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标合理使用规则源于美国立法,并随着美国的司法实践逐渐完善,该规则也被其他国家的商标立法所借鉴和吸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17条也有明确规定.但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的表述既落伍于当前我国司法实践的变化,也和国际社会比较成熟的商标合理使用规则相脱节,因此,本文将针对《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的规定,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而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及具体立法条文.  相似文献   

2.
商标淡化在本质上是对商标所凝结高强度能量的稀释、耗散和削弱,导致的最终后果是使商标丧失能量,不再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商标。商标混淆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商标所指代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发生混同和误认。商标淡化与混淆的联系主要在于:证明责任承担相同、损害商标功能相同、保护对象范围相同、保护利益相同、主观作用相同。商标淡化与混淆的区别主要在于:联想的程度不同、涉及商标种类不同、具体存在类型不同、侵权抗辩范围不同、危害表现形式不同。我国对商标淡化问题并未明确立法规制。为完善我国商标淡化立法,建议:一是在商标法中构建规制混淆侵权与淡化侵权的双轨并行总体立法框架;二是从商标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法司法解释中完善商标淡化的具体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商标法没有商标合理使用这种权利限制的规定,但是有关合理使用的案件在实践中是层出不穷的,尤其是地名商标合理使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立法不足,相关制度欠缺,学界关注度不够等。从地名商标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立法上存在的不足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地名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号与商标的权利冲突现象在实践中大量存在,既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内在原因,又有立法不完善的外在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改变现有的分别立法的作法,将商号权的保护纳入到商标法的保护范畴之中,同时完善现有的商号登记程序,增加联合检索和公示异议程序,在立法中明确对侵权商号和商标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商标法的立法目的——对我国新商标法第一条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目的乃是一部法律的金字塔顶。我国新商标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商标管理”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贯彻计划经济的产物。纵观世界各国的商标法律,多数国家都没有把“商标管理”作为立法目的。相反倒不难看出其立法宗旨在于保护商标权人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2001年《商标法》正式将立体商标纳入保护范围,"非功能性"与"显著性"的认定要求也正式得以成立,但司法实践中立体商标的保护仍存在困难,具体体现在显著性中第二含义的获得方法规定模糊,并且立体商标权与其他在先权利的冲突问题并未得到具体规定。从立体商标的立法起源出发,借鉴日、美两国立体商标的认定保护,我国在立体商标的认定与保护上对于显著性的认定,应就其固有显著性、获得显著性两方面进行考察;第二含义的认定应从对驰名商标进行保护和对驰名商标的立体商标同等对待进行假设,即不能通过现存的平面商标获得立体商标的显著性;立体标志商标权与在先权利的冲突体现在自身在先权利以及与他人在先权利的冲突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申请商标注册过程中,一些申请人不讲诚实信用,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或"恶意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破坏了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修改的《商标法》对此作了专门的规定。本文对《商标法》新增加的相关条文的立法依据、违背诚信原则申请商标注册行为的表现形式、构成要件以及对权益受到损害的当事人的法律救济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是决定将来商标法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整体发展趋势看,商标法会因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扩大调整对象,将非传统商标、未注册商标和其他商业标志纳入调整范围;在商标注册程序上用电子申请取代纸质申请;在商标保护上,从预防混淆扩大到防止淡化。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应立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商标法国际发展趋势,涤除《商标法》的公法色彩,还《商标法》以私法属性,适当扩大商标法调整范围,修改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商标的使用”在商标法律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商标权利的取得、维持和救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商标使用是否是商标侵权的前提和独立要件以及商标使用的判定标准颇具争议。因此,有必要结合商标法原理对商标性使用规则做进一步检讨和审视。除了将相关公众认知的来源指向作为核心区别因素外,还可以补充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商标主要功能这两个参考因素来辅助认定与说理。同时,在商标侵权行为的判定中,商标使用情形认定不具有独立存在的空间,其作为部分案件商品或服务类似性判断的前置步骤,并不会影响类似性的成立与否。基于吉尼斯北京公司诉大明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相关案情,文章认为原告的权益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的虚假宣传与商标法领域驰名商标的反淡化行为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维护商标权益,丰富、发展我国商标法律制度,需要对我国《商标法》调整范围加以突破与完善。第一,需要放开对商标权利主体的限制。应当承认我国自然人商标权利主体地位,规定共有人享有商标权利,放宽对商标权主体行使权利的限制。第二,增加有关受保护商标的品种。包括扩大商标构成要素的范围,增加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规定,增加驰名商标保护的条款,完善地理标记及原产地名称的保护,并给予未注册商标使用人利益以适当关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商标淡化理论在各国以及在我国的立法体现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新修订《商标法》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不足之处,并对我国商标淡化立法的完善进行构思。  相似文献   

