下,生态化教学模式凭借着生态学原理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重点强调教学主体的开放性、整体性、层级性和循环性四种生态特性,实为新教育改革趋势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以保证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以此为出发点,浅谈高校思政课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与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党和国家在全面推进思政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诸多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构建“大思政”一体化建设,为科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了方向。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确保其能够发挥积极的思想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11):127-128
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符合当前国家"大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的重点方向,本文从当前"大思政"理论的背景出发,分析当前"大思政"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就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原则、影响因素、实现途径等进行分析,提出实现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点、性质、教学目的及教学任务决定的,也是人的认识规律和青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逻辑必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切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建立健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从本门课的特点规律出发,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方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载体,由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既符合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需要,也是拓宽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途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面临着角色观念、制度机制及专业能力等现实困境,要加强顶层规划,构建思政课教学体系;要提升辅导员的教学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力量壮大;发挥辅导员在政治引领上的鲜明导向作用,健全思政课教学保障机制,促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同,“大思政”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性化。以“大思政”观统领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加快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和教学范式创新。当前的高校思政仍存在教育功利化淡化思政课教育地位,传统教学形式挫伤学生学习热情,离“大思政”教育平台构筑相距甚远等不足。强化思政课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大思政”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拓展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教育平台,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是弥补以上不足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