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工艺技术教育、民族实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等五个发展阶段。时至今日,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呈现出特有的时代意蕴,即以人为核心,围绕经济、文明、生态、外交四个方面在职业教育领域上展开对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在路向上采取从整体把握,深化产教融合,拓宽成才通道,推动技术创新,共建共享打造双赢局面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中国式现代化与地理教育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梳理,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相互促进,前者指引地理教育的方向,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地理教育的共同精神内核,密切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挖掘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地理育人价值,并尝试通过“城镇化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主题案例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地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既体现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体现中国特色,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人民满意为基本要求,以规模巨大为典型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追求,以精神文明为价值指引,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生态诉求,以中国文化为历史根基,以教育创新为动力源泉,以和平发展为责任担当。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不仅引领着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而且为世界教育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新内容。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系统回答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什么内容、如何融入育人体系等问题,这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厘清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与持久的支撑力量。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推进,向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双重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的依赖性日益显著,整个社会发展所承担的教育责任也应该日益强化。有关社会应当承担的相应教育责任的讨论,代表着关于社会与教育关系问题的新认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的定位与角色应逐渐从“保障性”的基础作用向“引领性”的驱动作用转变。为此,需要改变社会与教育之间“决定-反作用”关系的传统认知,超越社会功能主义对教育的封闭化理解,尝试建立一种评价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的“教育尺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本质是全体人民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引领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实现了从世界最大的文盲充斥国到世界最大的现代教育国、人力资本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全局性、根本性、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和积累了最丰富、最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优势。展望2035年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发展趋势,要通过高质量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持续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等,全面促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更高质量教育红利,推动中国迈入世界教育强国行列,全面建成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区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中国式社区教育现代化是解决城乡差别、东西差距等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中国式社区教育现代化是解决全体公民精神文化素养提升的教育;中国式社区教育现代化,是社区教育从标准化(物的建设)走向品牌化建设的教育。结合中国式社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从提升与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适应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应用能力、品牌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评估监测成为新维度等方面来发展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升级提供了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职院校人才的新方向和思想方法宝库,并且可以有效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服务性。然而,受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存在党的全面领导有待加强、高质量育人体系尚未形成以及办学理念和服务能力与时代发展匹配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建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构建以党的领导为中心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更新和升级高职育人要素配置;服务和科研齐头并进,增强高职教育的适应性;将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精准融入人才培养,增强高职人才培养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9.
王琪 《河南教育》2024,(1):32-33
新时代大学生能否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及其重大成就,坚定对实现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信心,关系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本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建立课堂教学主渠道与日常思政教育主阵地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强化阵地建设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个方面,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深刻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必须发挥支撑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坚持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和核心在于人。培养世界中的现代中国人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教育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的应有之义,既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又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成就。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以党的现代化观为指导,坚持正确发展方向;以现代精神培育为核心,增强育人能力;以守正创新发展为要求,提高工作质量水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体系,必须把握与党的建设相统筹,强化全方位引领功能;与国家治理相结合,落实全过程贯穿机制;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增强全要素创新能力;与社会生活相贴近,构建全社会协同格局。  相似文献   

12.
杨小微  游韵 《教育研究》2021,42(3):135-148
作为全球现代化"后来者"的中国,要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现代化道路,应持何种视角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动.通过透析历史与当下背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土基因成为探寻要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现代化中国视角的基本构成,包括中国现代化的性质研判、立场持守和视角选择;厘清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义,在于对经典现代性的扬弃;梳理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维度以及重政策导向、抓主要矛盾、唤基层活力等重要特征.从这一视角出发,聚焦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如下基本判断:激活内生动力、选择跨越式发展路径、提升特色意识和创新精神,以期形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一地一案、分区推进"和"一校一策、生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领域的现代化,其中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不断变革探索的历史选择和经验总结,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准确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核心要义、中国特色、战略意蕴,对厘清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现代化实现路径、引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并非必然带来公平,不平等社会结构中的自由市场竞争及学术优绩主义,导致西方现代化发展与教育公平之间出现悖论。中国当前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并未完全消除,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以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制度保障,为解决现代化与教育公平间的悖论提供了可能,特别体现在政府为防止市场竞争导致的两极分化而提供的保护性干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教育公平的内容更加关注质量、结果、学生发展及主观获得感;保障教育公平的方式上,既需要政府的宏观政策干预,也需要激发弱势群体自身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现代化的视域对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行评价应考虑其"教育性"和"职业性"的价值取向:学习者维度的成长成才之需、院校维度的内涵式发展之需、企业维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之需以及社会维度的"尊劳尚技"氛围之需。高职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参考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现状,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观反映出现实情况、缺失"人"和"文化"要素。在教育现代化检测评估过程中,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可考虑单独设置,进行"类型赋能",并在评价理念、评价表述、评价监测、评价关系等方面向"类型教育"取向转变,进一步完善与健全高职教育现代化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精神世界富足、创新能力拔尖的人才培养使命。高校学生理论类社团作为高等学校中的一个学生组织,在知识精进方面,能够强化大学生对科学理论的学习,丰富理论学习的方法,打造理论学习的环境;在政治保证方面,能够强化大学生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在精神丰富方面,能够引导大学生强化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水准,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在创新激发方面,能够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创新热情,增进创造性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17.
路丙辉 《人民教育》2022,(21):27-29
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回顾过去,教育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作出重大贡献。展望未来,教育必须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担当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国家建设的主力军的使命任务,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培根、筑基、育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基于中国教育国情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面向现代化和未来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但教育实践中依旧存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高水平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理性与创新性发展及教育体系优化等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和适需供给,均衡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以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性发展,优化育人体系、教育结构体系和教育保障体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与欧美式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起步较晚,但演进快速,具有明显迭代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源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在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能够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所拥有的共同特征与独有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的本质要求,关注现代化步骤,遵循一些原则,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民至上和共利型的现代化。照搬欧美式现代化模式的亚非拉大量国家除了极少数之外,绝大多数没有获得成功。欧美式现代化并不具有普适性,中国式现代化则具有光明前景,它契合中国实际,并且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典型标识与驱动力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召唤下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更加以人为本、协同共享、集智创新、自然和谐。江苏在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应积极构建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对话体系,前瞻研制以“教育核心症结”为焦点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探索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点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实施路径,主动创新以“数字治理”为驱动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协同机制,整体营造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