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替代性修复是我国环境司法领域生态修复责任方式的创新,区别于直接修复的手段,以实现受损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功能总量恢复与动态平衡为目的。作为全面修复理念的制度延展与革新,替代性修复在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适用范围不清、适用方式不明、适用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厘清替代性修复的适用逻辑,规范其体系定位,对指导我国司法适用实践,完善生态修复责任体系的系统性建构具有关键性意义。须廓清替代性修复的适用范围以纾解适用争议,厘定适用方式以明确具体适用规则,加快完善适用保障机制,以推动我国环境司法事业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产品责任法律规定存在的某些不足,提出建议和对策,如制定独立的作为民法特别法的产品责任法;明确产品的含义,合理界定产品的范围;完善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及范围;进一步明确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明确销售者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完善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免责条件);完善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制度;以不断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在民法的内部视角下,生态修复责任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民事责任形式,并且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侵权责任;在民法的外部视角下,生态修复责任条款是民法中的一种外部性限制规范,使民法在其特定范围内承载起修复生态环境的使命。生态修复责任在《民法典》中的功能定位是救济生态环境损害和恢复受到侵犯的生态环境利益,具有一定的公益救济功能。为实现生态修复责任功能的有效发挥,应当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关规则,包括确立请求权基础规范,细化适用条件规则以及增加衔接性规范。  相似文献   

4.
第三方参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是环境救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公私法协同救济生态环境的制度安排。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构建健全的环境损害救济机制,需在法律救济上明确第三方在磋商中的具体参与途径。在审视7省份磋商办法与十大磋商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探究磋商制度中第三方参与存在的问题。通过清晰界定第三方概念、了解第三方实貌,明确其参与功能和法制完善路径,在充分落实第三方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的基础上,以法规形式固定第三方的监督权和话语权,为多元主体保护生态环境寻找更多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动员人格标识的商业化特征日益明显,侵权行为也逐渐增多,存在未经许可使用、超出约定范围使用、合同到期还仍无偿使用等侵权行为。而立法层面,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人格权商品化法律,其保护条款主要分散于民事基本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侵权责任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以及社会行业行为守则中,且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如保护范围狭窄、损害赔偿责任方式不明确、没有规定继承和转让等。在司法实践方面,法院对人格权商品化性质的认定模糊不清,对人格权商品化侵权行为的认定缺乏明确的依据,也没有统一的赔偿和判决标准。为更好保护运动员的人格权,可借鉴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框架,完善与人格权相关的民事法律,健全《侵权责任法》救济途径,建立多元化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体育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羁押制度存在司法机关执法观念落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不完善、救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更好地实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切实保障被羁押人员的人身权利,司法机关应树立正确羁押理念,建立以检察机关监所为主导,侦查监督、公诉部门辅助配合的羁押审查机制,并明确检察机关内部承担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职能部门和相应的职责,同时,强化救济措施和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7.
旁观者不作为侵权责任是指旁观者违反法定救助义务,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应对所造成损害承担的责任。我国通说认为,旁观者的不作为不应该承担侵权责任。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法律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在讨论侵权责任法的时刻有必要从比较法、法理和实践等角度来重新考虑,将现行法律没有规定,但又违背最基本的道德义务的不作为,在法律中明确地规定不作为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8.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在我国的立法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空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国内法律法规中第一次以法律文本的形式将个人在食品虚假广告中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认定。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食品以外的其他领域对于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法规,以及完善民事赔偿责任以外的行政、刑事等领域的违法责任的认定,已成为关系到消费者对名人代言广告的公信力可否保障的重要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司法实务中,环境共同侵权案件处理中存在"共同侵权"属性认定认识不统一、根据排放标准划分加害人责任的方法存在质疑等一系列问题。有鉴于此,建议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加强对环境侵权的认定,进一步明确行为人内部责任的划分,对于达标排放的企业的责任认定可适当小于超标排污的企业以及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条至第14条有关规定确定环境侵权是共同侵权还是分别侵权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进程,不仅是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生态环境法典结构完整性的必然要求。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应在全面梳理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基本样态的基础上,揭示其现有法律规范难成体系、现行制度尚欠成熟等问题,在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化构造的基础上逐步完成法典化的转化,最终形成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中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基本定义条款、法权配置条款、核心措施条款、与其他制度相衔接的规范表达,以及生态环境法典分则编中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污染防治编、自然生态保护编、法律责任编的规范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医疗过错的认定包括主观过错的认定和客观过错的认定。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所规定的6种情形,既是医疗机构用以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途径;同时也是医疗机构用以证明自己在医疗活动中患者的损害与其医疗行为没有因果关系的途径。对于那些与患者损害有因果关系的医疗过错的赔偿额度,则可用没有责任、25%轻度责任、50%次要责任、75%主要责任、100%的完全责任等5个级别来给予确认。  相似文献   