12.
商标法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随着形势变化,我国《商标法》滞后性日益明显。2013年8月第三次修正的《商标法》简化了商标注册申请程序,便利了申请人及时获得商标注册,规范了商标使用行为,提高了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了,强化了商标法律制度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注重协调和平衡商标法律关系,实现了私权保护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平衡。我国修改后的《商标法》是一部兼具本体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特色的知识产权法。它的实施必将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囿于多方面限制,该法仍然存在若干值得进一步完善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为目标的竞争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律,是纲领性的法规。英国、欧盟(欧共体)和美国竞争政策的立法都具有多重目的,实现真正的有效竞争是立法的核心。我国竞争政策的立法应借鉴成熟经济体的经验,在确保有效竞争的前提下,兼顾国家和社会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试论对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平行进口行为在国际上争论较大,各国对此问题的立法态度迥异,但目前趋向于原则上认可其合法性。文章分别从商标法、竞争法和国际贸易法的法律视角出发,对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进行剖析,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就我国的立法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传统的商标保护理论和现行商标立法,只有注册商标才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未注册商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受保护。在我国对未注册商标保护的立法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1.确认未注册商标使用权为合法的在先权利;2.赋予未注册商标使用人有限使用和优先申请商标注册的权利;3.赋予未注册商标人继续使用权;4.建立未注册商标使用管理信息系统;5.确立未注册商标权利争端司法解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总目录     
题    目作 者      刊期 (页 )政 法契约、代价与革命                      黄岭峻 曹林 李曾  1 ( 1 )农业比较利益 :中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考察刘建平 1 ( 6 )中国扶贫实践及存在问题宋子良 1 ( 1 1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仍是权宜之计王丽荣 1 ( 1 6 )论国家在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作用马奎 1 ( 1 9)略论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可能及其实现途径桂勇 1 ( 2 4 )面向 WTO发展中国经济法吕忠梅 鄢斌 1 ( 2 8)合同法对“商标权利耗尽”的影响余翔 2 ( 1 )论我国商标法与 TRIPS协议的协调伍春艳 郑友德 2…  相似文献   

17.
商标(俗称品牌、牌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一些经营者为牟取不正当利益,同时迎合人们的这种需求,于是大量的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不断产生。本文从新《商标法》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规定为商标侵权行为出发,分析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主体、构成要件、实施目的、危害性及立法意义。提醒商家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注册商标不被他人正向假冒,更应防止他人反向假冒,从而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在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领域采用"国际用尽原则"是我国的最优选择。以此原则为基础,文章分别从商标法、海关法和反垄断法三个领域对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了实证考察,整理归纳出"国际用尽原则"的适用方法以及适用中的具体问题;最后对我国如何对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进行法律规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01年10月对《商标法》进行了修改,使之基本符合了TRIPS协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但是,新商标法与TRIPS协议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文章拟对新商标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商标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标法》对于商标的取得采取注册制,已经注册的商标所有权人可以依法使用商标,其他人不得侵犯其权利,注册可能导致混淆的相同或近似商标。商标共存协议便是企图实现相似商标在市场上的共存,能够同时获得商标注册。文章着重探讨商标共存协议的效力,主张商标共存协议不得突破混淆性理论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