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邻居家有个读四年级的小学生,酷爱美术,在画画方面很有天分。可是,其母坚决不准孩子画画,非让孩子学弹琴。孩子学不好,母亲又是骂又是打。老师发现后开导这位母亲说:“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位母亲却说:“什么兴趣、爱好,孩子就是‘泥人张’手里的那团泥,大人想捏个啥样就捏个啥样。孩子懂啥?难道家长还会给孩子亏吃?”“孩子是家长手中的一团泥”,正是凭主观意志培养孩子的一些家长的共同想法,也是这些家长教子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孩子是有个性的独立的人,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2.
最佳方案     
孩子一般是不会故意惹家长生气的。家长生气时,孩子往往会很难过,或因不理解他们的生气原因而奇怪,或因可能受到的责罚而害怕。家长应充分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在表达对孩子的不满和气愤时,应特别注意态度和方式,要让孩子了解你为何生气,不可用过激的言词伤害他,更不能用责骂来发泄。  相似文献   

3.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1,(23):5-5
许多家长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对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是非常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没思想,其实孩子的思想活动比成年人丰富得多,他随时都有疑问产生,有新奇的想法要说出来。家长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减少因“代沟”而产生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木子 《家教指南》2004,(1):14-15
背景:中国传统家教“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根深蒂固,今天当赏识教育、终身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总有不少家长抱怨: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近来,在城市热门话题“丁丁案”中,丁丁妈妈与“继父”在使丁丁身心严重受创之后,居然还直言不讳:“我们打她是因为爱她”!于是又引起了人们对家长管教时该不该打孩子的关注。现实:全国半数以上孩子在家挨打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发展研究所在北京、上海、山东、湖北等十省市所进行的“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随机抽样调查表明,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采取打或骂方式的大有人在。在被调…  相似文献   

5.
陈铮 《早期教育》2007,(2):25-25
孩子贪玩、好动、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让孩子改正错误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不少家长选择了打。这虽然在短期内很奏效,却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现代儿童教育观要求我们要有艺术地“打”孩子。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纠纷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可避免要面对孩子之间各种原因引起的纠纷,教师常常因为孩子之间的纠纷而陷入与家长沟通的尴尬,家长们也难免因了孩子之间的纠纷而大伤和气。  相似文献   

7.
家教短讯     
《家教指南》2004,(3):34-35
每天一名儿童因意外而亡或残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原因,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球儿童安全网络正在联合开展“中国三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和家长认知水平”调查。儿童意外伤害是我国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由意外伤害引起的残废率高达26.1%,几乎每天都有一名儿童因可预防的意外伤害而死亡或残疾,这对于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上海每10万个儿童中,就有3.45人因溺水而死亡;1.93人因交通事故而死亡。上海市导致意外伤害而死亡的…  相似文献   

8.
高考备考期间,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自己首先要冷静理智。孩子可能因一时冲动而做了不该做的事,这时候家长肯定想发脾气,但发脾气前别忘了提醒自己:他只是个孩子。应尽量保持冷静,保持理智,避免讲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相似文献   

9.
孩子在幼儿园受到意外伤害是引起家园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许多事例说明,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互相体谅的话,很多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下面这位妈妈的记录真实地展示了家长在孩子受到伤害后的心路历程。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小学,常常教育家长怎样对孩子说话,比如,学校告诉家长:“孩子的美术作品不够好,你不能说‘你画坏了’,而要说:‘你想想,是不是还能改进些?’而当孩子的功课做错了时,你最好别说‘你错了’,要很委婉地讲:‘你检查一下,有没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做?’”“永远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学校的老师说:“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都能用正面思考的方法对待孩子,他将来也会以正面的方式对待别人。相反的,如果他从小接触的  相似文献   

11.
“既‘盼’孩子考上大学,又‘怕’孩子考上”,“不念是可惜,念是前途未卜”,“‘因教致贫’已成为横压在农村家长心中的最大难题之一”——看到这些,笔者感到无言的悲哀。  相似文献   

12.
家长可不可以“打孩子”?“打孩子”是有益还是有害?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家长,教育家,部很关心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从人体科学的角度讲,打孩子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有的家长喜欢用巴掌打孩子的后背,孰不知,人的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后背的脊椎骨中。打孩子的后脑或后背,都会因猛击、强压和震动造成其中的某些神经受损。而有时这种神经损伤又不易马上发现。当发现时,可能已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有的家长认为小孩的屁股肉厚不怕打,但坐骨神经却正在屁股部位上,被重打受损后,后果也不堪设想。还有家长习惯拧孩子的脸蛋和耳朵,其实脸部有敏感的三叉神经,一旦受到损害,会造成五官变形。小孩子的耳朵神经末梢反应非常敏锐,拧耳朵用力过大、过猛,会损伤…  相似文献   

14.
据2007年3月31日美国《侨报》报道,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而有趣的假期对家长而言是个费神的事。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少年儿童通过互联网可以学习到不少趣味知识,但也可能因互联网受到一些不良资讯的影响,以至于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纽约市教育局日前给广大家长提供建议,希望家长协助子女共建使用互联网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不少家长在管教孩子措施都无效的情况下,总是先想到打孩子。究竟应不应该打孩子,这一问题真是众说纷纭。在美国,打孩子是触犯法律的,久而久之,孩子与家长都已成了平等的关系,就连孩子直呼父  相似文献   

16.
一位家长的忧虑:把孩子教成啥模样?!该如何来教育孩子?!《淮海晚报》日前发表了一位家长的信。现摘抄如下,面对这封信所反映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家长,是怎样想的?对这个家长提出的问题又该如何回答?我们也不妨讨论讨论。──编者我的孩子12岁了,全家人...  相似文献   

17.
家长可不可以“打孩子”?“打孩子”是有益还是有害?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家长、教育家、思想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反对家长打孩子的观点。但是,“打孩子”却像一个痼疾,久久未能在中国家庭中绝迹。看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认真地探讨一番。家长打孩子由来已久自古以来,有的人公开主张家长可以“打孩子”。不仅中国古人主张打孩子,就是外国人也是如此。比如,在  相似文献   

18.
打,还是不打     
打,还是不打!作为一个问题,必须作出毫不含糊的回答。我认为不能打,打孩子简直该剥夺他做家长的权利。天下父母几乎没有不爱孩子的,那些打骂孩子的家长同样也很爱孩子,他们之所以对孩子施暴,并不是为了个人的满足(虐待狂除外),也不是为了确立自己对孩子的无限权力,而是为了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或出于恨铁不成钢的意愿。经常打孩  相似文献   

19.
徐光 《家庭教育》2009,(5):29-29
经常听一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对什么都不激动,穿衣服,买名牌,不激动;穿鞋,买名牌,不激动;馋了,上饭店撮一顿,也不激动,要啥就给买啥还不感到快乐和满足,孩子为什么变得如此麻木?怎么才能让孩子激动、知足,并感到幸福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媒体上关于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报道接连不断,引起社会关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已有人做深层次的探讨,指出“担心着这‘心病’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心病’的制造者。”我同意这样的观点。那么,家长为什么不愿让孩子干家务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孩子因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