12.
以搏击赛事人身损害免责条款为研究对象,分析搏击赛事人身损害免责条款的形式、性质、效力以及内容控制.研究认为:搏击赛事中的人身损害免责条款通常列于竞赛规程、参赛报名表或专门的免责声明文件之中,应当属于格式条款.《合同法》第40条、第53条规定合同中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的免责条款无效,因而搏击赛事中目前常见的人身损害免责条款在我国法律制度之下应当不具备法律效力.对于赛事组织方原因造成的人身损害,赛事组织方因负有安全保障义务而不能免除责任;对于非赛事组织方原因造成的人身损害,由于搏击赛事固有风险的存在,应当允许赛事组织方通过免责条款明确不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国内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机制要基于实体法、程序法与对应配套机制三个维度展开健全。基于实体法层面,应该优化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式的法律位序与适用关联性,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付标准、取缔契合损害赔付方式的法律位序界定等,同时明确所对应的判赔倍数的程度。基于程序法层面,制定出在知识产权损害赔付诉讼证据汇集环节确定诉讼证据公布准则及其对应的保全准则~([1]);在诉讼庭审环节中确定举证妨碍准则与减少证明规范的健全意见。在对应配套机制层面,应该重点呈现出知识产权损害赔付司法方针的引导效应;加强知识产权案例引导机制的司法典型效应,并在明确损害赔付额度时运用知识产权损害赔付评价体制与司法会计体制~([1])。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致人损害的形态分为人工智能存在缺陷致人损害、人工智能自主致人损害,以及人工智能使用者过错致人损害。人工智能虽具有自主行为,但在法律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其致人损害的直接责任承担主体为设计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一般的因果关系证明规则难以适用,对此应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责任承担上,人工智能存在设计缺陷,设计者与生产者为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工智能自主行为造成的损害由两者承担公平责任,辅之以强制保险制度填补损害。  相似文献   

15.
工伤认定对于劳动者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和用人单位工伤事故责任赔偿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现有工伤认定法律程序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希望通过对现行工伤认定法律程序进行改进,促进整个程序的透明化、高效化,使之更为公平和有力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整体上比较薄弱,存在实践教学目标模糊、实践教学阻力较大、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为了提高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健全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多元化实践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评估与激励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是国家人事、组织部门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及其工作人员,对各自工作岗位切实负起责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搞好机关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由于种种原因,在健全和落实责任制的过程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领导不力、工作不规范和责任追究不严等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健全和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对策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细化目标,严格考核追究,确保责任制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通知删除规则在网络侵权认定与责任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适用方式不明确以及利益冲突等原因使得该规则在适用上仍存在错误通知频繁难以规制、必要措施采取不当以及反通知后的合理期限难以确定等问题.针对现行法律规制不足,应对错误通知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对必要措施的采用以柔性规则解释以及在等待期上设定上限并...  相似文献   

19.
交通肇事犯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司法解释关于按照交通事故责任人责任大小决定交通肇事罪有无及轻重的规定不合理;交通肇事后不逃逸,按不同情况也可以认定自首;其他恶劣情节既应当包括客观方面的实际损害,也应当包括主观恶性。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了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由于该条文原则化、抽象化,学界对于该条文的适用存在较大分歧。对此,首先需要界定环境侵权的含义,明确其客体指向——环境私益,与生态环境损害存在本质差异,明晰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件及功能定位。然后对其适用范围进行限定,从可行性与法理依据两个角度论证生态环境损害适用惩罚性赔偿是一个伪命题;同时从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立法意图解释三个层面证实环境私益损害能够适用惩罚性赔偿。最后通过分析我国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规则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